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新區創新發展績效評價研究報告2023》中關於各個高新區的綜合評價分數及排名。
紅網時刻新聞12月27日訊(記者 劉志雄 通訊員 雷蕾)12月27日,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湖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在「嶽麓科創港」聯合舉辦研究成果發布會,分別發布了《湖南省高新區創新發展績效評價研究報告2023》(以下簡稱《高新區報告》)、《湖南省創業孵化發展研究報告2023》(以下簡稱《創業孵化報告》)。
《高新區報告》評價結果顯示,長沙高新區、株洲高新區、衡陽高新區分別居全省9個國家高新區的前三位;岳陽臨港高新區、湘西高新區、嶽麓高新區、津市高新區和平江高新區位居全省46家省級高新區的前五位。
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李貴龍介紹,2022年,全省高新區以約0.18%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15.83%的地區生產總值、38.49%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6.87%的進出口總額,畝均稅收達到17.42萬元/畝。
具體來看,2020-2022年間,全省高新區累計參與承擔「十大技術攻關項目」25項,占攻關項目總數的67.57%,先後破解多項「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2022年,全省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53%,高於全省水平0.73個百分點;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641.66億元,同比增長55.36%;擁有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1825家,同比增長29.80%;培育了全省40.72%的科技型中小企業、42.80%的高新技術企業、51.80%的上市企業;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9.42%;實際使用外資額同比增長101.97%;建成國家級綠色園區5家、省級綠色園區28家,高新區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39%。
《創業孵化報告》以2022年國家火炬統計數據為依據,全方位剖析全省創新創業孵化載體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孵化成效和社會貢獻等發展情況。2023年5月,科技部批覆湖南11家國家級孵化器,獲批數量居全國第6。省級及以上載體實現各市州、98%以上的省級高新區、75%以上的區縣全覆蓋;2022年,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數97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1116家,同比分別增長44%、52%;共創造就業崗位約20萬個,吸納應屆大學生就業約2萬人。全省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孵化載體共54家,共減免稅收達5868萬元;形成了一批以國有企事業單位、重點產業龍頭骨幹民營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牽頭組建的特色鮮明的雙創孵化載體,如中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長沙中電軟體園有限公司等載體。
在隨後召開的「高」科技與「新」產業融合發展論壇上,全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理事長胥和平、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科技成果與技術評估部副部長武思宏分別進行了「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育成」主題演講。
來源:紅網
作者:劉志雄 雷蕾
編輯:張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57f883c23b92a7c5be9ce8e482cf0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