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警務」築牢大平安 慈利公安「一村一輔警」激活社會治理末梢

2023-12-26   紅網

原標題:「小警務」築牢大平安 慈利公安「一村一輔警」激活社會治理末梢

駐村輔警走遍村內每一處、走訪全村每一戶。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郭薇燦 長沙報道

「柳林派出所地處縣城近郊,管轄13個村居,派出所警力有限,但轄區基層的矛盾糾紛多且雜,若對村風民情不了解,花費大半天時間,也無法徹底解決,而駐村輔警擁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天然優勢,往往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柳林派出所民警說道。

13名駐村輔警像一顆顆的種子,紮根於柳林派出所轄區的每一個村子,發揮其信息員、調解員、巡防員、宣傳員、救援員、小學員多重身份作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真正形成警力全覆蓋,工作無縫隙、服務零距離、管理無漏洞的基層工作新格局,在農村基層生出了平安樹。

採集基礎信息,當好「信息員」

柳林鋪的「家長里短」,駐村輔警許連銀如數家珍。平時沒事時,就挨家挨戶轉悠,上午去了解了解王大爺和鄰居家造圍牆的進度,下午去張姐家門口聽聽村裡的「最新資訊」,邁開步子,走遍村內每一處、走訪全村每一戶。

作為基層派出所向農村社會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經」,駐村輔警充分發揮本地人知本地事的先天優勢,「坐」到村民板凳上,「想」到村民心坎里,「干」到村民家門口,走村入戶,掌握村情民意,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收集老百姓對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解決群眾困難。

化解矛盾糾紛,當好「調解員」

自從駐村輔警上崗以來,有效緩解了派出所接處警與民警工作壓力的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社會治安環境,村民們發現,村裡摩擦少了,笑臉多了。

「村裡的糾紛大多都是小事,什麼東家占了道,西家越了界,通過我們的工作,盡力讓小糾紛、小矛盾,在現場就地化解。」駐村輔警熊英說。

聊透情理法,善解千千結。今年以來,柳林派出所共化解矛盾糾紛100餘起,調處率達100%,警情第一時間得到處置、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得到化解、老百姓訴求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駐村輔警開展護校安園值守。

排查風險隱患,當好「巡防員」

為了推進禁種鏟毒工作,豐陽村村輔警覃仕軍白天以地毯式清查的方式,翻山越嶺、精準查控,做到不漏村、不漏戶、不留死角,堅決剷除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晚上上網查找資料,自學毒品原植物辨識法,在日常工作中向村民重點講解毒品原植物的種類、禁種鏟毒相關法律法規和對社會的危害性。

從防火防盜防拐防溺水,到交通安全勸導、護校安園值守,將各類安全隱患發現在前、應對在前、化解在前,築好平安「第一道防線」。全年來柳林派出所駐村輔警協助排查重點人員9名,協助排查集鎮街道、大市場等重點區域存在的安全隱患2起,為推進全縣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安全防範宣傳,當好「宣傳員」

「老百姓掙錢很不容易,把反詐宣傳講到老百姓的心坎兒里,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兒。」鐵橋村輔警王亞軍笑著說道。

走近村民身邊,宣傳防範知識,王亞軍面對面、手把手地教會村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牢牢守住村民的「錢袋子」。

全年來,柳林派出所共進行宣講70餘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餘份,為轄區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0餘萬元;疏導交通,勸導、查究交通安全違法行為30餘起,將交通參與者的戴帽率從去年的70%上升到今年的90%以上。

寶蓮村村輔警朱長勇與村民一起將落水女子救起。

搶救危難群眾,當好「救援員」

10月下旬,澧水大橋河邊有人落水,寶蓮村村輔警朱長勇外出辦公途經事發地,聽到群眾呼喊,他趕忙下車了解情況。

看到一女子在河中央浮浮沉沉,情勢危急,朱長勇一頭扎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與另一名熱心群眾配合合力將落水女子救起。得知該女子無大礙後,朱長勇「事了拂衣去,不留姓與名」,一個人悄悄離開了現場。

「我是村輔警,當群眾身處險境,心裡只想著趕緊下水救人,這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憨厚的朱長勇說道。

參加業務培訓,當好「小學員」

13名駐村輔警按照「1+4+2」模式開展工作,每周抽1天到派出所跟班學習,4天在村(居)開展日常工作,2天進行巡邏巡查。

為了讓每位駐村輔警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學以致用,每個月,柳林派出所輪流在各村召開「月例會」,會議上,民警通過剖析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對村輔警們進行常態化業務培訓,互學互鑒、共促提升。

通過大力推進「一村一輔警」建設,以「小警務」築牢大平安,慈利縣公安局柳林派出所最大限度延伸了治安管理觸角,打通了村居治理「最後一公里」,有效整合了村居防控力量,夯實了基層警務根基,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營造安全、和諧、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來源:紅網

作者:郭薇燦

編輯: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