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文譚》,陳晉 胡松濤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眾所周知,讀懂弄通毛澤東的著作,是需要一定「內力」的,否則就是「隔靴搔癢」「霧裡看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為了讓讀者真正觸摸到毛澤東的思想靈魂,湖南人民出版社聯合黨史專家陳晉、暢銷書作家胡松濤,在毛澤東誕辰130周年之際,推出《毛澤東文譚》(以下簡稱《文譚》)一書,重返毛澤東的文本現場,破譯毛澤東的文本密碼,對毛澤東經典論著產生的時代背景、豐富內涵以及其對中國革命與建設偉大實踐所產生的全局性、戰略性指導作用和深遠影響進行闡述,再現風雲激盪的歷史,展現偉人的雄才偉略、豐功偉績,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立足經典,取精髓回應讀者所需
毛澤東既是運籌帷幄的戰略家,亦是下筆有神的文章大家。他將寫作融入生命里,創作了無數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經典論著,後來集結成為《毛澤東文集》《毛澤東選集》等。初讀毛澤東的文章,不免會陷入不知從何入手之窘境。本書融匯作者四十餘年研究之積澱,全面梳理毛澤東的經典論著,高屋建瓴,構建出一條系統、明確、有效的學習毛澤東思想的路徑。
《文譚》不是簡單羅列毛澤東的著作,而是按照《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毛澤東思想的六大組成部分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三個方面的論斷,分為九大專題,結構清晰;再圍繞專題選取最經典、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解讀,取其精髓。要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繞不開《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新民主主義論》《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要弄懂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迴避不了《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要學透「實事求是」,必讀《尋烏調查》《實踐論》《矛盾論》……
謀篇布局,有點有面;分清緩急,有的放矢。閱讀書中這45篇文章,可以使讀者既能準確窺見毛澤東思想的全貌,亦能快速抓取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體悟毛澤東「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經驗智慧、「放下包袱,開動機器」的思想格局、「是紙老虎又是真老虎」的政治高度……
創新表達,用巧敘貼合讀者所喜
毛澤東說過,「文章和文件都應當具有這樣三種性質: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作者遵循毛澤東的寫作原則,堅持讀者本位,規避「掉書袋」,摒棄生硬晦澀、枯燥乏味、態度蠻橫的不良文風,尋求新寫法——以文本帶歷史,以故事明道理;既立足宏大歷史視野,亦觀照豐富歷史細節;既突出毛澤東立體鮮明的人物性格,亦描摹生動多維的時代群像。
解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作者沒有一開篇就乾巴巴地評析文本,而是從這篇文章產生的時代背景入手。土地革命戰爭初期,革命力量較為弱小、鬥爭環境異常艱苦,紅四軍內部思想迷茫起來,信心動搖起來,甚至有個別人發出一個悲觀的提問:紅旗到底打得多久?毛澤東借回復林彪新年賀信的契機,活用中國古話,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當時的革命形勢,指出革命的力量雖然小,但它的發展是很快的,闡明他對中國革命和紅軍前途的看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的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判斷山河、凌雲瞰世的大戰略》講述了《論持久戰》是如何家喻戶曉的。《論持久戰》寫作完成後,先在黨內印發,然後刊登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周刊上,甚至在國統區都相繼出版了單行本,一時間,「洛陽紙貴,一冊難求」。周恩來把《論持久戰》寄到香港委託人翻譯成英文,並在一本英文雜誌上發表。隨後,《論持久戰》要出英文本,毛澤東還為其寫了序言。立體多維的傳播方式和有效精準的傳播效果,不僅體現我黨新聞宣傳工作的智慧,更彰顯出毛澤東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和爐火純青的鬥爭藝術。
書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跳出傳統思維,不拘泥於文本,挖掘毛澤東經典論著寫作史、傳播史、接受史上的故事,善用設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活用典故,使《文譚》成為一本生動的歷史書,讓大眾看得進,讀得懂,記得住。
讀有所得,以經驗啟發讀者所為
周恩來曾說:「毛主席是從幾千年的歷史經驗教訓、近百年的革命運動、近三十年來的直接奮鬥中生長出來的人民領袖。」毛澤東思想的魅力在於,其切切實實經過了時間的沉澱、實踐的檢驗,經歷狂風驟雨、風吹日曬都不曾褪色。
從「內卷」「躺平」「擺爛」這些網絡熱詞可以看出,大眾對於生活工作的困惑和個人前途的迷茫。《文譚》不僅可以使大眾從毛澤東的經典著作中獲取智慧力量,也能從毛澤東的人生經歷和命運抉擇中獲得經驗啟發。
實現目標,要有「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態度;遇到問題,不能自亂陣腳,要「找一個研究問題的方法」;在工作中,要「實事求是」,因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解決人際矛盾,要「有理有利有節」;遭遇失敗,要善於總結經驗,抓主要矛盾……
毛澤東曾被黨內其他人扣上了「狹隘經驗論」的帽子。在政治生涯的低點,毛澤東沒有選擇自怨自艾,而是埋頭讀馬列著作,扎紮實實下功夫,就算躺在擔架上,也在彌補「短板」。正是因為兩年的苦讀書,再加上正確總結經驗,才有了後來的《矛盾論》《實踐論》。
腦袋空空,就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人民學。
《文譚》深入毛澤東經典論著的肌理,將文字掰開揉碎,挖掘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讀者在書中沉思,在書中感悟,在書中豁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裡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文譚》就是這樣一把學習毛澤東思想的鑰匙。通過這把鑰匙,讀者不僅可以深刻體悟毛澤東思想在各方面的偉大創舉和生動實踐,也能進一步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古湘渝 湖南人民出版社編輯)
來源:紅網
作者:古湘渝
編輯: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