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已死」的口號喊了好多年。
但現實是,在近幾年,港片似乎重振雄風了!
文藝片,有《濁水漂流》,有《正義迴廊》,還都是新人新作。
商業片,更是屢創票房奇蹟。
《梅艷芳》,6240萬港元;《還是覺得你最好》(飯戲攻心),7760萬港元;《明日戰記》,8195萬港元。
(參考線:周星馳的《功夫》,6127萬港元)
以及,《毒舌律師》(毒舌大狀),破億!
成為影史第一部在香港票房過億的華語片。
其中,有個演員分外耀眼,包攬香港電影票房榜的Top 1 和Top 3。
這個人,被譽為「神」。
可曾經,他拍龍套,無人賞識;自編自導自演,推出處女作。
但票房,只有區區20萬元。
他,是如何浴火重生的?
黃子華
很多人知道黃子華,可能是因為表情包。
他的台詞,在為打工人的疲憊靈魂叫喊。
言語之間,反對內卷。
以及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在職場上也有尊嚴,但不多。
更可能的情況是,年輕人覺得這些表情包好用,但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這些台詞出自衝上50點的爆款神劇《男親女愛》。
這源自文化與地區的距離。
在粵語區,黃子華是神一樣的存在。
能有這種地位,是因為棟篤笑的表演形式。
「棟篤笑」是黃子華為stand-up comedy想出的香港譯名,在大陸則被習慣稱為「脫口秀」。
2010年,他開啟了棟篤笑《娛樂圈血肉史Ⅱ》世界巡迴表演,首場在香港紅砧體育館舉行,這也是他第一次登上紅館舞台。
他能做到全程脫稿,憑藉著智慧幽默的語言和從容自如的表演,撐起兩個小時。
他的影響力有多大?
周立波受到他的啟發,做了壹周立波秀。
李誕也承認,正式受到了黃子華的啟蒙,才對脫口秀燃起了興趣。
可這所有的榮光,對他來說是幸運,是山窮水盡後的誤打誤撞。
黃子華,是個不折不扣的衰人。
他在破碎的家庭中長大,幼時,父母離婚,對父親他所知不多,後來母親也改嫁,所以他有很多同父及異父的兄弟姊妹。
讀大學,學了個不怎麼好就業的哲學專業。
黃子華一直有個夢想:演戲,要成為羅伯特·德尼羅那樣的演員。
也是因此,他才踏進了娛樂圈。
他有多倒霉?
1984年,他從加拿大回到香港,想考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恰逢取消,於是只能參加編劇訓練班。
但他不死心,抓住一切能演出甚至只是露臉的機會。
他在香港話劇團工作過,但只能做台柱子謝君豪的配角。
後來又參與電視司儀的選拔,做過的工作包括不限於:代課老師、出入口經理、電台、數據搜集、電視台助導、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編劇……
離他夢想最近的身份是茄哩啡(龍套)。
任何一個角色,任何一種表演,他都要爭取。
哪怕是演「死」。
我死都不會死得那麼容易
我死都要用方法派演技死
還有一次,他跟其他茄哩啡共同演戲,當時下大雨,但所有人醒了,即便被淋濕,也不敢起身,因為導演沒有喊cut。
雨越下越大,十個茄哩啡躲到角落裡。
這時一個武師過來,大肆羞辱。
丟你老母啊
下這麼大雨都不知道躲
你們是不是豬啊!
收入如何呢?
那一晚的佣金,扣除餐費、打車錢,最終只剩下10塊錢。
跑龍套也不行,那走去街上,試著被星探選中。
然後飛黃騰達。
啊,太虛幻。
黃子華自認聰明,他去混劇組,跟知名的製作人、導演、監製、明星搞好關係,說不定機會能大一些。
直到有一天,藝員部經理喊他密談。
他覺得機會來了。
可誰知,即便努力有目共睹,但他還是被潑了一盆涼水。
八年間,黃子華經歷過種種努力、辛酸與羞辱,終於決定放棄。
他花費了9個月的時間撰寫劇本《娛樂圈血肉史》,並自費幾萬塊錢,在僅能容納300多人的香港文化中心場館,以棟篤笑的形式做追夢生涯的謝幕演出,正式告別娛樂圈。
那一年,是1990年。
可,效果驚人。
90分鐘的時間,黃子華漸入佳境,以笑說淚,用自嘲的方式道盡了底層小人物的痛與傷。
全場掌聲不斷,氛圍絕贊。
黃子華一夜爆火。
一個想當演員的人,卻靠棟篤笑走紅,這是幸運,也像玩笑。
在餘下的日子裡,他開始集中寫作、排練,開啟棟篤笑巡迴演出。
黃子華演戲的大把機會,是棟篤笑的名聲帶來的。
比如,1999年的《狀王宋世傑2》。
黃子華飾演賴三,從潑皮無賴成長為幹練大狀,與宋世傑鬥嘴鬥智。
再比如2000年的《男親女愛》,這部劇為黃子華量身打造。
他也將多年的棟篤笑演出經驗融入到角色之中,帶來了極為出彩的效果。
而真正體現演技的,是2002年的《非常公民》里的溥儀一角,他呈現出了角色身上的脆弱與恐懼。
2013年,黃子華憑藉《My盛Lady》的「時尚教主」香廣男,拿下了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終於獲得行業上的肯定。
但在電影上,他卻頻頻受挫。
直到2018年,黃子華開始擺脫脫票房毒藥的稱號,《棟篤特工》,斬獲票房4526萬港元。
2020年的《乜代宗師》,雖然口碑不佳,也拿下了2960萬港元票房。
再到近兩年的《還是覺得你最好》與《毒舌律師》,黃子華已經成為票房擔當。
很多人,因為他才願意進場。
看了《毒舌律師》的朋友,一定會被黃子華的結案陳詞燃到、感動到、震撼到。
以前 個個都說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今時今日 人人都改口了
說法律面前 窮人死定了
我就看看今天誰死定了
這場戲的力量在於人戲合一。
法庭上義憤填膺的林涼水與棟篤笑舞台上收放自如的黃子華,這兩種形象達成了融合與共振。
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草根出身的黃子華始終站在小人物的視角,所以,他對公義聲嘶力竭的疾呼是可以擊中人心的。
在棟篤笑舞台上,他罵人也有章法。
1990年,在《娛樂圈血肉史》他就為同性戀者發聲。
2011年,在《娛樂圈血肉史2》中,他講述第一次做導演失敗的經歷,提到一位演員差點因為拍戲被淹死。
他深深領悟,在人命面前,笑聲與夢想是渺小的。
繼而,他轉而調侃有夢想這回事。
他一直在戳破夢幻敘事,去關注一個個真實而脆弱的個體。
黃子華也是有家國大義的。
兩個名場面為人津津樂道。
第一處是,2004年,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
在頒發最佳亞洲电影後,他對領獎離場的原島大地說——
如果你回日本呢 麻煩跟日本人說一聲
釣魚島是中國的
另一次是在棟篤笑舞台上,他再次發聲——
香港是屬於中國的 大家都知道
不是英國終於將香港給回中國
是中國一直先不收著而已
字字句句,鏗鏘有力。
或許會有人說。
黃子華是個好演員,但演技稱不上精湛。
他在表演事業上的榮譽與地位,在很多程度上也是因為棟篤笑加持。
但派爺以為,這又怎樣。
派爺看到的是,一個始終努力的人,以曲線的方式,抵達了自己的夢想。
在《娛樂圈血肉史》中,黃子華多次自嘲。
33年後,戲言已成真。
在《娛樂圈血肉史2》中,他羨慕著華仔、偉仔始終在拍好電影,而自己只能拍些爛片。
22年後,故事要重寫。
黃子華一路逆襲的底氣來自哪裡?
28年舞台經驗練就的功夫。
也許,屬於他的神話,才剛剛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