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兒們,你知道嗎?
流傳了400多年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存在著一個大「bug」:
唐僧師徒四人的伙食有「問題」!
具體是什麼問題呢?
一個11歲的女孩,給出了答案。
01
西行路上的「伙食」不合理
杭州一名11歲的五年級學生馬思齊發現:
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吃的都是「中餐」。
比如:米飯、大餅、饅頭,或者是蘑菇、木耳、豆腐等素菜。
各國國君和妖精的飲食習慣也都大致相同。
從東土大唐到西域,要經過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多個國家。
可按理說,每個國家的飲食都不相同。
馬思齊進一步發現,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作者吳承恩是淮安人,他是將自己所熟悉的食物帶入進了《西遊記》中。
《西遊記》這本書流傳了400多年,似乎從來沒有一個人提出過這方面的質疑。
馬思齊把自己的發現寫成了作文——《西行路上的宴會菜》,老師大讚她的獨立思維能力強,還把作文公布到了網上。
相關文學專家看到後認為:
馬思齊的發現,說是《西遊記》的漏洞,也可以。
也有人覺得,《西遊記》是一本天馬行空的神話小說,這是一種寫作上的「錯位」,沒必要較真。
但其實,我們真正在意的不是馬思齊的發現是否成立。
我們欽佩的是:
這個孩子身上有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有敢於質疑權威的能力,有深入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擁有這項能力,對孩子來說,將會受益終生。
02
敢於質疑的孩子,真的能改變世界
千萬不要擔心質疑權威會被取笑,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權威就是用來打破的!」
2019年,福州一名8歲小男孩在學習課文《羿射九日》時,提出一個質疑。
他說,文中有一句話寫的是:「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
可前面剛說了「江河裡的水被蒸乾了」,既然水都已經被蒸乾了,又怎麼「蹚過」呢?
這……
老師回答不上來,小男孩回家後又問了媽媽,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於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求助。
沒想到,人教社官方微博也回應了小男孩的質疑:
「蹚」字的確不恰當,會對教材適當修改。
同時,還對小男孩敢於質疑和思考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和認可。
學貴有疑,有疑才能生思。
往小了說,這是一個孩子思維靈活、富有創造力的表現。
往大了說,這是一個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前提。
美國科羅拉多州色弗蘭斯有項奇怪的規定:
禁止扔雪球,這項規定已經存在一百年了。
一個叫戴恩的9歲男孩,認為這項規定非常不合理,並表示自己想要改變它。
媽媽知道後,鼓勵他說:「如果你想改變,就去努力吧!」
於是,戴恩在鎮會議上有理有據地發表演講:
- 塞弗倫斯的小朋友們希望有機會像世界其他地方的孩子們一樣,有機會打雪仗。
- 有研究表明,缺乏活動的孩子,容易肥胖、生病和患抑鬱。
- 這是條非常過時的法律,我們都想光明正大地丟雪球!
就這樣,一個9歲男孩,憑藉一己之力,推翻了這個百年禁令。
你看,敢於質疑的孩子,真的能改變世界。
03
敢於質疑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羊群效應」,說的是人隨波逐流習慣了就會喪失自我判斷能力,不會或是懶得去思考。
這種從眾心理很容易讓人變得盲從,而盲從往往會讓人陷入迷途。
那些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質疑的孩子,走的是少數人走的路。
而真正能獲得成功,甚至改變世界的,也正是這樣的少數人。
作為父母,我們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這項能力呢?
第一,永遠歡迎孩子來問
每一個人類幼崽都是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妞兒們應該都有過被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體驗吧?
孩子那或是刁鑽古怪,或是無厘頭的問題,有時候確實能把你問到崩潰。
但是,千萬不要因為煩躁就敷衍孩子。
世事洞明皆學問,孩子能提出問題,說明他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我們應該抱著歡迎的態度,鼓勵孩子提出問題,用心為孩子解答。
就算真的不知道答案,也可以跟孩子說:
「這個媽媽真的不知道,我們一起去查查答案。」
第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孩子只有學會獨立思考,才不會人云亦云,才能擁有獨特的眼光,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
我們不光要在學習上,還可以從生活的各種細節中,引導並鼓勵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同事說她曾帶女兒去望海山莊,去之前,給女兒提了一個問題:
「它為什麼叫望海山莊?」
其實,同事也並不知道為什麼,她只是想看看孩子會怎麼想。
同事說,當她們爬到山頂的那一刻,女兒興奮地告訴她:
「媽媽,我知道它為什麼叫望海山莊啦,你看從這裡往下看是一望無際的雲海啊!」
女兒給了她出乎意料又很驚喜的答案。
千萬不要小看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記得小包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
如果出差是連續兩個月,正好62天,除了7月、8月,還有哪兩個月?
我心裡盤算著,一個月31天的月份有: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除了7月、8月,其他月份都不連著啊。
看我一臉不解的樣子,小包告訴了我答案:12月、1月。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是哦,12月和明年1月也是連續的嘛!
第三,鼓勵孩子帶著問題去觀察
科學研究顯示: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 80%~90% 是通過眼睛和耳朵吸收的。
鼓勵孩子帶著問題去觀察和思考,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慾。
當孩子看書時,我們可以提醒他們,注意看書中是否有錯別字;
當孩子看電視或者聽歌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找出劇中演員或者歌手在發音、用字上面的錯誤。
帶孩子上學的路上,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說出路邊不同樹的名字,並描述它們之間的區別。
從現在開始引導孩子大膽提問、獨立思考吧,
你會收穫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