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八卦芒果(bgmango )
八卦芒果推送原創的娛樂八卦和影視評(吐)論(槽)。
叫「芒果」是本人喜歡吃芒果,和某台沒關係。
合作聯繫QQ :2682509721
來了來了哈!距離(十)沒有超過一個月,我真棒~
上回說了曹貴人,今天深度聊聊端妃。這二人可以視為一個對照組,彰顯了「格局思維」多麼重要。
看看二人的「牌面」,都很差。
曹貴人的 劣勢:三無人員——沒美貌、沒家世、沒寵愛。華妃的工具人。嗯,華妃算不得優勢,她依附華妃,連打扮都不敢了,更不敢爭寵。
曹貴人的 優勢:溫宜。這個優勢很大且很好利用。溫宜深得皇上疼愛,露臉即「取悅聖心」,皇上對自己小時候沒有親媽的陪伴而耿耿於懷。
如果曹貴人不觸碰皇上的底線,皇上看在她是溫宜親媽的份上也不會殺了她。可惜,格局太小,只懂得在戰術上鑽營,沒有戰略高度,看不清全局,又因一時勝利盲目自信,被甄嬛一句「襄者,助也」給坑了。(戳這裡 回顧曹貴人的分析)
其實端妃的牌面比曹貴人更差,幾乎是死局。
端妃的 劣勢:實權大佬華妃的眼中釘、年老色衰、沒有恩寵、沒有孩子、身體不行、娘家雖是將門但跟年家沒法比,幫不上忙。
端妃的 優勢:皇上對她的幾分愧疚。但是這幾分愧疚要用得非常非常小心,稍有不慎就是極大的劣勢。很高難度!
01
咱來展開說說重要知識點: 為什麼端妃的優勢(皇上的愧疚)非常難利用?
As we all know~皇上那幾分愧疚來自於他最大的黑料。當年在王府,皇上還沒登基時,因為忌憚輔助自己的年羹堯以後會野心膨脹,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打了華妃的胎兒。那碗墮胎藥,是端妃送去的,以安胎藥的名義。所以華妃恨端妃入骨。
除了因為孩子沒了,還因為她當時是 信任端妃的。華妃曾痛苦地說:「那碗安胎藥是你端給我的,整個王府就你與世無爭,我才信你兩分!」言語間悔恨交加。
可以想像,華妃以前雖然霸道刁蠻,但天真明媚的時刻也很多,有真心交友的時刻。「被信任的人殺了孩子」這件事,極大地衝擊她的心靈,刷走她內心天真善良成分,代之以殘忍暴戾。她此後就時刻像炸毛凶獅一樣警惕所有非自己陣營的人。皇上真是害得世蘭好苦,對她的利用和摧毀是全方位的。
華妃的孩子沒了,以端妃的聰明通透,能琢磨出來自己是幫皇上和太后背了黑鍋。台詞也暗示過她知道。而且她默默承受一切就足以證明她知道伸冤沒用。
端妃也能想明白,皇上為什麼偏偏選她背黑鍋。
因為她也是 將門之女。這樣一來,手握兵權的兩家人結下深仇大恨,絕不會結盟,還會互相壓制。
這幾年端妃在華妃的折磨之下,過著身心受辱的日子, 皇上、太后、皇后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上和太后是忌憚年家的感受,而且後宮的事,皇后不上報,皇上和太后就當自己「不知道」。那皇后為什麼不管呢?
當然了,皇后黑心,自然是不關心端妃的死活的。但是,皇后是 「華妃黑料bot」博主啊,極喜歡打華妃的小報告,華妃折磨宮女福子她細細描繪,為何華妃折磨嬪妃,還是妃位的,她不去添油加醋一番?理解這個就理解了皇上最大的內心魔障。
皇后 不敢啊。端妃與華妃的任何矛盾都不能擺到皇上面前來掰扯,一掰扯就難免勾起當年華妃流產的事。
皇上主要不是怕華妃知道真相,華妃已經有她認定的「真相」了,認定端妃害的。皇上是 不想面對自己是一個手刃親兒的禽獸之人。那是他竭力想從記憶中抹去的一件事,是他最大的逆鱗。
端妃也懂,所以她再悽苦也不敢去御前說,「啊啊啊年世蘭欺負我,皇上你給我評評理」。華妃這性格一點就炸,馬上就能說出「你當年害死我的孩子!你死不足惜!」這就免不了逼著皇上面對自己的黑料,年羹堯又勢強,端妃落不著好的。忍,是她唯一的選擇。
端妃當然也不會告訴華妃 or everbody真相。
正如她那晚吵架所說,「你認定是我殺了你的孩子,你怎麼都不會放過我。」 而且,那事她要是敢提一個字,皇上絕容不下她,她的下場會跟曹貴人一樣, 「被病死」,反正她都病了那麼久了,操作起來易如反掌。
這不僅是因為皇上不想面對齷齪的自己,還因為在封建社會,很大程度上要靠「道德」來維持大局穩定。 【皇上】這身份就默認要做道德完人,臣民表率。所以皇上即使跟太后的關係很彆扭,也做足表面孝順。
手刃親兒這種事,傳出去怎麼得了!虎毒尚且不食子,他豈不是禽獸不如?那麼,不配為人,豈配為君?道德污點太大,已經關係到 「他有沒有資格坐龍椅」了。
所以啊,不但利用皇上那幾分愧疚來為自己脫困的難度極高,像刀尖舔血,就連留住命都是要小心經營的。皇上一旦疑心她心懷仇恨,有異心,也是死。事實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怎麼看。所以說,端妃的開局比曹貴人難多了。
02
面對這種絕望局面,如果端妃是一個軟弱的人,真的死了算了。但她有將門之女的心氣,只剩一口氣就不算輸,要戰鬥到最後一刻。
端妃的 戰鬥目標—— 有尊嚴地活著,最好還能有個孩子。達成目標的最大障礙物——華妃。只要華妃不死,她就永遠沒出頭之日。
以她當時的能力,弄死如日中天的華妃簡直是天荒夜談。端妃是怎麼做到的?而且用超省電模式!來看看她 四兩撥千斤的戰術。
戰術一:稱病避世。
端妃的身體確實不好,但沒有她前期表現出來的那麼差。華妃倒台之後她就立馬精神了。
她前期總是稱病不出,是一種策略,既可以隔岸觀戰,摸清局勢,找准突破口,又可以續費皇上的愧疚。
嗯......少出現也是在賣皇上人情,少出現就少激怒華妃,皇上也少點麻煩,而且皇上也不想常看見債主。
避世還附送一個大好處—— 中立濾鏡。發現木有,宮裡除了誤會她的華妃,她幾乎沒有仇敵,大家都認為她與世無爭,不站隊,不爭寵。這對於在多疑的皇上底下生存有重大利好作用。
戰術 二:有眼線。
雖然端妃不常出門,但她在宮裡是有眼線的。不然怎麼富察貴人小產、甄嬛被誣陷給溫宜吃木薯粉等事件里,她都恰巧出現?
甄嬛第一次小產後,傷心鬱結,拜訪端妃,驚訝於她生活條件之簡陋,宮人之少。端妃宮女說, 「娘娘打發他們出去了。」
甄嬛見端妃病怏怏的,怪可憐的,立馬找溫太醫給她治病。 溫太醫,最強奶媽aka移動充電寶。
端妃問她怎麼瘦了,身體還好嗎?甄嬛立馬反應過來,端妃知道自己小產的風波了。 「娘娘耳聰目明,不出門盡知宮中事」。
戰術三,很重要,一邊突出自己 愛孩子(她也是真的愛孩子),一邊突出自己 愛皇上(是不是真愛,後面分析)。
突出自己「愛孩子」,是挑起皇上內心愧疚最安全的方式,但同時要做到臉上沒有對往事的絲毫掛懷和怨恨,滿眼都是「愛皇上」,後宮love and peace代表。皇上甚至可能會覺得,端妃不知道真相。
那麼效果就是,皇上每回看見她都暗自覺得, 「哎,是我害得這個善良的、充滿母愛的、又那麼愛我的可憐女人不能生孩子。」
03
端妃出場不多,但幾乎每次出現都綜合運用上面三種戰術,既輕巧地激起皇上的愧疚,又讓戰局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推進。
例如她第一次出場,在溫宜的周歲宴。
此時她必然是已經通過眼線知道了皇上有個新寵叫「莞貴人」,頗為不俗。她就去實地視察,看能不能成為自己翻身的機會。一見,喲呵!純元臉!扳倒華妃的機會出現了!
皇上:「哎呀你身體不好,太陽那麼大你還趕過來」,其實皇上不太想看見她,一見就想起傷心事,而且華妃又該生氣了。華妃眼神已經在放刀子。端妃就一臉慈愛地說,想見見溫宜小可愛呀~
端妃給足了「見溫宜」的誠意,把自己的名貴高定嫁妝送給了溫宜做生日禮物,既是真心也是策略。
皇上還記得這是她的陪嫁。但是大家不用覺得皇上記得=愛端妃,這只是他這個時尚美妝博主的自我修養罷了。
翻譯一下端妃的回答: 「反正我也送不了給自己孩子了,是誰害的,我不說。」 當然了,她滿臉真誠的祥和慈愛,皇上不會覺得自己在被埋怨,只覺得她可憐又大度,暗自愧疚。
端妃在溫宜生日這次見面就知道甄嬛以後能助她一臂之力,接下來就等待機會,拉攏,指點。
終於等到甄嬛被華妃和曹貴人誣陷喂溫宜吃木薯粉。 皇上此時很信任他的嬛嬛,華妃又把「我在搞事」寫在臉上,皇上也知道肯定是華妃搞鬼。
端妃適時出現幫甄嬛提供不在場證明,跟甄嬛正式建交。(再次證明有眼線!)
皇上又是這樣的開場白,端妃也是繼續「我只是單純心疼孩子」。既續費了「愧疚」,又賣了皇上一個人情——幫他心愛的嬛嬛脫困。
脫困後,端妃和甄嬛談話,給了她一些關於皇上為何疼愛溫宜的信息,也表達了 「我表面不跟你親近,維持中立人設,是為了更好地幫你」。
不久,富察貴人在景仁宮被貓撲傷,流產,甄嬛同時驗出懷孕。端妃默默撿了香粉盒子。(這身子骨不是挺好的嘛!)
端妃當晚約見甄嬛,特意叮囑從 角門進出,細心呵護中立人設。一來,皇上喜歡中立的人;二來,即使甄嬛敗了,不會牽連到她。
端妃這晚告訴甄嬛香粉盒子的事,點明這是有人蓄意謀害龍胎,要此刻懷孕了的甄嬛提高警惕。甄嬛對她很感激。
這時的甄嬛不會懷疑皇后,因為她信息量有限,不知道皇后的前塵往事,皇后的賢良人設又做得好,她對皇后有默認濾鏡。
但是端妃,對皇后是沒有濾鏡的。端妃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皇后都乾了些什麼,但她起碼 知道皇后不是表面那麼賢良中正。
理由一,端妃知道皇后那些失去福晉之位和喪子往事,當甄嬛說了句「皇后殺了皇后」,端妃立馬警覺,「你是不是知道了什麼?」 也就是說,即使端妃不肯定是皇后害死了純元,也起過疑心的。
理由二,華妃折磨端妃的時候,皇后一點動作都沒有。即使她不敢跟皇上提,不想得罪華妃,但是如果她善良,也可以暗中給點物資什麼的,她完全不聞不問,讓端妃自生自滅,死了拉倒。
總之皇后在端妃眼裡就是—— 「天天在那演尼瑪的賢良淑德,累不累啊假笑queen~」 溫宜周歲那天,端妃說的這句話,明面上說的是曹貴人和華妃,其實也包含皇后。
那麼,富察貴人流產,事情發生在景仁宮,貓也是皇后的貓,端妃不懷疑皇后?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端妃沒有提及一點點對皇后的懷疑,集中火力讓甄嬛小心華妃和曹貴人。
「華妃是猛虎,曹琴默就是猛虎上的利爪」,甄嬛此時何嘗不是無意中做了 端妃的利爪,幫她撲殺華妃。
端妃不是維護皇后,而是皇后關係不到她的生存質量,反正她無子無寵。華妃才是死死壓得她喘不過氣的大石頭。
華妃倒台後,端妃的身體就能出來雪中散步了,還救了摔跤的溫宜。兩個「人販子」眼神交流,要瓜分戰利品了~至此,端妃用超省電模式幹掉了華妃,還得到了女兒。
04
之前,如果說端妃因為要集中火力攻打華妃,而不說皇后的事。那麼後來,華妃集團完蛋了,溫宜也到手了,端妃繼續不說。感覺就是甄嬛的價值也沒了,愛咋咋地不關她的事了。
然後甄嬛狠狠栽在了純元故衣事件。那時甄嬛才發現了,端妃在乎的是她那張純元臉。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並沒有因為往事而對端妃發出任何詰問:「你早知道我像純元,早知道皇后是個裝逼犯,為何不提醒我!」
Why?置氣是小孩做的事,甄嬛沉得住氣,也拎得清: 端妃不是壞,只是沒那麼好,不能要求人人都像眉莊一樣待自己。就像隔壁部門挺聊得來的同事,感情有多深又何必拆穿。
而且端妃是有底線的,絕不跟恨你的中層領導(皇后)為伍,入職早,知道得多,看事情通透,在大boss(皇上)那說話又有分量,這段「姐妹情」必須維護,還翻什麼舊帳啊~往前看。
甄嬛後期與皇后交鋒的時候,端妃的每次出手相助都穩准狠。
滴血驗親是,端妃瞄到甄嬛臉色不好~
就進言, 「龍體怎可損傷」,要扎就扎溫太醫。這多關鍵啊!
皇后黨已經摸對了公式,卻套錯了參考值,一敗塗地,皇后:「我何必呢?!」 端妃又是一擊: 「是啊,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讓皇上深入思考皇后還有什麼不滿足,那就是想當唯一的太后。
05
有人問,端妃明知道皇上是害自己背黑鍋以及沒得生的罪魁禍首,為什麼不恨皇上 ,而且還很愛的樣子?最大的證據是皇上拍一下端妃的肩膀,端妃很受觸動,以及後面皇上去世了,她傷心病了。
她要拉下華妃,卻不對皇上有任何報復,這可以理解。後宮女人仰賴皇權生存,皇上出事,對端妃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她是非常實用主義的人。
(至於甄嬛最後殺皇上,是因為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皇上不死就是甄嬛全家死,而且甄嬛當時已經能穩穩當太后了,那就必須下手了。)
但是,按道理來說,端妃不該愛皇上啊。
還記得華妃死後,皇上加封她為「敦肅貴妃」,端妃發表犀利點評: 「活著時受用不到,那死後的顏面都是給活人看的,皇上這樣做,無非是不想別人議論他涼薄罷了。」
所以說,端妃對皇上是沒有濾鏡的,很清楚他是什麼貨色,他的惺惺作態道貌岸然。而且,端妃很愛孩子,她怎麼會愛一個手刃親兒、把鍋給她背、還讓她不能生的自私冷血男? 皇上和宜修是同一種人,端妃不屑與宜修為伍,怎麼會愛皇上呢?她對品格的看重應該是跟同是大家閨秀的眉莊差不多檔次的。眉莊一回看清,端妃比眉莊慘那麼多,啥情分都磨沒了吧? 她可以理解「皇上有他的難處」,但「真愛」是另一種感情。
後來我發現,原著里「拍肩膀」,「皇上死後一病不起」的戲份是另一個叫徐燕宜的妃子做的,電視劇把徐燕宜的戲份加在了端妃身上。原著里,徐燕宜一心一意地愛皇上,端妃心底里是不愛皇上的。難怪!
所以,我覺得她是不愛的。 當然如果你覺得她愛,也行,就是一種「我了解你所有不堪,但我仍然愛你」的感情。憑自己的想像各取所需吧~
好了!今天的課上到這裡。另外,看見下面那個「喜歡作者」按鈕了嗎?喜歡我就打賞一下呢嘿嘿嘿~
————END————
我的《甄嬛傳》十級解讀系列 (戳標題):
(一)甄嬛的說話藝術
(二)莞莞類卿深度解讀
(三)皇上甄嬛的愛情本質
(四)深度解讀蘇培盛
(五)為何跳過甘露寺
(六)深度解讀安陵容
(七)皇后前期的籌謀
(八)皇后最漂亮的一局
(九)皇后的心理分析
(十)曹貴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3b35781070b13f1b69281fef654f4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