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監的五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2024-01-19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關於太監的五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今天,咱們來聊聊太監這個話題。

太監這個話題並不新鮮,但是足夠有吸引力。我經常在各種網站的頭條上看到有關太監的話題,內容也是五花八門。今天,我就挑選幾個關於太監的有趣話題,和大家分享。

1、太監是幹什麼的?

閹人在古代歷史上是個奇葩的存在,中外都有。但是,像古代中國一樣大量使用閹人,在外國卻並不多見。宮廷里的閹人也叫太監,掌權的太監叫宦官。中國古代宮廷對太監有特殊的需求,每個王朝,宮廷里都會大量使用太監,從秦朝到清朝,無一例外。就連太平天國,攻下金陵後,也急急忙忙地找人來閹割,製造太監。只是由於技術不過關,50個接受閹割的人死了47個,十分殘忍,這才作罷。對閹人的需求,主要是為了保證皇家血統的純正。古代沒有DNA技術,為了保證嬪妃們生下的都是龍種,就不允許有別的男性染指後宮。這些太監擔負著管理、服務後宮眾多嬪妃的職責。

宦官從皇帝那裡得到權力,形成一股政治力量,用得好,可以制衡大臣,用得不好,就會攪得朝廷烏煙瘴氣。這也就是為什麼宦官可以飛揚跋扈,為所欲為。但是如果皇帝不再喜歡他們,只需要動一動手指頭,他們就會瞬間失勢,甚至腦袋搬家。

但是,唐朝的宦官是個例外。唐朝從玄宗朝開始,宦官逐漸登上政治舞台。有個不好的開頭,就是宦官掌握兵權。著名的高力士,就曾當過驃騎大將軍。安史之亂後,宦官掌握了神策軍,手中有兵,皇帝就很難節制他們,所有鬧出很多宦官主持皇帝廢立的事情。

歷代王朝,對宦官的管理,效果最好的是清朝。這可能跟他們的少數民族血統有關。清朝有效避免了宦官專權這一古代政治頑疾,實屬不易。

2、太監地位很高?

宦官是一個卑賤的職業。甘心入宮當太監的,絕大多數都是走投無路、被逼無奈。譬如大太監魏忠賢,家境貧窮,跟人賭博輸了錢,走投無路才進宮的。但凡有一條路可選,這些人都不會去當太監。

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太監地位高呢?

很多人受宮廷劇的誤解,以為太監生活在宮裡,都是光鮮亮麗的。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只有頂級太監能夠享受到榮華富貴、能夠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底層太監乾的都是髒活累活苦活,薪水微薄,地位卑賤,連低級宮女都不如。而且他們很難有被賞識、被提拔的機會。被賞識和被提拔,完全依賴於他們的命運和運氣。另外,太監由於排便不方便,經常會把褲子弄濕,所以他們身上總是有一股難聞的味道,即使是大熱天也要捂得嚴嚴實實。這樣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男人被閹割之後就沒有生育能力了。但是,有些宦官是有子女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是結了婚、生兒育女之後才被閹割的。這其中,魏忠賢就是典型。他十七歲就娶了老婆,婚後生下個女兒。

生下孩子後凈身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宦官都沒有親生子女。很多有權勢的宦官於是收養義子、義女,這種風氣在晚唐宦官中尤其風行。最誇張的,要數楊氏兄弟,他們是一對堂兄弟,堂兄楊復恭的養子多達六百餘人,堂弟楊復光也有數十人。除了養子,還有養女,唐朝宦官仇文義共有養女六人,其中五位均嫁給其他宦官。這些宦官通過收養關係,不斷擴大家族勢力。唐德宗對官宦收養之風深惡痛絕,曾下詔,「許養一子」,但是根本不能禁止。

宦官雖然生理上有殘缺,但是他們也是人,也渴望和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也渴望擁有家庭。所以宦官結婚,也是常有的事。唐代的宦官,為了鞏固自身勢力,往往會通過婚姻與其他宦官或者權臣聯姻,結成政治同盟。當然,這些都是有權有勢的宦官才能做到。

普通的宦官,結婚更多的是為了獲得家庭,能有一個搭夥過日子的伴侶。

宮裡的太監,不方便結婚,則與宮女、甚至嬪妃搭夥,形成相好,史書上稱之為「對食」,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事實婚姻。這種現象在明清的宮廷里十分常見。還是以魏忠賢為例,他入宮後,找了個相好,叫客氏,兩人形成了事實婚姻。巧的是,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後來繼位當了皇帝,客氏和魏忠賢都雙雙飛黃騰達了。

5、太監老了,怎麼辦?

太監是個職業,在宮裡是要幹活的。那麼,太監老了,喪失了勞動能力之後,歸宿在哪裡呢?

一般情況下,太監是不會在宮裡終老的。太監喪失勞動能力之後,就會被安排出宮。按規定,宮裡會給他們一筆遣散費。他們自己也會存一些錢,作為養老錢。出宮之後,一些太監會選擇滯留在京城,租個房子,雇個傭人,安享晚年。有些則會回到老家,在老家養老。

還有一些沒有錢的太監,出宮之後生活無依無靠,他們會選擇到寺廟裡去安身。比如,北京有個廟,叫褒忠護國祠,就是明清兩朝專門收留太監的寺廟。

好啦,今天就聊那麼多。關於太監,你還想知道哪些呢?評論區分享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8421b028bcb981f5507bcf92bd96c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