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逛盒馬被露臉直播,這種行為算不算違法?你遇到過嗎?

2024-07-05     新晚報

下館子吃飯,卻不知不覺成了「吃播」;去理個髮,結果變成造型師「雲炫技」的模特;在公園或景區散步,也有可能在別人的直播間裡「跑了趟龍套」……

如今我們身邊

這些「被直播」的情況時有發生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在刷抖音時無意中進入「盒馬」直播間,發現每一個路過超市甜品區的顧客都會被動出鏡,且面部特寫都被展示。

盒馬鮮生直播截圖畫面。

這個題為《逛盒馬的顧客知道自己被直播嗎?》的帖子,戳到了廣大「被直播」群眾的痛點。帖子底下2000條留言,都在痛斥不經詢問就進行拍攝(直播)的行為。該網友在帖子末尾處提出疑問:這種行為究竟算不算違法?

帶著同樣的疑惑,記者進入抖音搜索和盒馬相關的直播帳號,發現全國範圍內有數十個帶V的官方認證帳號在進行直播,其中絕大多數帳號都存在該網友所反映的問題。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8.16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4.7%。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5.97億人。也就是說,除了專業做電商直播的,還有很多人也在玩直播。

在面大量廣的直播中,就有一些是把鏡頭對準了普通人……

不但懟臉拍,顧客交談也能聽到

盒馬客服回應:不會泄露隱私

目前,抖音上唯一由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註冊的官方帳號(藍V帳號)是「盒馬鮮生甄選」,該帳號並非每天直播。

記者在本周某個工作日進入直播間後發現,當天他們正在進行的是「小龍蝦神仙桶」這一菜品的推介直播。直播畫面完全聚焦於菜品本身,同時有兩名主播在畫面外作介紹。作為上海盒馬的官方帳號,「盒馬鮮生甄選」的直播是沒有爭議的。

但是,除此以外在抖音上進行過官方認證的盒馬直播帳號,幾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

以「盒馬甄選」帳號為例——該帳號備註為「盒馬鮮生(番禺店)導購員」——雖然直播時的畫面主體是一名主播,但因為鏡頭對著店門,很多顧客在進出時難免會進入鏡頭。而一些顧客習慣在進口處等人,因此他們的身影會長時間停留在直播畫面里。

而包括「盒馬鮮生團購」「盒馬西柚」「盒馬鮮生(團購優選)」「盒馬福利館」等帳號鏡頭則長時間對著店內某個區域進行直播。顧客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意識不到自己正在「被直播」,他們怡然自得地在鏡頭前挑選貨品、停留交談或是吃冰淇淋。

有些角度完全懟臉拍,而且直播設備的現場收聲效果也相當好。經過鏡頭前的顧客如果以正常音量交談,都可以被直播間裡的觀眾聽得一清二楚。

據了解,這些盒馬的相關帳號並非私人帳號,而是各門店的官方帳號。當記者撥打盒馬熱線,向客服人員反映購物中「被直播」這一困擾時,對方的回答是:

「這個情況不會泄露咱們的個人隱私,也不會有其他的反饋。我們這邊對客戶的隱私都會有嚴格的保護,您可以放心。」

該客服還表示,這些直播行為都是不同門店自己在線下開展的一些活動,而非統一的活動或者銷售方式。

盒馬並非唯一「被直播」重災區

大型商超各門店缺乏統一標準

記者隨後進入了其他品牌商超的直播間,我們發現存在直播問題的遠不止盒馬的各門店。

大潤發的店鋪授權號「大潤發優鮮小時達」直播時聚焦菜品,而各地門店直播中則都會有路人入鏡。

永輝超市的情況也類似,在山西太原一家永輝超市的直播中,晚飯後的時段幾乎每時每刻都有顧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闖入鏡頭。這些客人都處於飯後逛超市的悠然狀態中,其中還有人用小指剔著牙齒——可能是晚飯時的殘留。而這些純屬私人的、鬆弛的、不夠雅觀的舉動完全暴露在直播間裡陌生人的眼前。

由此可見,大型商超的官方帳號在直播時都會有意識地進行規範化操作。但因為門店眾多,因而缺乏統一的直播管理標準。

在大型商超這種「被直播」的重災區,不僅商家自身在直播時存在不規範的現象,還有很多美食/探店主播在櫃檯前架起設備,旁若無人就開始直播。

被直播感到不爽

只能不了了之?

有多少人在公共場合直播,就有乘以倍數的「工具人」,他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了別人直播間引流的工具。

在社交平台上,網友們對於「被直播」、「被動入鏡」早已怨聲載道。更有甚者,一些商家為了證明自家生意火爆,堂而皇之的在顧客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他們作為直播畫面的主體。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認為,很多商家這樣做是為了達到身臨其境的宣傳效果,但是未經允許不僅會影響消費體驗,甚至讓其他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王輝對商家的提醒是:要改變「我的地盤我做主」的錯誤觀念,守好營銷邊界。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條、第一千零一十九條規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有權依法製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王輝表示,「商家這類直播或拍攝行為,如果未經顧客同意,則明顯侵害了其肖像權。」因此,他鼓勵廣大消費者,要勇於向侵害個人肖像權的行為說「不」。

「如果消費者可以行動起來,發現商家違規直播時予以勸阻,並通過相關渠道進行反饋,就可以有力制止商家的不法行為。」馬亮說,「當然,怎樣讓這些反饋渠道更加暢通,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記者查閱多個網絡直播平台的用戶規則,其中都包含「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權、隱私權」等相關表述和要求,但是「商家直播顧客的消費行為是否被允許」,目前並沒有明確規定。針對這一問題,某網絡直播平台的客服回復稱,「您如果不願意出現在直播畫面中,可以直接和對方溝通,也可以選擇舉報對方直播間,平台會為您處理。」

馬亮建議,網絡平台要暢通維權渠道,當消費者發現個人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投訴渠道反饋舉報,使違規短視頻或直播及時下架整改。同時也要加強監管,使商家遵守行業公約和平台規則,引導商家通過技術手段(比如馬賽克等),解決顧客信息保護和宣傳推廣的矛盾,共同維護健康良性的商業直播生態。

他說:「目前對相關商家和平台的處罰力度不夠,未來應聯合監管政策,加大處罰力度,才能以儆效尤。」

來源新晚報綜合新聞晨報、央視

編輯丨翟曉晨

責編丨郭啟迪

審核丨劉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6c2d7dcd8650772ac79e7a3bd91fb83.html


















孫穎莎退賽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