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照謠鏡丨停止向45歲以上騎手派單?北京擬取消地價上限?11月熱傳謠言盤點!

2023-12-13     半島網

原標題:半島照謠鏡丨停止向45歲以上騎手派單?北京擬取消地價上限?11月熱傳謠言盤點!

半島照謠鏡丨停止向45歲以上騎手派單?北京擬取消地價上限?11月熱傳謠言盤點!

感染肺炎支原體一定會得肺炎?會出現「白肺」?

多地可低價代繳採暖費?

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斑馬線外賠償3萬、斑馬線內賠償30萬?

23省44城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

「半島照謠鏡」盤點11月熱傳謠言,

遏制謠言傳播空間,

凈化網絡生態

謠言一

感染肺炎支原體一定會得肺炎?會出現「白肺」?

>>> 近期,支原體肺炎廣受社會關注。針對「感染肺炎支原體一定會得肺炎嗎」「會出現『白肺』嗎」這些熱點問題,新華社記者從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獲悉,感染肺炎支原體後不一定會引起肺炎,只有肺炎支原體侵入人的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現支原體肺炎。通常來說,「白肺」是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主要發生在重症感染時,雙肺瀰漫性病變,進展迅速,其症狀和嚴重程度都與支原體肺炎不同。有的支原體肺炎患兒,肺部影像上顯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個肺葉或一個肺段感染所致,主要是由於氣道阻塞物或肺內炎性滲出引起的,但其他的肺葉大多都是正常的,這和醫學上所說的「白肺」是兩個概念。

謠言二

可自行給兒童服用阿奇黴素,以預防支原體肺炎?

>>>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阿奇黴素作為兒童支原體肺炎的首選用藥,一時間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少家長輕信網絡上所謂的使用「攻略」,擅自給孩子服用阿奇黴素來預防支原體肺炎等藥物的做法不可取。

謠言三

多地可低價代繳採暖費?

>>> 近期,隨著每年一度的供熱採暖季到來,網上出現涉及多地的「低價代繳採暖費」等信息,聲稱可以「九五折」「九折」折扣形式低價代繳採暖費。對此,鄭州熱力集團、濟南熱力集團、天津能源集團等多家供熱公司相繼發布公告,聲明各地供熱單位從未也不會授權個人代收代繳採暖費,網絡平台上出現的「九五折」折扣形式和低價代繳採暖費等信息均為虛假廣告,涉嫌詐騙分子洗錢犯罪。供熱單位提醒廣大網友通過正規渠道繳納費用,警惕代充騙局。

謠言四

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斑馬線外賠償3萬、斑馬線內賠償30萬?

>>>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行人發生交通事故,如果在斑馬線上被撞,可以賠償30萬,如果在斑馬線以外的地方被撞,只能賠償3萬。」對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日發布微博回應,「網傳視頻中的說法並不嚴謹,發生交通事故後,交警會根據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來判定各方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交通事故的賠償額度是根據此次事故所造成的人員損害程度和財產損害程度來計算的,並非網傳的30萬和3萬的區別。」

謠言五

23省44城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

>>> 近期,一則「23省44城自來水檢出消毒副產品(亞硝基二甲胺)致癌物」的消息在某短視頻平台傳播。經查證,早在2016年10月,新華社、「網信四川」、上海闢謠平台等針對此消息已進行多次報道闢謠。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賈衛列曾接受採訪表示,「自來水致癌」屬聳人聽聞。含亞硝胺的自來水消毒副產物對健康無明顯影響,公眾無需為「喝自來水會不會致癌」擔心。亞硝酸鹽作為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前體物質,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環境中,人體平常也會攝入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其主要危害就是轉化為致癌的亞硝胺。比如,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約為4mg/kg,鹹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在7mg/kg以上,而豆粉中平均含量可達10mg/kg。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量都是以毫克計的,本身就已經是納克的一百萬倍。其中,人體攝入的絕大部分亞硝酸鹽會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只有一小部分亞硝酸鹽會在胃中適宜的溫度和酸鹼度以及微生物條件下轉化成亞硝胺。也就是說,就算是百分之一的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也比自來水裡的多了幾十、上百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研究員張嵐表示,從我國國情來看,亞硝胺通過飲用水進入人體的攝入量遠低於其他途徑,且總體上看,自來水檢出的亞硝胺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因此,目前在我國,自來水不是亞硝胺類物質的主要健康風險來源,不必擔心喝自來水致癌。

謠言六

使用「司美格魯肽」能輕鬆減肥?

>>> 近期,一種名為「司美格魯肽」的降糖注射劑在網絡上受到廣泛關注,有不法商家宣稱這是一種「高效、安全的減肥神器」。對此,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專家表示,按照當前國家對處方藥的相關管理辦法措施,司美格魯肽還不能作為可普遍適用的生理減重藥物使用。浙江省人民醫院專家也回應稱,司美格魯肽是一種具有嚴格適應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的臨床藥物,在我國並沒有獲批適用於肥胖等適應症。這類藥物如使用方法不當,體重會出現反彈,血壓、血脂、血糖的控制也可能發生逆轉,因此不能作為減肥產品使用。

謠言七

某外賣平台停止向45歲以上騎手派單?

>>> 近日,一張「配送服務年齡到限通知」的截圖在網絡流傳,稱「年齡超過45歲後,就不再符合某外賣平台及配送服務商的服務規範,系統將不再派送訂單」。經向該外賣平台核實,此信息為謠言。該平台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考慮到配送過程中相關安全因素,會對騎手的年齡限制在18周歲至57周歲之間,在此年齡範圍內,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獨立勞動能力,身體健康、持有有效健康證且無相關類型疾病,符合無違法犯罪記錄、熟練駕駛相關車輛等要求的人員均可註冊為網約配送員,網傳「配送員年齡上限為45歲」系虛假信息。

謠言八

北京擬取消地價上限?

>>> 近日,有部分媒體報道,北京在商品住宅用地出讓中取消了地價上限。對此,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回應稱,「取消地價上限」為不實消息。北京市規自委表示:北京市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工作目標,繼續堅持「房地聯動」,確保首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謠言九

生豬140天飼養周期內用34種抗生素?

>>> 近日,有網民在某視頻類社交平台發布視頻稱,「某生豬養殖企業140天飼養周期內用34種抗生素」,引髮網民關注。對此,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台向有關主管部門核實查證,證實視頻中宣稱的「生豬養殖環節濫用抗生素」等信息為虛假信息。

獸藥是維護動物健康的重要投入品,包括獸用生物製品、獸用化學藥品、獸用中藥,均可通過口服、注射等方式給藥。獸醫人員根據生豬健康狀況,經診斷後,按照國家批准使用的範圍規範使用獸藥產品,不會對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產生危害。視頻所述生豬140天養殖期,被注射63針、飲水89次,將個體用藥與群體用藥混為一談,沒有講明養殖規模、生病豬只數量、飼養的環境、防疫條件等具體情況,容易誤導廣大消費者,給養殖業造成傷害。這種博眼球的說法既不合理也不科學。如發現身邊有養殖場戶超範圍、超劑量、超時限等不規範用藥行為的,請及時向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舉報投訴。

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增強辨別力,提高警惕性,共同營造清朗有序的網絡家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fc5890476fa523aa4aa14ee2c3b45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