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陳道富:數字經濟下的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2024-05-14   長安街讀書會

陳道富:數字經濟下的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經濟發展

產業(企業)生命周期視角:事後的現象和事實層面

產業(企業)的生命周期為從種子期到培育期再到發展期最後至成熟期(科學—技術—產品—商品),期間經歷了三種角色的轉變,從科學家到企業家再到職業經理人,資金支持也由政府資金變成風投、創投和股權投資基金再變成財務投資。與之相應,產業(企業)要經歷死亡地帶(貧窮陷阱)到轉型升級(中等收入陷阱)再到第二增長極(高收入陷阱)三段風險跳躍和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遞減兩個時期。

金融支持科技產業轉換時風險收益平衡機制是關鍵,風險收益平衡機制又分為微觀風險收益平衡機制和宏觀再平衡機制。微觀風險收益平衡機制為不同參與主體為了滿足自己的主要訴求,利用不同融資方式(股權、債權等控制權不同)、多階段決策、多層委託代理關係(初始創始人、職業經理人、金融資本)的選擇實現跨期的風險收益平衡。而宏觀風險收益再平衡機制為通過引入社會價值判斷體系,引導資本和技術「向善」,把成功和成熟企業的稅收,以稅收優惠、補貼等方式支持研究開發階段和種子期企業和項目,平衡種子期和成熟期的成功和失敗項目的成本收益,並鼓勵成功人士和企業以捐贈、校友基金等形式反哺探索性基礎研究。

三個世界的連接與轉換:事前的看見和成就

科技、產業和金融作為三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的世界,科技是探索,產業是實幹,金融是整合。金融在中間又充當科技向產業轉換的「橋樑」,從科技到產業是科技成果轉換,從產業到科技是產業再投資。而構建轉換的關鍵是建立轉換平台,確立科技和產業的「共同體」,重點是建立以政府信用背書的第一類外部轉化平台和以龍頭企業為主的第二類內循環平台;建立以產業投資為主的產業內循環平台,則要保護內部信息和實施反壟斷。

數字世界下的解構與自適應自組織:廣義的技術演化視角

數字時代打開金融黑箱進入節點金融模式

金融形態的本質是要素和環節基於特定認知,通過交易和法律結構組合實現特定功能。而金融機構和業務邊界的模糊,如信託和結構性產品和資管計劃等發展、開放銀行和場景金融對生產和生活以及金融場景的介入與嵌入、傳統金融業務鏈條的細化和社會合作,導致金融形態正在發生變革。其根源是解構和重構的金融工程思維,更細顆粒度下實現金融功能。

從數據角度看,金融數據的產生和變化的現實意義是認知和信任,金融科技與數據相關的工作是收集、處理和挖掘。從技術角度看,金融技術的需求方則要判斷、使用並承擔後果,金融科技則為數據技術提供安全、效率和可靠的供給方。

在分工、融合、解構重構中,從傳統金融視角的細化環節、分工外包、社會再組織來看,傳統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是看見價值、凝聚共識和形成合作;從數字金融視角的數據收集、數據加工處理、數據使用變現來看,傳統金融結構的核心競爭力是場景獲客、系統開放和數據處理挖掘。但能否守住並發展核心競爭力,以時間換空間,高度取決於對行業發展和機構定位的理解。

節點金融下的金融監管

監管對數字化的認識和態度是技術中性與市場中性,對數字金融的新主體、新業態、新模式、新風險相適應的監管框架和監管技術是防止平台壟斷、保護隱私、減少算法歧視和數據治理。數字金融監管的三種思路則為同構映射,數據空間,分階段監管。

同構映射為分別以傳統金融監管和數字金融為參照系,尋找不同空間中的對應物和在節點金融進行監管的解構與重構。數字空間是進行數據治理,保證數字資產及其交易順利進行。分階段監管則為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期保證立和破的平衡,制衡合作中的利益衝突;在轉型後進行數字化運營。(本文為作者在第209期博物館金融大講堂上的演講內容精要)

【陳道富:長安街讀書會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劉星月;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熱門篇)

「好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首部為黨獻策理論讀物《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版發行

「書目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1期幹部學習書目博覽

「期刊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1期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3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台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累計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