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這個捆著麻繩的大石頭是什麼啊?」
「這個叫石硪,是用來夯打地基用的,以往咱們修築黃河大堤的時候,都用它來夯打地基。」近日,在牡丹黃河文化展室,志願者馮振洋正在耐心地回答參觀黃河文化的學生們的提問。
九曲黃河溯流而下,滋潤了入魯第一市——菏澤。在黃河岸邊,「文明揚帆 護黃有我」志願服務成為牡丹黃河河務局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
近年來,牡丹黃河河務局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與治黃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全局管理日程,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打造了「文明揚帆 護黃有我」志願服務品牌,實現了精神文明建設與黃河保護治理的深度融合。
「通過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我們結合黃河文化建設,圍繞治黃名臣丁寶楨的事跡,籌建了劉莊稚璜文化廣場、牡丹黃河文化展室等多個教育基地,展示治黃先輩們留下的工器具、老證件等,面向社會加強黃河知識和愛河護河理念的普及。」牡丹黃河河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鬍洪沛說。
如何將「軟實力」變成「硬品牌」?牡丹黃河河務局努力在闡釋黃河文化、展示黃河文明、講好黃河故事上推動志願服務走深走實。在此基礎上,牡丹黃河河務局充分發揮黃河行政管理單位職能優勢,引導社會力量加入保護母親河行動中來。
「我們成立了志願服務隊,設立了『四德榜』宣傳欄和『有為機關建設示範崗』等,發揮好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牡丹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張憲柱介紹,牡丹黃河河務局先後組織參與了「乾淨迎新春」活動6次、「牡丹花開」文明旅遊志願服務活動10餘次、未成年人防溺水宣講15次、菏澤黃河「護佑生命 黃河阻泳」志願服務活動20餘次,為助力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菏澤落地落實營造了濃厚氛圍。
造林綠化熱潮持續掀起,綠色生態屏障不斷厚植,社會各界護河力量加速涌動……這些年,牡丹黃河河務局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凝聚幹事力量、推動治黃工作、樹立隊伍形象的核心載體和強大引擎,不斷增強向心力、支撐力和推動力。「下一步,牡丹黃河河務局將繼續圍繞黃河保護,開展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將文明實踐融入黃河保護治理全過程,持續為我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胡洪沛說。
截至目前,牡丹黃河河務局志願者累計完成植樹4000餘株,發放各類節水宣傳材料800餘冊,幫扶沿黃群眾50人次,先後阻止了10餘起黃河溺(落)水事故的發生。
記者 李若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24f28f5086f68adb46577d9d36eaa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