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孵化」階段中小微科企成長,債券融資來助力

2023-09-12     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孵化」階段中小微科企成長,債券融資來助力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孵化」階段中小微科企成長,債券融資來助力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6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會議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要把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原文 :《債券融資助力初創科企成長》

作者 | 民建湖南省財政與金融委員會委員 楊孟著

圖片 |網絡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育成長和發展壯大,離不開健全完善的金融體系支撐的良好融資環境。債券融資作為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直接融資方式之一,若能眷顧到處於「孵化」階段的初創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以下簡稱「初創科企」),對於助力其逃出「死亡谷」,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初創科企具有研發周期長、投資風險大、輕資產等特徵,這就決定了其融資方式天然適配於與其「同呼吸共命運」的股權融資方式中的早期投資力量——天使投資(AI),即便是私募股權投資(PE)和風險投資(VC)等股權融資方式,也要等到其逃出「死亡谷」,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後才會陸續跟進,更不用說傳統的債券融資等非股權融資方式了。基於融資方式演化的視角,這與其說是債券融資「市場失靈」,倒不如說是自身特徵與其融資方式適應性匹配博弈均衡的結果使然。更直接地說,初創科企債券風險與債券投資者風險偏好無法有效匹配,以致債券發行產生「梗阻」。

初創科企債券風險由其自身的風險特徵(主要為研發失敗風險)所決定,而其自身的風險特徵屬於「不確定性」事件,而非風險事件。因此,如何將債券融資便利注入初創科企的問題,實際上也就變成了如何認識和對待初創科企風險特徵的問題。基於風險管理的視角,其應對方法有三:一是改變債券投資者預期,引導其風險偏好;二是通過採用科學的管控手段和方法,將「不確定性」事件轉化為「不確定性」風險;三是進一步將「不確定性」風險藉助政策性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加以緩釋。第一種方法顯然是不可行的,現實觀照並非總能讓「高收益債券」匹配到「高風險偏好投資者」;第二種方法存在風險敞口,債券發行「梗阻」難以避免;第三種方法未留風險敞口,債券發行暢通無阻。

實質上,第三種方法也即將債券風險從債券投資者手中單獨分離出來,交由政策性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管控。債券投資者沒了後顧之憂,債券融資「市場失靈」自然銷聲匿跡。引入保險機制並賦予「不確定性」以模擬機率,通過模擬機率與真實事件「偏差」的適當性管理,使得不可保險的「不確定性」事件變成可保險的「不確定性」風險,乃政策性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核心機制。在該機制中,地方政府主要通過財政資金建立債券風險補償資金池發揮「政策性」功能,保險機構主要運用保險機制發揮債券風險管理「市場」功能。

由此,政策性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運作機理是:債券投資者購買債券時隨同購買同標的的專屬債券保險;若出現債券風險,保險機構負責全額償付投資者債券本金並承繼違約債券處置責任;保險機構專屬債券保險保費收入和違約債券處置收入不足以覆蓋債券本金的凈損失部分由資金池補償。保險機構專屬債券保險保費收入和違約債券處置收入覆蓋債券本金後的凈收益部分則按事先約定的比例注入資金池或留作經營收益。

政策性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作為初創科企的專屬工具,強化政府責任,由「看得見的手」擔當「孵化器」主責,是確保社會創新活力的必要之舉。當初創科企逃出「死亡谷」,「孵化器」應換擋為「加速器」,由「看不見的手」擔當「加速器」主責,是確保熊彼特意義上的「創造性破壞」機制能夠正常發揮作用的關鍵一環。

實踐中,在將債券融資便利注入初創科企,助力其逃出「死亡谷」,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過程中,至少還會帶來以下兩大效應。第一,激勵社會創新。報酬激勵是創新的動力之源。創新一旦成功,市場便會慷慨地給創新者帶來超出投入成本數十倍、數百倍甚至更高的報酬激勵。對於創新者來說,最理想的融資安排當然是採用債券融資等債務融資方式,因為這樣做既能滿足融資需求又不至於稀釋股權,以便其獨享報酬激勵。可見,為初創科企注入債券融資便利,對於激勵社會創新,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二,風險閉環管理。研發責任險、創新失敗險、意外險等險種,與債券風險息息相關,保險機構通過共享這些信息,可以大幅降低債券風險,因為專屬債券保險與其共享險種在定損理賠上是一體同源的。債券風險的減少還意味著對財政資金的節約,政府在遴選對象時自然會將投保情況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從而倒逼其購買與生產經營安全相關的保險,這又在客觀上起到了降低債券風險的作用,形成企業風險與債券風險管理閉環。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68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拓展閱讀

以陽明心學發展企業家精神 | 社會科學報

企業儒學: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 | 社會科學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f1fdafb55b4ba4872b83822f6f532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