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一定有所收穫,但是放棄絕對一無所獲

2019-10-22   靜心簡語

堅持不一定有所收穫,但是放棄絕對一無所獲

對生活多一些細心,多一些思考,就會有豐富多彩的創作素材

自從九月中旬寫完長篇小說《城客》系列第五部《無家》以後,一直在想著今年的小說計劃寫什麼,怎麼寫。九月下旬的一天,突發奇想曬出了《城客·迷惘》這個書名,於是今年的長篇計劃就是這個名了。但是直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依然沒有頭緒。

確立這個項目以來,突然想寫寫散文隨筆,於是就天天寫那麼一點,都是千字文,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寫著寫著,就如同寫詩一樣,便成了一種習慣了。剛才看了一下這一段時間的文章,近二十五天時間,居然寫了近一百篇,超過了十萬字。

這個數量是讓我自己都有點意外的,近幾年來,我每天都會寫文章,從來沒有中斷過,但除了長篇小說,大多數都是詩歌、散文詩,自己在散文隨筆方面也一直很少涉足,個人網站上的散文欄目也是隨心所欲地起了幾個名字,其中最近的文章全都發在一個叫做臨時命名為《形散神更散》的專輯中。

「形散神更散」也許就是我的散文特點,也與我這種不講究章法,隨心所欲地寫法有關,或許是我這種閒雲野鶴的性格所致吧。寫什麼從來不講究形式,更不受什麼中心思想去約束,想寫就寫,隨心所欲。但是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的事,或者是身邊某人的事,或者是大家都熟悉的熱點事件,總之都是有現實原型的。有一些文章發出來,還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 因為文章有現實基礎,自己又是一個想說就說的人,不免有些內容就顯得敏感了一點,有的文章可能直接回讓人聯想的某些人,尤其是帶有批評性質的文章。愛人說這樣不好吧,容易得罪人。可是我寫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我就這麼寫了,還發出來了,於是就想,我得罪的人多了,能被我寫出來的那一定是早都得罪了的人了,我也不想和這種人再有什麼關係了。而有一些對一些事的個人觀點,也可能會讓部分人覺得討厭,但是再想想,討厭我的人也多了,多一個又怎麼了,他們算老幾。不過慶幸的是,文章發布出來,支持的人還是占有絕對的多數,這樣看來,我也不算太離譜。

至於這麼多的散文隨筆,對我有什麼意義呢?這個話的確很難說,也許一點用處都沒有,不過是看著二十幾天就弄出十萬字的短文章,的確有點小小的成就感,雖然這些也不過是敝帚自珍,但是如果這一個月沒有寫什麼,恐怕連點珍惜的東西都沒有。

而另一方面,在後來的幾天隨筆中,有幾個系列的連續文章,這些文章也許是生活中一些重要人物的事,總覺得一篇文章寫不完,就寫長了多了。寫著寫著,忽然發現這些人就漸漸地走在一起了,於是就有了我的長篇小說《城客·迷惘》的影子了,這也許是一種意外的收穫。有很多素材不需要去太多體驗、費力尋找,更不需要憑空捏造,對生活的多一些細心,多一些思考,就會有豐富多彩的內容,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藝術源於生活吧。

寫著寫著,忽然發現這篇文章又被我寫散了,形散神更散的文章是不能進入那些文壇大佬的法眼的,就此打住,呵呵一笑了之。

靜心簡語2019.10.18.20:55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