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患者「忌醫」現象引發擔憂

2020-04-23     歐洲時報

【編者按】法國3月中旬進入抗疫禁足期以來,急診、打疫苗或去診所就診人數明顯減少,引發醫療界和媒體的憂慮,他們擔心這一現象是「定時炸彈」。

除了媒體關心的角度之外,還應當看到:事實上,就診人數下降的原因並不局限在生活方式因禁足改變、患者擔心就診感染病毒或不願加重急診部門負擔等,許多醫院幾乎全力以赴救治新冠病毒患者,從3月初就不接受絕大多數求診預約,許多癌症患者的複查等都被推遲到5月中旬之後,巴黎地區的醫院、診所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儘管部分醫生在一兩周之前已經就「放棄就診」現象提出警告,但直到近兩天才有巴黎醫院的醫生表示在疫情高峰可能過去的情況下,應該考慮重新調配醫院的力量來回應患者就診的需要。

因此,是否忌醫是一回事,是否有能力回應患者就診的需要則是另一回事。當然,家庭醫生門可羅雀現象另當別論。

【歐洲時報凡桑編譯】據法新社4月22日報道,法國住院醫生聯合會(FHF)主席瓦萊杜(Frédéric Valletoux)指出:「近幾周來,普通病人不去看病的現象已經達到令人極其不安的程度,無論是醫院還是診所的就診率都非常低。半個月前我們就已經發出警報,目前來看沒有任何扭轉趨勢的跡象。問題是,哪怕只是臨時放棄治療,都可能引起許多併發症。」

從巴黎地區的39家公立醫院情況來看,自今年三月中旬以來,與去年同期相比,急診收治的成人患者減少了45%,未成年患者下降了70%。巴黎公立醫院領導層認為,這一大幅下降現象一定程度上可能跟生活方式的明顯變化有關,比如因禁足、學校關閉而使受傷人數減少,同時也可能跟不少巴黎人去了外省有關,「但是種種跡象顯示,這跟『忌醫』現象有關,即有些患者不願加重急診部門的負擔,另一些人則擔心上醫院就診會感染新冠病毒。」

根據巴黎公立醫院集團披露的數據,從3月15日到3月30日,急診部門收治的闌尾炎患者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5%;從4月7日到4月14日,因心腦血管突發症狀求診的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5%。

巴黎公立醫院集團同時指出:「就診下降現象並不局限於醫院,整個醫療系統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巴黎醫療主管部門特別提到對癌症患者就診大大減少感到非常意外。

根據社會醫療保險部門提供的數據,自3月底開始,去診所(主要是家庭醫生)求診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0%,這一統計包含了網上就診;至於各類專科的就診下降更是達到了60%。

讓醫療部門感到擔憂的另一個現象是疫苗接種人數減少。社會醫療保險部門國家醫藥安全署的數據顯示,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百日咳、B型流感、B型肝炎等疫苗接種僅在3月的最後一周就下降了23%,相當於「2.3萬個新生兒未接種疫苗」。至於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的接種則下降了50%;破傷風加強(又稱「重複」)接種同樣減少了50%;預防宮頸癌疫苗(HPV,預防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宮頸癌)下降達68%。

法國患者團體聯合會(France Assos Santé)主席雷蒙(Gérard Raymond)對此表示擔憂:「很不幸,這是目前局勢的反映。患者忌醫,他們寧可先扛著。」他擔心忌醫成為「定時炸彈」。患者聯合會與法國住院醫生聯合會、私立診所聯合會等團體22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不要忽視與新冠病毒無關的疾病,強調「放棄治療可能引起嚴重後果,應當安慰患者,鼓勵他們就診」。

面對這一局勢,社會醫療保險部門決定向1100萬病弱患者發出郵件,請他們及時求診。衛生部長韋朗日前強調指出:「禁足不等於放棄就診。請及時就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gCLpXEBiuFnsJQVFfSy.html

疫情下的英國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