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空谷幽蘭,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同樣是帶娃,為什麼奶奶是免費,姥姥卻要給工資呢?」確實,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我們有些人可能考慮過,有些人可能兩個老人帶娃都免費,覺得理所當然。
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無論是奶奶還是姥姥帶娃,都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比較,而是要心懷感恩。
我們都知道,媽媽生完孩子以後,如果出去上班,就要有人幫忙帶孩子,誰是最合適的帶孩子的人呢?有的家庭里是奶奶,也有的家庭里是姥姥。雖然,奶奶和姥姥都有幫忙帶孩子的,但是她們的待遇還是非常不一樣。
「為什麼你媽帶娃,卻讓我媽出錢?」媳婦的一句話讓老公沒了脾氣
劉麗在結婚以後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生完兒子以後,孩子就是婆婆一直幫忙帶著。等到孩子一周歲多一點的時候,婆婆的媽媽生病了,癱瘓在床也需要人照顧。他們家給老人請了一個保姆,可是,保姆三天前就被老人罵跑了,她想要自己的女兒照顧。
婆婆是照顧孩子還是照顧老人呢?婆婆說,要不然就請保姆照顧孩子,可是,劉麗害怕保姆對孩子不好,說什麼也不願意。後來,他們就決定讓孩子的姥姥來照顧孩子,把請保姆的費用就給姥姥了。
劉麗的老公有一點怨言,他說:「原本我媽帶孩子也沒有人給她錢,現在你媽帶孩子卻讓我媽出錢,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劉麗聽了也很生氣,她說:「你媽如果不想出這個錢,就讓你媽花錢給你姥姥找保姆,她照樣給我們帶孩子就行了。反正我得去上班,我們的孩子也不能跟著保姆。」老公和婆婆也沒有了脾氣,畢竟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我個人覺得,這位寶媽也說得對,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找保姆還不如找姥姥或奶奶帶。但由於婆婆的媽媽生病需要親人的照顧,這是子女該有的孝順,而孩子只能由姥姥帶,這是姥姥來幫女兒帶是情分。所以這樣做我認為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奶奶帶孩子,都是免費的呢?
從古至今,子女的孩子誰來幫忙帶,大多數家庭都是奶奶優先帶孩子的,這和我國多年的文化傳統有關。男女結婚以後,到男方生活的占大多數,所以生完孩子以後,奶奶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照顧孩子更方便。
另外,孩子出生了,一般都是跟爸爸姓,是奶奶家的自己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姥姥只能算是外人。所以,孩子是奶奶帶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姥姥也出現在了帶孩子的行列中,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奶奶帶孩子的比較多,但是姥姥帶孩子的現象也逐漸多起來了。這是因為媽媽們當中,獨生女的比例越來越多。夫妻雙方結婚以後,在女方家庭生活的逐漸增多,因為和婆婆在一起時間長了,難免不會產生矛盾。帶孩子也是一樣,自己的親媽比婆婆好溝通,在一起生活起來更舒心。所以,姥姥們正在加入「帶孩子」的大軍當中來。
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應該付錢嗎?
老人幫忙帶孩子,我相信大多數的家庭是不用付錢的,因為老人都是無私為自己的孩子奉獻,從來沒有圖過什麼回報。老人幫助子女,子女照顧老人,也都被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她們願意幫忙帶孩子是挺辛苦的,這也不是她們的義務了。她們帶大了自己的孩子,又來幫忙帶孫子,這純粹就是屬於幫忙,兒女應該對老人心存感激。
至於有一些家庭願意給老人錢的,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比較富裕,而老人比較缺錢,我覺得老人接受兒女的這一番心意也是可以的。
畢竟都是一家人,就算是不幫忙帶孩子,也是需要互相幫助的。老人幫忙帶孩子,是付錢還是免費,這些還是雙方應該溝通好的。
父母年紀也大了,身體越來越差。人生的後半場,作為子女也應該讓他們安度晚年生活了。所以,如果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是好的,如果他們不願意幫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孩子的童年很短暫,我們還是應該克服困難,多和孩子在一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6d7b6f10ad62c0c2aef4f952376bf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