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糖尿病的朋友跟華子說,他在使用降血糖藥物,發現「格列」與「格列奈」兩類藥物很像,都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這兩類藥物有什麼區別,如果長期使用,會不會傷害胰島功能,使病情加重呢?
華子說,格列類藥物在化學結構上含有磺脲基團,也稱為磺脲類藥物;而格列奈類藥物的化學結構中不含有磺脲基團。兩類藥物在作用時間,低血糖風險等方面有區別。
2型糖尿病有兩種原因,其一是機體產生了胰島素抵抗,其二是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胰島素抵抗可以通過飲食控制、增加運動進行調節。而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就需要使用胰島素促泌劑,或是直接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了。
常用的格列類藥物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齊特等藥物,可以直接作用於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根據藥物特性,分為長效藥物與短效藥物。
常用的格列奈類藥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也可以直接作用於胰島細胞促進分泌,起效迅速,適用於餐後血糖的控制,但其促胰島素分泌作用受血糖調節。
很多人擔心,使用胰島素促泌劑就如同「擠牙膏」一樣,會把胰島細胞的殘存功能壓榨出來,從而造成胰島細胞的過早凋亡,使糖尿病的病情進展加快。
在以前的研究中,也認為胰島功能的喪失與用藥有關。不過現在的醫學研究結果顯示,無論使用何種降糖治療,胰島細胞的功能都以每年約7%的速度衰退。也就是說,糖尿病人的胰島功能減退,與用藥無關,是疾病本身的原因導致的結果。
而且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使用胰島素促泌劑會加速胰島細胞的衰竭。
短效藥物:吸收快,起效快,主要用於降低餐後血糖。短效的格列類藥物有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格列奈類藥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也快,屬於短效藥物。
長效藥物:藥物代謝慢,作用時間久,對空腹血糖、餐後血糖都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主要用格列類藥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不過短效格列類藥物也可以做成緩釋劑或控釋劑,比如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吡嗪控釋片等,也可以達到長效的作用。
格列類藥物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可以長時間保持降糖作用,服用時要注意低血糖風險,有可能影響肝腎功能。
格列奈類藥物的代謝快,促胰島素分泌作用受血糖濃度調節,出現低血糖的風險小,對肝腎功能影響也小。所以肝腎功能不好,或是血糖波動較大,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糖尿病人,選擇格列奈類藥物的安全性更高。
使用格列類藥物或是格列奈類藥物,都會使體重增加,但相對而言,格列奈類藥物增加的體重較少。
總結一下,「格列」與「格列奈」都是促胰島素分泌藥物,其中格列類藥物主要用於需要長時間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而格列奈類藥物主要用於餐後血糖高、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糖尿病人。兩者相比,格列奈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更低一些。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