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縣長答|秀山有邊城,還有「大美武陵」旅遊圈→

2024-10-28     川渝本地消息

今(28)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35場。,並回答媒體記者和網友們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鄒樂

發布人:

馬文森秀山自治縣委書記

譚雪峰秀山自治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付 強秀山自治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陳宏波秀山自治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主持人:

張 瓊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張瓊主持發布會 鄒樂 攝

新華網記者:秀山縣洪安鎮地處渝湘黔三省交界之處,是沈從文小說《邊城》的原型地,請問秀山在發展文旅方面有哪些比較好的做法?

付強回答記者提問 鄒樂 攝

付強介紹,秀山地處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處, 東接張家界,南鄰鳳凰古城,西靠梵凈山,北連桃花源,作為武陵山區生態旅遊帶上的明珠,革命足跡、人文魅力、民族風情在此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書中邊城,畫里秀山」為價值定位,不斷拓展文旅融合新場景,加速打造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 先後創成鳳凰山、洪安邊城等三個4A級旅遊景區、西街市級旅遊休閒街區和川河蓋市級旅遊度假區

洪安邊城,是沈從文小說《邊城》的原型地,是秀山縣重點打造的旅遊「拳頭產品」之一,也是我們踐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動縮影, 今年國慶期間,洪安邊城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同比增長47%

邊城夜色 楊秀芳 攝

在發展文旅方面:

築牢文化之魂,講好秀山故事。立足獨特的邊城文化、土苗文化、紅色文化和花燈文化資源,依託「民歌、花燈、書法」等國家級品牌項目, 定期舉辦沉浸式、互動式非遺展示、展演等活動,花燈歌曲《黃楊扁擔》蜚聲海內外,土家織錦、金珠苗繡等非遺技藝成為少數民族的特色「指尖經濟」, 巨豐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發現距今4.2億年的志留紀魚化石——袖珍邊城魚

提升服務之效,完善功能配套。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要素,編撰了秀山特色美食地圖,洪安腌菜魚等9碗菜成功入選「渝味360碗」。持續加強住宿、交通、安全等軟硬體建設,「快進慢游」旅遊交通體系加快形成。推出「尋夢邊城」等多條旅遊路線,大力開發秀山「伴手禮」,培育秀山竹編等文創品牌,讓八方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辦好合作之事,聯動周邊發展。與渝東南區縣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現景區聯動、線路互推、遊客互送。加強與川南各市的交流協作,推動兩地文旅產業聯動發展,共同講好巴蜀故事。主動加強與武陵山周邊其他區域的協同發展,努力將「珍珠」串成「項鍊」, 加快構建城區景區暢聯互通、優勢特色互為補充的「大美武陵」旅遊圈

秀山,是一座城,也是一道景、一幅畫、一本書。誠邀大家來「書中邊城、畫里秀山」,賞一賞邊城古渡的詩情畫意,覓一覓秀美川河的絢麗風光,品一品老城西街的古樸厚重。

查看發布會完整實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14db961c1cd3c44f31b23601d1cfd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