朱棣收留了通古斯人,二百年後通古斯人卻造反,典型的農夫與蛇?

2023-02-09     羲和奇談

原標題:朱棣收留了通古斯人,二百年後通古斯人卻造反,典型的農夫與蛇?

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收留了流竄至我國東北部的通古斯人,使之成為了自己的臣民。但是在200多年之後,通古斯人的後裔建州女真一步一步走向強大,最終建立了清朝。

清兵入關奪走了大明王朝的江山,演繹了一出現實版的「農夫與蛇」。然而,在這齣「農夫與蛇」故事的背後,則是朱棣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上佳之策和通古斯人奮發圖強的必然結果。

(一)通古斯人:躲避戰亂而依附於明朝,明朝利用其抗衡女真人

通古斯人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游牧民族,起源於秦漢時期的東胡,後來的滿族、錫伯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以及生活在俄羅斯境內的奧羅奇人、那乃人都是通古斯人的後代。

元末明初,通古斯人生活在當今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地區,後來為了躲避戰亂,舉全族南遷到了我國的東北地區,試圖歸順為明王朝的臣民,以求得到實力強勁的明王朝的庇護。

當時的明成祖朱棣剛剛發動靖難之役奪下了皇位,著手準備遷都北京的事宜,迫切的需要休養生息,穩固邊疆,儘量減少戰爭,而位於東北邊境的女真人一直是他的心頭大患。於是,朱棣決定藉此機會將通古斯人安置在東北,用他們來制衡女真人,讓明朝在其中坐收漁翁之利,達到穩固邊疆的目的。

後來,逐漸發展壯大的通古斯人與女真人之間的矛盾果然日益凸顯,雙方爭鬥不止,不分勝負,自然也就無暇對明朝進行侵犯了。

(二)奮發圖強的不懈抗爭!通古斯人的後裔定鼎天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古斯人奮發圖強,不僅在東北站穩了腳跟,還吞併了女真人的勢力,逐漸發展壯大。萬曆年間,皇帝常年不上朝,明朝朝政逐漸腐朽,東北的遼東總兵李成梁也年老暗弱,不喜征戰。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也趁機十三副鎧甲起兵,統一了女真各部,成為了明王朝的巨大威脅,最終一舉奪取了明朝的江山。

那麼通古斯人的後代、清太祖努爾哈赤對明王朝有沒有感激之情呢?顯然是沒有的。明朝當初收留通古斯人就是為了利用他們,所以對待通古斯人也就並不友善,充滿了欺凌和壓榨,而實力相對弱小的通古斯人也只能接受被欺負的命運。

久而久之,通古斯人非但對明王朝沒有感激,反而對明王朝生出了仇恨,努爾哈赤起兵時的七大恨詔書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通古斯人的後代與明王朝之間的矛盾顯然已經到達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由此可見,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明成祖朱棣收留通古斯人並不是出於善良,而是要利用他們。

所以,這與「農夫與蛇」的故事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時代在不斷發展,王朝更替也是正常現象,實力更強的清朝推翻腐朽不堪的明朝也就談不上是忘恩負義了。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8eb302c1ccbb895abdb03e58c73df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