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 黑龍江日報】中國的北大荒|黑土保護,取予相宜種糧有道

2023-12-24     微觀北大荒

原標題:【媒體聚焦 • 黑龍江日報】中國的北大荒|黑土保護,取予相宜種糧有道

依託巨大的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組織化優勢,2022年,北大荒集團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99.99%,……這組數據是北大荒集團在黑土地保護工作中堪稱典範的驕人成績。

76年來,北大荒人不斷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行之有效的黑土地保護措施,特別是近五年來,北大荒集團持續推進「六個替代」「六個全覆蓋」,堅持農藝、農技、工程、生物融合發展,形成了一整套可複製、可推廣的黑土地保護「北大荒模式升級版」。

一場關於黑土地保護的「持久戰」「攻堅戰」正在北大荒進行著。

措施有力,秸稈還田率全國領先

秸稈處理,是近年來最讓人頭疼的問題。而在北大荒,秸稈還田利用率卻達到97.77%,成為最「亮眼」的成績之一。

秋收期間,在北大荒一塊玉米收穫後的地塊,三台大馬力機車懸掛大犁進行翻地作業,農業技術人員緊隨其後對翻後地塊進行驗收,在收穫的同時,把秸稈粉碎、拋撒翻地,保證深翻25厘米至30厘米,讓秸稈有效還田。

新華分公司農業生產部總經理王譯陽說:「我們已經連續多年實行全作物、全面積、全量還田,通過粉碎、拋撒翻地整地作業的有效銜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保護黑土地,保護環境。」

在秸稈還田過程中,北大荒集團不斷加大機械配備力度。依託農業機械購置、深松整地補貼政策,持續加大農機更新投入,鼓勵農戶配置購買秸稈粉碎拋撒器、翻轉犁、免耕播種機、秸稈打包機等秸稈還田離田機械設備,收割機配套秸稈粉碎拋撒器,秸稈粉碎拋撒設備配備率達100%。

通過連年秸稈還田作業,北大荒集團土壤有機質逐漸回升,平均年增加量達0.02~0.04個百分點,少數地號達0.1~0.15個百分點。

北大荒集團堅持秸稈還田與秋收秋整地工作相結合,按照土壤類型、積溫帶及作物種類採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確定還田方式。

在積溫條件較好的西部和平牧場、富裕牧場、四方山農場等乾旱、半乾旱地區,重點推廣秸稈覆蓋還田模式;在北安、九三分公司等地區主要推廣秸稈聯合整地、秸稈翻埋模式,深度在35厘米以上;在東部寶泉嶺、紅興隆、建三江等分公司水稻主產區,制定水稻秸稈還田及「花達水」攪漿技術規程,形成以水稻秸稈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漿還田為主的黑土耕地保護「三江模式」。

秸稈不單能粉碎還田培肥地力,還能打包回填,治理侵蝕溝,修復黑土地上的「傷痕」。

秋收後,在北大荒集團尖山農場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區北15號大豆地侵蝕溝治理現場,農場按照就近原則預留秸稈進行打捆填充。

「將溝道整形,利用秸稈捆和黑土回填等措施對沖刷溝進行集中治理,並在打包捆之間分段設格擋,起到固土濾水效果,減少水土流失造成的良田面積缺失。」農場農業發展部部長徐立龍介紹。

通過還田化、飼料化、能源化,北大荒集團將秸稈變成保護黑土地接地氣的實招。

北大荒集團還將針對秸稈還田過程存在的問題,加大科學還田、秸稈土壤改良、種養結合示範等重要領域與關鍵環節投入,培肥地力,保護黑土地。

「加減」結合,力保耕地肥力不下降

保護好黑土地就是保障好糧食安全的根基。長期高強度開墾利用,加之土壤侵蝕,導致黑土地有機質含量下降,北大荒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一場「三減」行動在北大荒集團深入實施。

「去年,我們實現有機肥替代化肥18萬畝,綠色農藥替代傳統化學農藥80萬畝,綠色生產覆蓋率100%。」八五三農場農業生產部部長戴愛國介紹。

「今年我們在全場範圍內採集土壤樣品823份,為黑土地搭配營養餐,為種植戶明年備春耕提供科學依據。」五九七農場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吳常征說,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檢測,實現精準施肥、高效施肥,可以更好保護和利用黑土地。

尖山農場農業發展部副部長王龍介紹:「我們常年與八一農墾大學等院校保持合作,開展病蟲草害預測預報、農藥減量施用等試驗,在玉米防治蟲害方面,全面採用生物農藥替代傳統農藥,探索實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安裝蟲情測報燈,助推化學農藥減施增效措施落實落地。」

秋收後,在哈拉海農場有限公司綠色種養循環糞肥還田地塊內,糞肥拋撒車和自走式卷盤噴灌設備協同作業,將發酵好的固、液體糞肥均勻撒入田間。

今年,哈拉海農場有限公司還田總面積16866畝,其中固體糞肥還田面積9946畝,液體肥水還田面積6920畝。有關負責人王濤說:「糞肥還田,不僅能讓養殖廢棄資源合理利用,實現經濟、環境效益同步提升,通過後續整地作業,還能讓肥力和土壤充分融合,切實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確保耕地肥力不降。」

北大荒集團副總經理唐浩說:「通過加快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農藥替代傳統農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保護性耕作替代傳統翻耕、智能化替代機械化、規模化格田替代一般農田,爭取到2025年實現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5克/千克,耕層平均厚度達30厘米。」

一條條措施、一項項試驗,正是北大荒集團積極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的最好證明。牢固樹立耕地保護「量質並重」和「用養結合」理念,通過探索優化黑土地保護的路徑和模式,北大荒集團為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下聯動,織牢耕地保護網

日前,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三分公司第七管理區主任何孝東指著「田長制」公示牌介紹:「我是管理區級田長,主要負責本管理區內的農田巡護,平日網格田長巡邏中遇到違反耕地保護的行為,第一時間通知我,我立即趕到現場處理解決,解決不了的再向分公司級田長彙報,上下聯動共同織牢耕地保護網。」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通過貫徹落實「田長制」,不斷加大黑土保護和政策宣傳力度。

「構建起權責明晰、體系完整的工作任務,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對於更加高效、科學、精準開展黑土地保護至關重要。」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振宇說,「我們出台了『田長制』工作實施方案,將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重點工作實績考核重要內容,形成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田長制管理體系,用『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每一寸耕地。」

黑土地保護,事關糧食安全。

在近日北大荒集團召開的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暨貫徹落實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聯席會議精神工作會議上,北大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寶龍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強對黑土地動態監測。持續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侵蝕溝治理、格田標準化改造、鹽鹼地改良、土地資源數字化等工作,不斷優化黑土地保護利用「北大荒模式」,確保黑土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生態功能不退化。

檢測數據是最好的明證:2021年,北大荒集團耕地土壤每千克有機質平均含量為45.9克,比2014年提高2.1克。保護和治理修復多措並舉,在示範探索黑土地保護利用、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這一難題上,北大荒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來源:黑龍江日報

記者:姜斌 劉暢

平面編輯:馬文龍

統籌:張永剛

監製:劉曉雨

獲取更多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d1f169cec5275acbdb0af1750bf6e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