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鼻高流量吸氧用於快誘導經鼻氣管插管

2023-02-17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經鼻高流量吸氧用於快誘導經鼻氣管插管

作者:嚴波

經鼻氣管插管多見於這兩種情況:第一種,麻醉需要,即困難氣道,常言道「七分表麻、三分插管」,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盲探就能搞定,如果要追求精準也可以藉助於纖維支氣管鏡,為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也可以給予適當的鎮靜和鎮痛。第二種,手術需要,如顴骨內推、下頜角磨削等,可以採用快誘導經鼻氣管插管。

經鼻插管容易出血,偶有嗅覺減退者,因此應選用材質較軟的加強管,管徑要小一點,潤滑充分,手法要輕柔一些。經鼻插管通常要比經口插管耗時長,主要是多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把氣管插管從鼻前孔插入鼻道並越過鼻後孔(通常會有落空感);第二個環節,喉鏡顯露聲門後,把氣管插管送入聲門,通常需要調節喉鏡角度、頭頸位置,有時還需要藉助管鉗。

人工通氣是最常見的氧儲備方式,我們一般俗稱「做呼吸」,給氧去氮3分鐘,肺泡內會有較高濃度的氧儲備,停止人工通氣後,肺處於靜止狀態,此時的氧氣供應依靠肺泡內氧氣的彌散,其實這也是窒息氧合,指脈氧下降到90%的時間成為安全窒息時間。

此種方式下安全窒息時間也就3分鐘左右,這3分鐘剛好用來插管。受患者鼻道和聲門條件的客觀因素,以及插管設備和操作者熟練程度的影響,有時候3分鐘內沒有完成經鼻插管,這時需要再次人工輔助通氣。

而此時已經插入鼻道的氣管插管要不要拔出來?

拔出來再次插入又要浪費時間,而且可能會有出血,不拔出來會妨礙面罩通氣!

如果選用大號的麻醉面罩,可以把氣管插管的外露部分盤起來塞入面罩內加壓給氧,如果實在影響通氣,就只能先把管子先拔出來。

安全窒息時間是影響經鼻插管的主要因素,一旦慌起來,一些細節就難以周全,動作就會略顯粗糙,併發症就會增加。

如何才能顯著地提高安全窒息時間?

據說經鼻高流量吸氧可以讓安全窒息時間延長到10~15分鐘,耳聽為虛 ,眼見為實。

下面分享一個病例:

女性25歲,身高165厘米,體重50公斤,擬在全身麻醉下行下頜角截骨術。既往體健,化驗檢查無異常。氣道評估馬氏分級二級。

入室後安全核查,建立靜脈通路,心電監護,呋麻滴鼻液滴雙側鼻孔。

去枕平臥、頭輕度後仰,然後給予高流量吸氧:設置溫度34度、流量20L/min 、氧濃度90%。

誘導用藥:

咪達唑侖1.5mg

舒芬太尼20ug

依託咪酯10mg

待患者意識消失後,將氣體流量調到40L/min,氧濃度調到100%。

再給予順式阿曲庫銨10mg

患者呼吸變淺變慢然後停止,胸廓不再起伏,肺變為靜態,即進入窒息氧合狀態。

給完肌松3分鐘後,改為經左側鼻孔高流量吸氧,空出右側鼻孔,以6.5號加強管經右側鼻孔緩慢插入鼻道直到出現落空感,然後以「嗅臥位」植入喉鏡,顯露聲門,把氣管插管送入聲門,退出喉鏡,套囊充氣,連接麻醉機,並記錄前3個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數值。

從給完肌松劑—到肌松劑顯效—經鼻插管—連接好麻醉機累計用了5分鐘,期間沒有進行面罩加壓給氧,指脈氧始終在100%,接上麻醉機後即刻的呼氣末二氧化碳為44mmHg。

本次使用的高流量吸氧設備為「費雪派克」,需要連接氧氣源和電源,連接滅菌注射用水,空氣可以從大氣中抽取,通過調節空氣—氧氣比例來調節氧濃度。參數可調節範圍:溫度31~37度、氣體流速10~60L/min、氧濃度21~100%,有安全鎖。清醒患者可以耐受20L/min以下的氣體流量,麻醉後推薦給到40L/min以上。

患者清醒時,氣體流量可設為20L/min,氧濃度設為90%(若設為100%後,機器會報警並鎖屏,要解除鎖屏需下調氧流量),給完鎮靜藥患者意識消失後可以把氣體流量設為40L/min,把氧濃度調到100%(此時氧濃度報警不用理會)。理論上安全窒息時間可以高達10~15分鐘,但是可以檢索到的相關文獻提示安全窒息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只有3分鐘,長的超過15分鐘,可能與所使用設備和方法有關。

要優化安全窒息時間,麻醉前應該充分吸氧,患者意識消失後迅速把氣體流量開到40L/min以上,把氧氣濃度調到100%,雖然不用扣面罩,但可以輕托下頜,也就是說高流量吸氧同樣需要保持氣道通暢!

該款設備主要用於ICU呼吸支持,因此設置了安全鎖,解鎖時間6秒左右。先調高氣體流量後,氧氣被稀釋,氧濃度迅速下降,需要把氧氣流量調到最大才能維持高濃度。而且一旦氧濃度達到100%還會報警鎖屏,要解鎖螢幕需要把氧濃度降下來,才能進入操作介面。也就是說在使用該設備時氧濃度不能持續維持在高位,而且解鎖還要消耗一定的時間,這不太符合麻醉醫生的需求,希望後期可以改進。

為什麼用麻醉面罩加壓給氧的安全窒息時間只有3分鐘左右,而使用高流量吸氧安全窒息時間可以高達15分鐘?

為什麼高流量吸氧的安全窒息時間無法一直持續下去?

欲知詳情,且待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45b63f98bc805167f703d6fc0bc37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