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在接手大唐的江山之後,為什麼沒有挽救大唐的頹勢呢?
唐朝曾經是無比的強大,在這強盛的朝代之中也隱藏著些許隱患,在藩鎮叛亂攪起唐朝的血雨腥風之後,唐朝有了衰落的趨勢。雖然唐朝中將這叛亂平息,但是卻沒有想到這衰落的趨勢並沒有減弱。尤其是在接任的唐肅宗手中,唐朝的情況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反而又發生了很多的混亂。
通常來講,唐肅宗是眼看著叛亂的發生和結束,經歷了這樣的混亂,他應該未採取辦法將唐朝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事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他在治理國家方面絲毫沒有作出比較明顯的成績,反而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越來越有衰弱的趨勢。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首先是因為他寵幸的一個女人張皇后。張皇后的出身不低,而且容貌十分秀美,體態在唐朝時期也算是十分的好,為人比較聰明,而且善於言辭,就是因為這些優點,當時還不是皇帝的肅宗對她十分寵愛。當時玄宗十分崇信身邊的一位大臣,而且對這名臣子十分的偏聽偏信,這也就導致李亨雖然已經是太子,但是行事十分小心,生怕自己一個不注意觸怒這個官員。
在這樣的情況下,正是嫁給他的張皇后,竭力周旋保護了他們夫妻二人。後來又發生叛亂,也是她保護了還是太子的李亨。也許就是這樣的危機,使得唐肅宗對張皇后的信任和寵愛越來越深。
但是人心都是在變得,張皇后的野心越來越大,甚至有了掌權的慾望。但是軟弱的肅宗,根本束縛不了張皇后。甚至於張皇后還聯絡奸臣將玄宗軟禁,插手朝政。若是以危害來說的話,其實有權力慾望的女人比楊貴妃那樣的女子更為可怕。在唐肅宗的縱容之下,張皇后對權力的慾望越來越大,就有了後宮干政之禍。
其次是因為他寵信的一個宦官李輔國。在唐肅宗接手皇位之後,在朝中執掌大權,是一位他寵信的宦官。縱觀歷朝歷代的歷史,宦官掌權就沒有過好下場。這是因為唐肅宗在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這個宦官對他多有幫助,所以在唐肅宗執政大權之後,便將一部分權力分給了這個宦官。李輔國在得到權力之後,便做了和以往得權的宦官一樣的事情,大肆排除異己,左右朝政。甚至很多大臣發表意見,都要經過他之手,一旦發現不利於他的政見,便會遭到他的毒手。
當然,在唐肅宗執掌大權的時間裡,還經常遭受著戰亂的困擾。連年的戰亂,使百姓生活得十分痛苦,根本無法使唐朝的形勢有所好轉。唐肅宗在早期的時候,十分致力於平定叛亂,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軟弱的肅宗根本沒有辦法專心處理朝政,而且他一直面臨著後宮爭鬥和朝廷上的爭權奪利,最終病得十分厲害。
唐朝在經受叛亂的侵擾之後,又在唐肅宗的手上遭受了以上的事情頹勢沒有辦法拯救。唐肅宗的整個人生跌宕起伏,他從出生的時候就險些沒了性命,整個成長過程中又在王室的奪權鬥爭與奸臣當道中度過,成年之後又歷經了藩鎮叛亂,經歷了諸多坎坷成為了皇帝,權力卻不在自己手中。他雖然也想為大唐帶來一些改變,挽救唐朝的些許頹勢,但是沒有想到正是由於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後宮和宦官掌權,結果留下了更多的隱患,是整個大唐沒有走向更好的局面,反倒越來越往衰弱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