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14日,逐漸安靜的紐約街頭,被夕陽籠罩,鍍上一層柔和的金黃。
彼時的曼哈頓寓所中,93歲的黃蕙蘭,獨自倚靠在窗邊,安靜望向不遠處的教堂,飽經風霜的眼睛中,盛滿落寞的悲傷。
直到古老的教堂鐘樓,發出緩慢而沉重的「鐺~鐺~」聲響,驚飛廣場處覓食的白鴿後,佇立窗邊許久的黃蕙蘭,才猛地回過神來。
暮色沉緩、欲渡西山…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由得生出隔世之感。
正欲轉身離開,那滿牆的照片,再次挽留了她的視線;
那是年輕時期的她,與丈夫顧維鈞出訪各國時的合影。
每一張都笑意盈盈,風華絕代,卻偏偏拼湊起來,成為一場不忍觸碰的落寞回憶。
時光已經蒼老,可她依舊記得眾人的稱讚和艷羨: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偏偏塵埃落定後,她才發現:一切的恩愛表象,都經受不住較真的推敲。
他娶她是真的,可不愛她也是真的;那溫情脈脈的浪漫,藏著太多的利用和欺騙。
被迫撕開的婚姻真相中,記憶如同一隻橫渡飛野的白鴿,倉皇砸在歲月嶙峋的一角,掀起漫天飛揚的塵沙。
「你是個好人,卻不是個好丈夫,那些年,謝謝你了!」
在落寞的喃喃自語中,已經斑駁的光陰,也如同走馬燈逐幀閃過,在記憶里豐盈的鮮活起來。
【兩人的相識:一場為上位精心籌備的浪漫戲碼】
「如果我不是黃蕙蘭,你還會娶我嗎?」
出於小女子的敏感和任性,她不止一次想要問問丈夫顧維鈞。
可她不敢開口,怕答案太殘忍,將這麼多年細心維持的恩愛婚姻無情打碎。
她知道:她與顧維鈞從來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一個是視金錢如玩物,終日縱情歌舞的亞洲首富嫡女,一個是山河破碎風飄絮,卻拚命為中國在國際謀權的外交使臣。
可偏偏,一場僵持不下的巴黎外交談判,將兩個人從此捆綁在一起。
那是1919年,飽受「弱國無外交」煎熬的年輕外交官顧維鈞,在國內外壓力下進退兩難,以至於在法國巴黎停頓數月。
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他應好友之約,前往對方家中做客。
書房中的一張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個熱烈明媚的女子,眼神盛滿青春的張揚和肆意;在珍珠配飾的映襯下,本就姣美的面容,散發著獨特的氣質和神韻。
見顧維鈞對著照片失神,好友的妻子輕輕笑道:
「這是我妹妹黃蕙蘭,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子!」
黃蕙蘭?顧維鈞有些耳熟,當迷惑的眼神再次停留在那張照片上,他突然明白了:
這個照片上的女孩,正是亞洲首富黃仲涵最疼愛的女兒,也是真正的嫡女。
之所以強調是嫡女,是因為開啟黃氏「商業帝國」的黃仲涵有18個姨太太,42個兒女。
能在42個孩子中脫穎而出,黃蕙蘭的優秀和聰慧也可想而知。
是的,關於黃蕙蘭的傳奇,世人皆有耳聞。
出身於亞洲首富之家的她,是真正「含著鑽石長大的」孩子。
年輕時的黃蕙蘭
當世人驚嘆晚清首富盛懷宣創下的家族傳奇時,卻不知,年紀輕輕的黃蕙蘭,早已住著占地二百多畝的豪宅,府邸有山有水,有亭台有樓閣,更有私人馬場、私人動物園…其豪華和壯麗,至今超乎人們的想像。
她三歲生日時,收到父親送她的禮物,一串重達八十克拉的鑽石項鍊。
對於這貴重到罕見的禮物,她卻不喜歡,只因為鑽石太重,更因身邊從不缺乏罕見之物。
超乎想像的富饒家境,讓本就美貌非凡的黃蕙蘭,也擁有了超時代的優雅審美和新潮裝扮;因為太過璀璨,同時代的胡蝶、陸小曼、唐瑛等頂級名媛,在她面前也紛紛黯淡無光。
「我想認識她,還請你介紹一下。」
這場迫不及待的請求,讓顧維鈞失了素來看重的體面和風度。
或許是感懷傑出才俊難得,黃蕙蘭的姐姐黃琮蘭,開始為兩人牽橋搭線。
多年後,黃蕙蘭還清楚記得,兩人初次見面的場景。
沒有一見鍾情,也沒有相見恨晚…相反,她有些瞧不上這無趣的外交官。
他理了最老式的平頭,穿著最普通的襯衫,氣質和形象,與以往那些年輕伯爵們,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不會騎馬,不會開車,32歲的顧維鈞還有過兩段婚姻,兩人相見時,他是帶著孩子的鰥夫。
她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可他並不輕易放棄。
再見面時,他已經學會了打網球、騎馬,甚至還開車帶她兜風。
為了讓黃蕙蘭,感受到身份的尊貴,他帶她前往商討重要國事的豪華包廂,帶她前往世界政要才能出席的歌劇廳…
這些用金錢買不來的榮耀和特權,是顧維鈞展現自己的最好機會。
浪漫的愛情攻勢,讓年輕的黃蕙蘭再也招架不住,淪陷在一場精心策劃的婚姻中。
有時候黃蕙蘭也會想:
當年顧維鈞對自己的浪漫追求,究竟是一見鍾情的憑心而動,還是深陷外交孤島的他,急需一場有實力的救援?
直到很久以後,她才知道:
擁有亞洲首富嫡女身份的她,遇到顧維鈞,本就是註定的在劫難逃。
【顧維鈞愛黃蕙蘭嗎?新婚夜2個細節,揭露兩人感情真相】
對黃蕙蘭來說:她一直想證明,顧維鈞是自己的。
多年來,她如同孩子般,心心念念那句「我愛你」的真摯告白。
可這番充滿期待的盼望,卻徒留落寞和失望。
他給予她的求婚,是倉促而直白。
一個很普通的午後,兩人兜轉在浪漫的巴黎街頭,他說:「我進行許多國事活動,我的妻子和我一起受到邀請。」
黃蕙蘭心裡有些發酸,輕輕說道:「可是你的妻子已經去世了。」
「是的,可我有一對兒女,他們需要母親…」
黃蕙蘭有些不解,卻抬頭對上顧維鈞堅毅的目光,恍然間,她似乎看到了「他非她不娶」的決心。
她以為這是愛,便歡喜牽了他的手,與他走進婚姻。
1920年10月2日,顧維鈞如願迎娶了27歲的首富千金黃蕙蘭,自此,富與貴完成了合一。
兩人在布魯塞爾的中國使館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中外賓客如雲,達官顯貴數不勝數,在舉杯相賀的觥籌熱鬧中,眾人不忘感慨:天作之合,佳偶天成…
可即便婚禮盛大,她卻沒有聽到他一句關於愛的表白。
她以為他情感內斂,卻不知:新婚夜的兩個細節,早已道破這段婚姻的真相。
作為新娘的黃蕙蘭,特地精心打扮,來度過這個最重要的時刻。
可是等她走進賓館的洞房時,卻徹底驚呆了:
只見客廳里的沙發上,居然坐著四個秘書;而丈夫顧維鈞,正在全神貫注地向他們部署工作事宜,完全沒有注意到黃蕙蘭的存在。
她有些失望,但還是安靜等待,他忙完這些工作。
但是讓黃蕙蘭更無法預料的是:顧維鈞告訴黃蕙蘭,自己要連夜趕往日內瓦;作為妻子的她,可以選擇一起去。
就這樣,黃蕙蘭的新婚夜,在漫長的火車上度過。
那個時候的黃蕙蘭,只是覺得:丈夫太過勤奮忙碌。
尚沉浸在新婚喜悅中的她,絲毫沒有意識到:
她與顧維鈞的相識和相愛,也許只是一場被浪漫點綴的騙局。
彼時,艱難行走在外交路上的顧維鈞,需要的不是愛情,而是需要一個長袖善舞、多金美麗的妻子來助力罷了…
【39年的婚姻相守,終結於一場暮年背叛】
如新婚夜2個細節所預兆般,往後的婚姻生活中,顧維鈞對黃蕙蘭,沒有愛,只有情。
這份情也是複雜的,有助他事業高升的感激之情,有對女子為愛痴狂的憐憫之情,亦有夫妻多年的相伴之情…可種種情意里,卻唯獨少了女人最想要的「愛」字。
他不愛她,卻需要她的幫助和配合。
作為外交官的夫人,黃蕙蘭無疑是優秀的。
她是見識無數的明媚女子,也深諳歐洲習俗和語言;身份和背景的加持,讓她無比從容地活躍在國際政壇上,周旋於王宮伯爵間;成為顧維鈞的夫人後,她參加過白金漢宮戰後的首次宮廷舞會,與英國女王握過手,出席過杜魯門總統的就職典禮…
尊貴而優雅的舉止,也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的新形象。
黃蕙蘭參加英國女王晚宴
除此之外,她對丈夫顧維鈞的事業,更是不惜一切揮金成全。
她為了讓丈夫體面,直接買下最新款的勞斯萊斯;
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更是斥巨資重新裝修了中國駐巴黎的大使館;
做完這些後,又自掏腰包,從國內花大價錢購買家具和器物運到大使館,只為給世界展現出一個富麗堂皇的「中國櫥窗」。
作為受寵的女兒,父親給予黃蕙蘭數不盡的錢財;但這些錢,卻統統被黃蕙蘭花在了顧維鈞身上,因為她知道:中國外交應酬經費,已經極為拮据尷尬;她不能讓丈夫失了顏面,更不能讓中國失了顏面。
一場備受矚目的婚姻,成全了黃蕙蘭的顯赫身份,但更成全了顧維鈞的寬廣仕途。
在黃蕙蘭的財力支持下,顧維鈞的事業扶搖直上,回國後,他始終把持著「外交總長」的職務,甚至一度成為了代理國務總理。
曾有人問章士釗:「顧維鈞要組閣,你看可能成為事實嗎?」
章士釗則說:「以顧夫人的多金,少川要當總統也不難,何況一個國務總理!」
所以當外人都對顧維鈞的外交事業讚美有加時,素來看得透徹的宋美齡,卻把視線投向了黃蕙蘭:「大家可別忘了,大使夫人起的重要作用啊。」
可是:以錢財作為支撐的婚姻,真的能長久嗎?
對顧維鈞來說:妻子的尊貴和耀眼,曾讓他無比自豪;可隨著事業逐漸穩定,兩人相處的時間愈長,顧維鈞對黃蕙蘭的行為有些不滿了。
他嫌棄他珠光寶氣的張揚和奢靡,便冷漠說道:
「以後,除了我為你買的珠寶首飾,其他的你都不能佩戴。以我的地位,你佩戴的這些,讓人一望便知不是來自我的」。
黃蕙蘭不知其中深意,只是感到奇怪:「我爸給的跟你給的有什麼區別?」
但就是這句話,戳中了顧維鈞的心事:
他一直是知道的:自己在官場的平步青雲,不僅是因為自己的能力,還有首富女婿的身份;正是這個身份,為自己帶來了數不盡的便利,讓自己運籌帷幄。
他與黃蕙蘭的婚姻中,始終不肯說一個愛字。
當一個男人不是愛上你的靈魂時,他會去尋找另外一個靈魂匹配的女子。
他愛上了好友的遺孀,那個同樣在聯合國工作、擔任禮賓司官員的嚴幼韻。
她溫婉、優雅,讓人情不自禁產生呵護之心。
這場背叛到來時,黃蕙蘭已經嫁給顧維鈞39年。
彼時的她,已經66歲了;但面對丈夫的背叛,她還是選擇了抽身離去。
有賭氣的成分,但更多是心生絕望的被迫逃離。
這段39年的婚姻,在顧維鈞心中占據著怎樣的位置呢?
「原配妻子因父母之言,主命; 唐寶玥,因政要之女,主貴;黃惠蘭,富家千金,主富;而嚴幼韻,情意相通,主愛。」
這是顧維鈞對自己四段婚姻的總結,一句「富家千金,主富」,揭露了世間涼薄男子最現實的一面,也徹底湮滅了黃蕙蘭所有的期待和幻想。
你看:從頭到尾,她於他,只是金錢的關係,與愛從來無關。
在這場精心布置的合作中,她輸得一塌糊塗。
【放在最後的話】
1985年11月14日,顧維鈞在家病逝。
消息傳到紐約曼哈頓寓所時,93歲的黃蕙蘭,只覺得萬分恍惚。
在暮色沉緩的黃昏中,她開始回憶那場盛大的婚禮,回憶與顧維鈞相處的點點滴滴。
39載的婚姻,與白頭偕老的誓言相比,太過短暫而匆忙。
所以她清晰記得:那些年,他說過無數次「需要她」,卻從始至終不曾說「愛她」!
他到底留了些磊落,竟不願再騙她一次!
或許吧!正是因為不愛,甚至懶得掩飾;
這些年,他一直是說了真話的,只是她卻選擇了無視…
「顧維鈞把我帶回英國,是因為他知道我對他有用。他實在寧願娶一個溫柔、謙恭的小妻子,然而他又得利用我。他是個可敬的人,中國很需要他,但不是我所需要的丈夫。」
物是人非後,她終於選擇了直面真相。
只是疼惜這個女子:一手的如意算盤,她偏偏錯當了真情。
「對於這段感情,你後悔嗎?」
在暮色蒼茫的晚年生活中,曾有人問過她那個問題。
因為不知道如何回答,年邁的黃蕙蘭,只能微笑沉默著。
一切塵埃落定後,黃蕙蘭再次被房間裡的滿牆照片吸引。
那是她這一生,離這個男子最近的時刻。
每一張照片,兩個人都是親昵依偎在一起,風華絕代,恩愛無比!
「後悔嗎?」她喃喃自語。
空曠的寓所中,只有一陣沉默,一聲嘆息。
墜落西山的夕陽早已餘暉盡散,可她只覺得,眼睛被夕陽刺得生疼。
下意識地、她抬手揉了揉眼睛,才發現:早已淚如雨下…
————END————
其他推薦——
1984年,84歲清潔工老太捐24億;被表彰連連擺手:我是國家的罪人
1988年,張幼儀安詳去世,墓碑上4字稱謂,是對徐志摩的強烈諷刺
作者:初拾
從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源網絡,侵權立刪!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不妨點個贊再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