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創汽車,亂市謀存?丨新勢力傳

2023-09-29     電動湃

合創汽車,一家熟悉又陌生的新勢力。

往前追溯,它曾是蔚來和廣汽共同籌建的「合資車企」,再後來,有人退場,有人入場。

在這個機遇和風險共生的創業叢林中,合創汽車一直在調整自己的方向和軌跡。

如何才能將揚起的帆,順利地駛到彼岸,合創在尋找答案,整個行業也在尋找答案。

與大多數「草根」出生的新勢力不同,合創稱得上是生在「起跑線」。

2017年12月,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與上海蔚來汽車及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就共同出資設立了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也就是合創的「前身」。

其中,廣汽集團按22.5%股比出資4500萬元,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按22.5%股比出資4500萬元,資金來源為廣汽集團統籌。蔚來方面同樣持股45%,剩餘10%的股權由員工持股平台代為持有。

按照雙方的規劃,蔚來將提供智能網聯技術和能源支撐體系,而廣汽主要負責整車的研發和生產,「一軟一硬」的配合似乎天衣無縫。

當時的廣汽蔚來戰略合作暨新能源汽車項目簽約儀式上,蔚來創始人李斌與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握手言歡,意氣風發。

一個是步入高速發展期的傳統造車廠,一個是牢占頭部的新勢力,廣汽與蔚來兩位大佬的站台,讓這家合資車企的誕生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此後,廣汽蔚來的推進速度的確堪稱迅猛。

2018年4月,廣汽蔚來正式成立合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5月,合創發布全新品牌「HYCAN合創」及首款概念車。2019年12月,合創汽車首款智能電動全能SUV合創 007正式亮相;2020年4月,合創007正式上市,新車推出了3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26.26萬~30.30萬元。

不過,第一款產品並未在市場中打響名號,銷量遠未達到預期。

2020全年,合創007銷量甚至沒有達到1000輛,與原定1.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差了太多身位。

銷量急了,營銷也亂了陣腳。

2020年12月,廣汽蔚來破天荒放出驚人之語,宣布自己為「中國首家接受比特幣支付購車款的汽車企業」,但官方微博先改後刪,再致歉,一次次將自己送上輿論的火山口。

可以看到,不滿於合創的銷量,廣汽蔚來有些病急亂投醫了,以至於營銷上迫不及待的去貼靠「熱點」,比如電動車自燃,以及比特幣,但這波操作與其自身產品以及品牌形象可以說毫無關聯,圈或許是破了,名聲卻沒好起來。

變局發生在2021年。

當年2月,廖兵辭去廣汽蔚來CEO職位,李斌、吳堅等人也相繼退出廣汽蔚來。

反映出「人走茶涼」的還有持股占比,蔚來汽車的股權稀釋到了僅4.46%,基本淡出了公司,而廣汽集團則作為技術主導方持股25%。

與此同時,廣汽「孤木難支」只得另尋夥伴,找到了同在廣東本土的企業——珠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後者以19.23億元入股廣汽蔚來,成為持股68.56%的大股東。

由於新股東加入,廣汽蔚來也更名為合創汽車來以迴避與蔚來的關係。

直到2022年8月,蔚來汽車徹底退出股東之列,其所持股權全部由新進股東耀煜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接手。

至此,一場傳統車企與新勢力造車的「盛大聯姻」宣告結束。

在一場轟轟烈烈的合資造車落幕下,我們需要分析的是,廣汽蔚來為何破裂。

一般而言,合資造車的雙方都是各取所需,比如早期中外合資企業中,外方求的是市場,而中方求的是技術,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針對於廣汽和蔚來,當時也的確各有所需。

蔚來正飽受江淮代工的質疑,自燃風波不斷又引發對於其製造體系的擔憂,因此,能夠榜上廣汽大廠也算是給自己尋找了一條退路。

而廣汽急需找到新能源的突破口,在飛速發展的比亞迪的「壓迫」下,廣汽新能源的三電體系遲遲構築不起來,軟體智能化實力更是相對孱弱。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格局瞬息萬變,雙方的合作儼然一派「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態勢。

比如,2020年6月,蔚來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月銷量陡增,即便江淮代工也沒能影響頭部新勢力的崛起。

而廣汽新能源也推出了Aion系列,隨著第二代GEP平台第二款車型Aion LX亮相,和廣汽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發布,歷經十年,廣汽新能源穩步跨入智能電動車時代。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汽蔚來的處境變得非常尷尬,「爹媽」都在自己的領域風生水起,根本沒有精力顧得上合創這個「乾兒子」。

更為產生偏差的是,蔚來想衝擊中高端市場,而廣汽則想入局大眾化市場,雙方本來產品技術就不重合,大機率不會把看家本領用到廣汽蔚來身上。

隨著蔚來的淡出,合創汽車如今背後最大的股東方——珠江投管「走上台前」。

公開資料顯示,珠江投管是國內最早從事大型能源與基礎設施投資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煤、電、路一體化產業鏈,現投資的大型項目主要涉及火力發電、煤炭開採、高速公路、鐵路和港口,以及大數據中心、冷鏈基地等新基建領域。

舊時代已成功過,新的時代正在來臨。

而在珠江建投入主合創之後,有幾個關鍵性的大動作。

其一,是營銷端全面綁定電競動漫,以二次元文化切入年輕消費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能源、基建,真正讓珠投掌舵人朱一航「破圈」的則是以英雄聯盟職業戰隊「EDG」老闆之名。

EDG是珠江投管超競集團旗下的頭部電競IP戰隊,在國內外電競大賽中戰績出眾;作為明星戰隊,EDG在年輕人心中,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聲望。

因此,珠江投管在入主合創汽車後,最大的動作除了合創Z03的推出,就是將營銷方向全面綁定電競動漫,企圖以EDG這個巨大的流量IP帶動新車的銷售。

朱一航的運氣很好。

當年,EDG奪得英雄聯盟S11賽季全球總冠軍,憑藉「EDG冠軍座駕」的宣傳標語,合創汽車Z03小火一把,上市初期收穫了超3000輛的訂單量。

其次,在產品技術上,硬體採用廣汽「彈匣電池」,軟體方面則效仿蔚來,企圖迅速確立消費認知。

2021年10月上市的合創Z03與埃安Y採用了完全相同的底盤與彈匣電池,實現不著火、長續航、長壽命,帶來安全的高品質。而合創007也採取了廣汽集團第二代GEP平台,在設計、配置、諸多方面都與埃安LX高度重合

軟體方面,在合創007的中控台上,有一個類似於蔚來的NOMI的智能化設計,唯一不同的是啟動方式,由蔚來的「hi nomi」變成了「hi小can」。

此外,合創在珠江建投的助力下加快產品的推新。

2022年12月合創汽車曾上市首款轎跑合創A06。而合創汽車全新純電旗艦 MPV——合創 V09,也於2022年12月30日在廣州車展迎來全球首發,並且已經順利上市。

在多款車型的合力下,整體來看,2022年合創汽車的累計交付量超2萬輛,雖然放在整個新能源市場體量並不算大,但相較於此前的低迷已然煥然一新。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合創汽車在產品技術上大機率還是只能與廣汽同步,大的突破點或許是與地產的跨界融合。

比如,未來在合生匯(系合生創展產業)樓下,可能會有合創的專屬車位和充電樁,而在合生創展的小區,亦有可能出現合創汽車的專屬充電樁。

而作為企業的大股東,朱一航也許可以嘗試利用自身的流量帶動品牌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消息顯示今年合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再獲24億元人民幣的大額增資,珠江投管集團、廣汽集團等各股東方按股權比例同比例增資,工商變更流程完成後,註冊資本將會增至55億元。

這是合創汽車近半年內獲得的第二次增資,可見股東方並未放棄合創汽車。

一個特殊的時代造就了合創。

廣汽為了新技術,蔚來為了活下去。但時局驟變,廣汽與蔚來已然走上了屬於自己的快車道,唯獨留了下蹣跚的合創。

但隨著珠江投管的加入,合創並非全無機會。

在持續的資金投入下,如果能夠快速明確產品的定位,重組供應鏈體系,降低生產成本,在技術上獲得廣汽的支持,並融合跨界資源,或許有更大的勝算。

只是,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淘汰賽,再接再厲,全力all in,才是為生存門票而戰的後進者之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85c38974f34249d6b072424a54e30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