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上8點,B站社區與產品負責人方方在B站UP主@阿Test正經比比的視頻《B站說改播放時長,1年了還沒改出來》評論區寫長評回應稱,B站已經決定取消播放時長指標外顯的改版。
一年前,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向用戶介紹了這個新變動,就是B站將以所有觀眾觀看某視頻的總分鐘數相加,得出該視頻被播放的總時長。未來,B站的視頻外顯數據,只展示視頻的播放分鐘數,而不會再顯示播放次數。
以B站UP主「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製作的熱門系列《網絡熱傳生物鑑定》為例,其中一期視頻,播放量是1098萬,播放分鐘數是5306萬分鐘。
陳睿認為,如此改變是因為平台需要更加具有參考價值與反映用戶真實消費狀況的數據維度,「播放分鐘數」比「播放次數」更能凸顯優質視頻的優勢。
一年過去,B站社區與產品負責人以個人評論的方式,低調宣告了這一功能的夭折。方方寫道:一年前,我們準備推出播放時長指標,而我就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這個項目,其實不是拖了太久,而是做得太快。我記得在去年這個時候,團隊就已經做好了上線準備,只等官宣。 但我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過於理想化,認為這個改動將是有開拓意義的,和顛覆意義的。公布後,才發現各個方面的反饋很不樂觀,很多人看不懂這個指標。
「如果B站創造一個新的指標,僅僅只是面向自己工作的,還可以嘗試,但這是一個需要外界接受和理解的東西,我們對此過於自信了。」方方評論說。「因此,我們已經決定取消播放時長指標外顯的改版。但在目前的推薦算法中,播放時長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統計因素。」
B站評論區截圖
方方的評論累計獲得了6000+點贊和300餘條回復。放棄這一功能的消息的熱度,遠低於一年前宣布這一功能即將上線時的熱度。
一年前,在嗶哩嗶哩的14周年慶上,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宣布,B站將以播放分鐘數替代目前外顯的播放次數。
「無論是流行熱門的內容還是垂直的內容,甚至是小眾內容,只要你的質量做得好,播放分鐘數都能體現出來。」陳睿說。播放分鐘也將消弭一些通過誇張標題、欺詐封面等騙取點擊的低質視頻帶來的數據水分。「用戶點開之後很快就放棄了,這類內容的播放分鐘數就會是一個遠比播放次數小的數字。」
雖然陳睿表示「對大部分B站用戶來說,可以忽略這個變化」,但相關話題還是快速登上B站熱搜榜單,在這個話題下,支持的言論形成了一邊倒的態勢。這樣幾乎毫無爭議的輿論反響在B站以往的產品改動之中是很少見的。
但從昨晚方方宣布功能夭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詞條登上B站熱門榜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b906dd24e014658ec91aaec91457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