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不止雲端!均瑤入主雲度,跨界造車,勝算幾何?

2023-02-22     每日汽車觀察

不同於我見過的大部分高談闊論的車企領導人,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在談到汽車相關的問題時總是不自覺將音量放低,講到有些繞口的地方,比如「車裡的第三空間」,他甚至會停下來,再念一遍,然後微笑著問台下的人:「我們應該會有這個東西吧。」

只有在提到吉祥航空時,王均金會散發出由內而外的自信,無論是市占率還是起飛數,他都信手拈來,顯然剛起步的吉祥汽車和剛踏入的汽車行業,對於王均金來說依舊存在著不確定。

但這並不代表均瑤集團沒有做好準備。

在新能源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尖的這兩年,跨界造車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但要說把路上開的和天上飛的結合起來,打通一條出行鏈路的,均瑤集團是第一家。

坐擁均瑤牛奶和吉祥航空兩大國民品牌的均瑤集團,在去年不斷通過旗下的投資控股公司收購雲度汽車的股份,當時就有傳言稱「新品牌或命名為吉祥汽車」,每日汽車電訊也在第一時間跟進,進行了報道。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人們預料般,雲度汽車就在這個月正式宣布了和均瑤集團的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吉祥大出行」,構築陸空一體化的出行生態,而他們合作的首款車型——雲兔,也將在2月的最後一天,投身到10萬級純電SUV的藍海中。

「我們不是造車新勢力」

30年前,王均瑤和弟弟王均金「膽大包天」地開創了私人包機業務,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航包機公司,闖入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毫無疑問屬於「禁區」的航空領域。

30年後,王均金選擇進入風頭已過、資本折戟的新能源車市場,再次駛進「禁區」。對均瑤而言,選擇進入新能源車市場並不是一時之氣或者是為了跟風。

「我們不是造車新勢力,我們是新能源汽車的2.0版模式,是要做盈利的模式,做有毛利的模式,是做不要一台車虧幾萬塊錢的模式,也不急著去圈錢,不靠資本市場去滾大的模式,是靠我們自己自身造血、可持續發展能力。」王均金這樣解釋均瑤的造車理念。

而要找到契合王均金造車理念的合作夥伴,也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根據每日汽車電訊獨家了解到,在雲度汽車之前,均瑤集團最先接觸的是愛馳汽車。2019年年底,愛馳汽車第一款車愛馳U5正式上線,但上市之後愛馳U5的銷量並沒有達到預期,於是四處尋找融資的愛馳和想要涉足新能源市場的均瑤集團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曾是上汽集團總裁,退休後擔任愛馳汽車顧問的陳志鑫就是在那時與王均金有過交流。

但相比基礎較為薄弱的愛馳,作為造車新勢力里的先行者雲度汽車顯然是那個更好的選擇。

早在2017年,雲度就拿下了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成為國內第10家獲得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也是第二家獲得工信部審查通過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的企業。研發、技術、生產、銷售、售後等體系幾乎一應俱全。

而均瑤集團關於新能源汽車研發、銷售、基礎設施等等相關產業的布局也早在考察雲度汽車的同時就已經同步展開。

在2022年年初,均瑤集團就已經敲定了融資雲度汽車,均瑤也網羅了一批汽車行業內的老江湖為其換血,無論是供應鏈管理、營銷,還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均瑤都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團隊。

比如雲度汽車現在的總經理,曾經擔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工程師的韋勇,已經重新組建了雲度汽車的供應商體系,並且在福建莆田紮下了根。

比如中科創達原自動駕駛執行長張平,如今帶領著雲度汽車的智能駕駛部門,努力將最實用的智能駕駛功能以最合適的成本應用在10萬級的SUV上。

根據每日汽車電訊的了解,在上海嘉定的辦公室,雲度的人員規模已經達到了200多人,即便是在上海疫情影響最大的時期,業務也一直在運轉,沒有停滯。

在今年不斷傳來「造車資質關閉大門」的風聲時,均瑤已經手握雲度汽車這張牌,籌謀許久,等待一個入場時機。

那麼,什麼才是一個好的入場時機呢?

「夢想要放在正確的賽道里」

今年春節期間,現任雲度汽車營銷負責人的詹耿武並沒有休息,他整個春節期間都在做市場調研。棗莊、臨沂、濮陽……這些隱匿在北上廣深,甚至濟南鄭州身後的五六線城市,是雲度汽車眼中,新能源市場的又一片藍海。

蔚小理的確將新能源車賣出了知名度,比亞迪則徹底讓新能源車攻陷了此前合資車的地盤。但中國賣得最好的新能源車,依舊是五菱宏光MINI EV。

有趣的是,王均金在提到五菱時,略顯驕傲的抬了抬眉說:「聽說他們賣得還不錯。」在王均金心裡,有比五菱宏光MINI EV更宏大的市場。

MINI EV的成功說明絕大多數中國人並不像新勢力們描繪的那般有動輒能拿出四五十萬買一輛新能源車,但人民想要改善生活的意願必然會導致聚焦在A00級市場不是長久之計。

從兩座到五座、從5萬到10萬、從僅夠買菜到能去遠行,這些樸素的願望背後,是中國寬容的市場和尚未填補的細分領域空缺。

這塊由軒逸、朗逸等合資品牌把持的市場是燃油車目前唯一的優勢細分市場。

因此,在詹耿武看來,未來3年,這個市場的純電車型會迎來爆髮式增長,也讓他對雲度汽車發力五六線市場的路線很有信心,他期待著雲度能成為壓死合資品牌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他持有相同期待的,自然是同樣務實的王均金。

王均金

作為一個實幹家,王均金理解不了造車新勢力們的網際網路思維,他無法接受做一個車虧幾百億,最後水花都沒有的故事結局,畢竟在他眼中,「活得更久才是對用戶最大的服務保障。」

所以他想更務實、更求真得來看待「造車」這件事。這也就決定了均瑤造的車從本質上就和大部分新勢力品牌不一樣。

在王均金看來,目前,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法規、政策、零部件配套供應、技術研發水平、市場用戶的接受度和認可度等等因素都在逐步走向成熟,選擇在這個時候加入牌桌,均瑤自然也有獨屬於它自己的新故事:出行方式。

均瑤力推的「吉祥大出行」戰略,本質就是打通吉祥航空和雲度汽車的鏈路,不僅將吉祥航空的會員體系和雲度汽車的車主權益進行互通,還想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出行服務。

包括專車、短租、分時租賃等等出行環節,未來均瑤都可以藉由雲度汽車完成構建。

有趣的是,「吉祥大出行」最初並不是王均金的想法,而是陳志鑫的提議。

早在兩年前,陳志鑫就暢想過構建一個大出行版圖,以減少碳排放。這一點和主張碳綜合的王均金幾乎不謀而合。

兩個人超前的意識和遠見讓這顆種子在2023年發了芽。

正如陳志鑫所說,選擇一個正確的賽道,然後將夢想放在正確的賽道里,才有可能完成後來者的超越。

而規模巨大、數以億計的出行市場,顯然才是站在造車背後的最大夢想。

寫在最後

無論造車的最後目的是什麼,均瑤和雲度終歸已經攜手走上了這條密布荊棘的路。這是一條雲度走過、但最終遺憾半途止步的路,這也是一條均瑤從未涉足過、充滿期待的路。

如今時代變了,對手多了,但均瑤的目標和雲度的決心,反而能更加清晰和堅定了。就像王均瑤所說:「我們做一件事從來不以玩票、圈錢為目的,我們的目標就是『百年老店』。」

現在就看2月28日,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能否踏穩、踏出聲響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96174f5fa16d27c18cdb1e04cb558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