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國寶組團亮相!雲溪植物園開園,這處綠色秘境有多美?

2024-08-08     羊城派

8月8日上午,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體系廣州示範片區——雲溪植物園揭幕開園,園中保育的1320種植物也正式向市民遊客亮相。如今,步入這處「綠色秘境」與家門口的「珍稀世界」,市民可一站式欣賞20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與25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據悉,雲溪植物園堅持以植物遷地保育為核心,統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承接國家植物園體系物種保育、科學研究、資源利用、科普宣教和園林園藝展示等重要任務,其開園宣告廣州在推進落實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推動城園融合體系建設上開啟新篇章。

保育1320種植物,開拓植物遷地保育新空間

跨越千年綻放的「宋蓮」、素有「百變女王」之稱的睡蓮「萬維莎」、香味濃郁可入茶的「黃金國」……在雲溪植物園的睡蓮專類展示園內,261種睡蓮、荷花於驕陽下燦然盛放。市民漫步於蓮橋、品蓮台等不同視角的觀景平台,仿佛步入莫奈花園的油畫世界,可盡情享受「一蓮三觀」的夏日美景。

「雲溪植物園充分利用其優越的生態資源稟賦,保育展示了各類植物132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0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雲溪植物園主任吳毓儀介紹,與城市公園側重於景觀生態不同,雲溪植物園的特點體現在植物資源收集、保育方面的系統性與專業性上。

新優花卉展示園中,獨樹一幟的長葉排錢樹和超長花期的大花茄,展示著植物新品種的獨特魅力;野牡丹展示園裡,82種(品種)野牡丹講述著其由嶺南鄉野小花變身為城市綠化景觀植物的前世今生;蜜源植物展示園的「榕亭」在光合作用下正慢慢長高,等待市民遊客的見證;而珍稀植物展示園中57株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華蓋木」,更是不可錯過的鎮園之寶。

「雲溪植物園不僅為華蓋木、水松、廣西火桐等珍稀瀕危植物營造了適於生存的新空間,還有新優花卉、蜜源植物、珍稀植物、野牡丹、睡蓮等5個專類展示園,為市民遊客提供了解植物科學奧妙、親近萬千綠意的窗口。」吳毓儀說。

3條自然教育徑,建設植物科研科普重要平台

活動當天,雲溪庭內的「新優室內觀葉植物和觀花植物展」上,廣州收集培育的73種蘭科植物與陰生植物一一登場。其中廣州自主培育的兜蘭「綠美」,以及近兩年植物科研工作者發現的新物種白花盾葉苣苔和狹葉紫薇也再次驚艷亮相,吸引不少市民拍照留念。

依託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雲溪植物園在系統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育技術和創新利用研究的同時,致力於建設植物科普的廣闊平台。

雲溪植物園將嶺南園林「山水相融」的自然美學與現代園林設計理念相結合,園內建有3條自然教育徑,以3000餘個植物標識牌為載體串聯起豐富的植物資源,初步構建起自導式的科普講解系統,也為遊客營造出「望谷、溯溪、賞園、觀山」四重遊園感受。

此外,園中還建有自然教育館和花城藝術館兩大科普教育場館,系統講述嶺南植物故事,邀請遊客沉浸式回顧千年花城歷史:

雲溪庭(自然教育館)內部傳承了嶺南園林精巧布局、明築開朗的風格特色,將自然山水巧妙融入建築,打造出一幅生機靈動的山水畫卷;而花城藝術館白色建築輕盈飄逸,與蔥鬱草坪和古樸香樟樹一同構建屬於廣州的綠色童話。

據悉,自開園日起,雲溪植物園計劃每天推出6場專業講解,涵蓋珍稀、新優、本土等特色植物介紹;設置移動式觀察站、主題教育展等20餘種多元化自然科普研學課程。在開園系列活動期間,該園還推出「聆聽自然的聲音」「博士科普進雲溪」「夏日植物探秘科普導賞」等自然教育課程。

拓展國際交流,打造提升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雲溪植物園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在國際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先後接待了數十名來訪國際學者、外交官,成功承辦了「國際城市森林研究和發展行動計劃」等國際會議和交流活動。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曾評價,雲溪植物園的美景很好地體現出廣東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特徵,以及中國式現代化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特點。

「雲溪是一座有著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植被與如畫風景的植物園。」曾在建設期到訪的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會長提姆·恩特維斯教授說道,「在雲溪植物園,遊人不僅能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欣賞精緻優美的園林藝術,還能獲得豐富實用的植物知識,我將持續向全世界的遊客隆重推薦你們的植物園。」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黨組書記、局長蔡勝表示,雲溪植物園在植物遷地保護、科普教育、園藝展示等方面成效突出,是嶺南園林與植物科學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對廣州植物園體系建設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下一步,廣州將緊緊圍繞「種質資源庫、科普實踐地、生態展示園」三個定位,全力助力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不斷探索城園融合體系建設,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廣州樣板。

文丨記者 孫牧 通訊員 林園軒 汪張躍

圖丨記者 孫牧(除署名外)

視頻丨記者 孫牧 實習生 曾曦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0e190af96ac1d8fd3d4e12af67d4c7d.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