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不養生,冬天找醫生!秋分將至,可得做好這5件事迎秋來

2023-09-23   漫說健康

原標題:秋分不養生,冬天找醫生!秋分將至,可得做好這5件事迎秋來

正所謂:風清露冷秋期半,人間處處豐收忙

而作為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也悄然而至。

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而2018年6月21日,關於同意設立「農民豐收節」的批覆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農民豐收節」。

這也意味著,秋分將至,春耕下的農作物,也即將迎來收穫的季節。

秋分將至,此時人更需要調理身心

秋分時節,氣候確實會發生一些變化。

在秋分時節,天氣逐漸變得涼爽,氣溫開始逐漸降低。秋分時節的天氣以晴朗、涼爽、乾燥為主,但是也會有陰雨等天氣出現。

我國大部分地區,秋分時節的平均氣溫逐漸降低,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氣溫的變化幅度也越來越大

秋分時節的溫度變化也是逐漸的,一般來說,白天和晚上的溫度差距比較大,白天溫度較高,而晚上溫度較低。

在秋分時節,白天的最高氣溫通常在20℃-25℃之間,而晚上的最低氣溫通常在10℃-15℃之間。

因此,我們需要做好這些事:

第一,注意飲食調理

秋分時節,應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免疫力。同時還應適量食用一些滋補食材,如枸杞、山藥、核桃等,以滋養身體,提高抵抗力。

此外,要多喝水,保持體內的水分平衡,防止皮膚乾燥和喉嚨不適。可以適量飲用一些滋潤的湯羹,如銀耳湯、燕窩湯等,以滋潤身體。

第二,注意增減衣物

秋分時節,應隨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尤其是體質虛弱者、過敏性鼻炎、哮喘、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早晚應適當添加衣服,避免感冒。

同時,還應注意薄弱部位的保暖,如頸部、肩關節、膝關節、胃脘部、臍部等。

第三,進行適當的運動

秋分時節,可以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進行運動,如太極拳、登山、步行等有氧運動,以增強身體素質和抵抗力。但要注意適量運動,避免過度疲勞。

第四,保持良好的作息

秋分時節,應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第五,注意潤肺防燥

秋分時節,天氣乾燥,容易引起肺燥咳嗽。可以多吃一些潤肺的食物,如梨、百合、蜂蜜等,以潤肺止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分將至,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刻,我們在田間也迎來了豐收的喜悅。

正如詩人所說,秋是第二個春,此時每一片葉子都是一朵鮮花。

在以往認知中,我們總覺得秋天就是蕭瑟且蒼涼,但秋天何嘗不也是另外一種花盛開。

花謝了,真的終結了嗎?

葉枯了,真的凋零了嗎?

零落的秋意,既有落葉歸根的生命輪迴,同時也有淡季的菊香榴甜蟹兒肥。

正值秋高氣爽之際,正是一年好景最宜人,世間美色皆在手,何必憂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