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今年真正意義上的耽改第一槍打響了。
前兩天,懸疑刑偵小說《默讀》翻拍劇《深淵》無宣發突然改名為《光·淵》空降播出。
P大原著加持,《陳情令》出品方新湃傳媒操刀。
加上頂風作案,期待值直接拉滿。
壞消息!
期待值不到三秒就崩盤了。
急報!
迎面而來的不是耽改盛世,而是樂子人天堂。
原著粉這邊。
點進去看到付辛博和張新成的妝造,內心暴擊。
網友嘴也毒辣。
稱他倆是趙本山和易立競。
特別有姨叔感。
不僅如此。
還給他倆賜CP名:伯君姨笑。
博君一肖CP粉:討厭沒有邊界感的網友。
笑不活了簡直。
劇粉這邊也不好過。
劇集猝不及防空降,官方隱身。
追劇日曆、花絮劇照、OST音源,要啥啥沒有。
最慘的是,連新超話都沒申請下來。
他們只能在暫時在前劇名《深淵》超話發貼。
說淵種誰是大冤種。
幾番抓馬操作下來。
有人歡喜有人憂,但大部分人死去的耽改回憶又重新回來了。
隨後。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詞條登上熱搜。
金庸粉們別急,這次可不是翻拍《倚天屠龍記》。
而是——
無論你是愛是恨。
毋庸置疑,耽改一出還是能攪動內娛熱搜風雲。
為什麼它能收穫這麼多人的狂熱喜愛?
耽改的發展又是怎樣的?
從造頂流到熄火,如今還能復燃嗎?
今天,派爺就來聊聊我們國產獨有的劇種——
耽改。
2014年,平地一聲雷。
《類似愛情》在國內上線。
看別名「你是男的我也愛」,就知道它註定不普通。
雖然它有著無比粗糙的服化道和辣眼睛的顏值。
倆男主坐一塊像極了黑社會混子和被他霸凌的小跟班。
但作為內地第一部耽美作品。
它還是受到了不少關注,甚至連導演陳鵬都被稱為「內地耽美教父」。
之後幾年時間裡,他還將拍攝《識汝不識丁》和《愉此一生》,在耽改的道路一路狂奔。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其實,在此之前國內並非沒有過同性題材作品。
《藍宇》將愛情融進八十年代北京的時代背景之中,一曲「最愛你的人是我,你怎麼捨得我難過」伴隨著藍宇的去世,讓影迷至今無法忘懷。
《春光乍泄》則是還原了同性戀人分歧、吵架,心距離越來越遠的過程。
不過,同性文學和耽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前者偏紀實向,具有批判性。
後者則是女性性別意識崛起下發展起來的產物。
於是,在當時滿屏言情霸總時,耽美的影視化對大家來說確實是足夠新鮮和獵奇的。
而耽美小說作者柴雞蛋很快就嗅到了風口。
2015年,她擔任製片人拍攝自己的作品《逆襲之愛上情敵》。
整部劇成本只有140萬,拍攝周期只花了十天。
但不妨礙這麼一部粗糙的草台班子,最終在小眾圈層火了。
柴雞蛋也通過賣DVD、開見面會等方式狂割粉絲錢包。
據說,當時《逆襲》DVD在淘寶上第一批發行了7000冊,每冊235元,上架3分鐘就被一搶而空,賣貨速度堪比李佳琦。
而主演的見面會更是從2015年開到2016年,場場都爆滿,黃牛甚至能炒到上萬元。
搞笑的是。
即便過去6年,耽改從1.0到3.0,期間頂流都換了好幾輪。
可割韭菜的套路從柴雞蛋開始卻一直沒變。
時間來到2016年。
在嘗到甜頭後,柴雞蛋又如法炮製了一部網劇。
還是選用素人演員,還是小成本。
不過這次卻意外爆了,甚至破了圈層。
在最火的時候,甚至連劉德華都看過。
沒錯,這部網劇正是《上癮》。
《上癮》的爆火不僅讓黃景瑜和許魏洲這兩個寂寂無名的演員瞬間躥紅。
也讓資本嗅到了銅臭味,開始意識到耽美的造星和割韭菜能力,摩拳擦掌要加入戰場。
不過,這時卻發生了一件事。
《上癮》因為尺度過大隻播了12集便慘遭下架。
黃景瑜和許魏洲也被短暫封殺。
此後,耽美時代徹底也將結束。
但,資本有資本的方法。
既然不能明目張胆,那就偷偷來。
先買下知名耽美IP版權,再將感情線進行淡化,改成兄弟情。
於是,我們熟知的耽改時代來了。
還是由前輩柴雞蛋打響第一槍。
2018年2月,《盛勢》開播。
明明還是同樣的菜式,放的同樣佐料,這次卻不好使了。
因為劇情刪減過多,拍得隔靴搔癢,並沒有激起太多水花。
但先別急,裡面的一位演員將在3年後遇見更搭的好兄弟,實現飛升。
時間來到8月。
六大門派圍攻的光明頂成功登頂了——
《鎮魂》。
這是大眾第一次見識到耽改的威力。
一夜之間,仿佛各大平台都在刷「巍瀾」CP。
就算是派爺周圍沒看過這部劇的朋友,都看過朱一龍的吐血圖。
而主演朱一龍和白宇也躍升為頂流。
和高啟強一樣,資源在幾個月內連跳幾級。
之後的事不用派爺再多說。
19年《陳情令》大火。
耽改也拋棄了之前小成本粗製濫造和靠擦邊球取勝。
逐漸轉為更大製作,更精緻化的路線,徹底成為資本的代名詞。
21年《山河令》再次驗證了耽改捧人的能力。
憑藉武俠內核和過硬的劇情。
將二次下海的龔俊和如今是素人的瀚送上頂流之位。
從2015年到2021年,一共有23部耽改作品。
除了大家熟知的5部外,其他自然都糊得無聲無息。
比如:《識汝不識丁》《S.C.I.謎案集》都是叫好不叫座。
但,這5/23的爆紅機率也足以讓資本和眾多明星眼紅心動。
於是在《山河令》之後。
三大平台爭相籌備,59部耽改作品立項。
其中就包括上面的「六大門派」:
《天官賜福》《破雲》《默讀》《撒野》《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等耽美圈知名作品相繼被翻拍。
當然,質量也參差不齊。
一時間,被網友調侃為耽改101。
而演員們也爭相下海。
連黃曉明和尹正都出演了耽改劇《鬢邊不是海棠紅》。
其他糊咖更不用說了。
為了讓片方看到自己下海的誠意,那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親自下場回復的,有曬書的,有擺拍的……
堪稱舔餅眾生相。
可誰曾想。
還沒等到發動機點火,上面一聲禁令直接熄火。
3月播出,無人在意的《恨君不似江樓月》也成了耽改絕響。
不過,還是那句話。
即使耽改被叫停,資本有資本的辦法。
前幾天,有網友指出三大平台的耽改現狀。
桃是走雙男主路線,悶聲發大財。
比如《獵罪圖鑑》《棋魂》,還有近期的《狂飆》。
表面兄弟情,但在夾縫中嗑糖人也能找出愛情的蛛絲馬跡,讓人嗑生嗑死。
網友做的同人圖
鵝則是握著最頂級的資源,唱最高的調。
結果戲外抓馬不斷,戲內刪的刪,殉的殉。
《君子盟》把倆男主互動戲份刪得一乾二淨。
導致兩人看上去都沒有派爺和小區門口的大爺來得熟稔。
阿瑟的《皓衣行》原本就難上。
前幾天的親密照事件一出,現在日曆都不知道要撕到哪個猴年馬月了。
而褲則不顧死活,頂風作案。
《光·淵》看似原著的名場面都在,實則選角背刺。
甚至連角色名都給你改了,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雖為玩笑,但各平台努力賣腐的勁頭卻是實打實的。
而從《光淵》此次群嘲中的狂歡也不難看出。
雖然熄火兩年多,還是有很多人期待耽改劇。
甚至有網友建議賣到海外播出。
為什麼耽改能有這種魅力?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好嗑。
由愛情改成「兄弟情」後,反倒為這段感情增添了一些禁忌感。
當你看到想伸又不能伸出的手。
看到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默契。
往往比明目張胆的愛意更為動人。
而這種暗戳戳的隱晦,又進一步能激發同人創作。
可不要小瞧了現如今同人二創的潛力。
《鎮魂》為什麼能從「三無」中脫穎而出?真以為靠稀碎的劇情和簡陋的服化道?
同人創作其實占了大半的功勞。
更關鍵的一點。
則在於耽美文學是一種性別意識的崛起。
回想一下。
我們長期在電視上看到的男女關係往往是怎樣的?
強吻、打壓、單方面解救、東八區先生?
總之,是一種不對等的情感關係。
它包裝於霸總文學和偽大女主的盒子之中,讓人噁心。
正因如此。
有的女性作者便將目光放在了可以並肩作戰的同性身上。
北大教授戴錦華老師曾說:
女性作者只有通過把她們的經驗投射到男性角色身上才能夠表達自己社會性生存和社會性自我。
所以能看到。
在耽美文中,類型更為豐富且幾乎都是雙強設定。
女性作為凝視方也得到逆轉,男性成為了被凝視和消費的一方。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君子盟》和《光淵》還是接連撲了?
之前寫《君子盟》時派爺就曾分析過。
耽改能爆,並非是因為頭上的「耽改」標籤。
前面5/23的爆款機率。
要麼是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新奇,要麼則是演員和劇情都不錯。
比如《鎮魂》的選角和演技,《陳情令》和《山河令》的武俠題材,都是出圈利器。
而回到《君子盟》和《光淵》。
一個劇情不倫不類,要啥啥沒有。
一個選角妝造拉胯,勸退路人。
沒能爆,這不是理所當然麼。
真正的好劇僅憑劇情也可以大爆。
如果只是一味地想用「耽改」標籤投機取巧,不想著打磨劇情,那麼遲早也會被「耽改」標籤所反噬。
下一部耽改爆款何時能來?是否能來?
派爺不知道。
只希望耽改下次再出現在熱搜,不是因為嘲笑聲。
而是因為好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