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睜眼時間越早越聰明?原因其實很簡單,傳言不可信

2022-06-30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新生兒睜眼時間越早越聰明?原因其實很簡單,傳言不可信

關於對寶寶智商的判斷,我國民間有很多「玄之又玄」的說法。

比如寶寶出生體重的幾斤幾兩,預示著他們的智商高低,再比如寶寶出生後的哭聲越大,代表他們越聰明。

而最「無厘頭」的說法,是寶寶睜眼時間也暗示著寶寶的聰明與否,有人認為寶寶睜眼時間越早越聰明。

同事小李家的小公主,出生後2天多眼睛還沒睜開,婆婆開始唉聲嘆氣,整天念叨「完了完了,這丫頭以後上學可咋辦」?

小李聽完煩不勝煩,忍不住懟了婆婆幾句,但想起婆婆的說法,心裡難免還是有些忐忑。

那麼寶寶出生後的睜眼時間早晚,真的和智商有關係嗎?

新生兒睜眼時間越早越聰明?無稽之談

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大多數寶寶很難在出生當天睜開眼睛,每個孩子睜開眼睛的時間早晚都不同。

一般來說,足月兒因為身體發育更成熟,只要適應了外部環境,就能夠逐漸把眼睛睜開,大部分情況下時間不會超過3天。

而早產兒由於身體發育不完善,出生後的各項能力都比較弱,睜開眼睛的時間也會晚一些,在身體沒有其他問題的前提下,大部分情況下睜眼時間不會超過1周。

影響新生兒睜眼時間早晚的,除了自身發育情況之外,還有外界環境刺激、寶寶眼部的狀態等因素。

新生兒出生以後,如果外界光線很強,那麼寶寶就會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來進行適應,睜眼時間自然會晚一些。

如果寶寶眼部有不少分泌物,被厚厚的胎脂所粘住,也會造成睜眼困難的情況出現,睜眼時間被延後。

因此,從影響新生兒睜眼時間早晚的因素來看,和智力並沒有任何關聯,所謂「新生兒睜眼時間越早越聰明」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寶寶睜眼時間晚,會不會是視力發育有問題?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寶寶在剛出生時,視力基本沒有太大差距:都是度數極高的近視眼,只能看到眼前20cm以內的範圍。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的話,可以注意到,寶寶在剛出生不久時,眼神會顯得非常「呆滯」,這正是因為此時他們眼前一片模糊,而且沒有任何色彩,所以會顯得「雙眼無神」。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他們的視距會越來越遠,眼睛裡也會開始出現紅黃藍三原色,以及更多種多樣的色彩,直到1歲左右時,才有接近成人的視力,正式看清楚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所以,無論寶寶睜眼時間早晚,都和他們的視力發育沒有任何關係,家長不必擔心。

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新生兒眼睛一直睜不開,是由病理性原因引起的。

比如無眼症、神經系統損傷、眼睛炎症、眼肌型重症肌無力等等,如果寶寶出生7-10天後仍然沒有睜眼,家長切忌強行把寶寶的眼睛掰開,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尋求專業幫助。

如何對小月齡寶寶進行視力測驗?

相較於其他的身體器官,寶寶的眼睛發育情況無法進行直接觀測,很多寶媽免不了會擔心寶寶的視力問題。

其實,雖說小月齡的寶寶視力有限,但我們通過下面這些小測驗,也可以測試寶寶的視力發育是否正常。

1.光線測試

新生兒雖然是個「大近視」,但對於光線有著一定的敏感度。

如果我們拉開窗簾,或者是打開關閉燈光,寶寶出現閉上眼睛、皺起眉毛、用小手揉眼睛的動作,那麼就可以證明寶寶視力發育是正常的。

2.查看眼角分泌物

寶寶眼角有分泌物再正常不過,但如果眼角的分泌物很多,且有異味、顏色發黃髮白,則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以防萬一。

3.人臉測試

由於特殊的視力特點,寶寶往往會對稜角分明的人臉更感興趣。

如果我們在近距離觀察寶寶時,發現寶寶表現出比較興奮的狀態,或者當我們的臉在寶寶周圍移動,寶寶用眼睛進行視線追蹤時,也代表寶寶的視力發育正常。

老苗結語:

新生兒的睜眼時間早晚,和智力沒有任何關係。

每個孩子體質不同,所遇到的環境也不同,有的出生不久就睜開眼睛,有的則可能需要好幾天,當然,如果寶寶遲遲不肯睜眼的話,家長一定要儘快帶娃到醫院進行檢查,以防病理性原因導致了寶寶不睜眼。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當初是多久睜開眼睛的?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71cf11b50c8c785debedf1275fafc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