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火:讓賣課的先富起來

2023-07-07     鋅財經

原標題:AI大火:讓賣課的先富起來

文/路世明

編輯/大風

ChatGPT的爆火,再次掀起了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的熱潮。

自年初以來,國內外科技巨頭相繼開發並發布了一大批類GPT產品。海外方面,谷歌有Bard,Meta有LLaMA,亞馬遜有Amazon Bedrock和Titan。國內也是遍地開花,譬如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義千問,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

AI將引發一場巨大的產業變革,這是全球科技企業積極參與其中的原因。只不過,相比對未來的憧憬,眼下的AI產品距離人們期待的樣子還相差甚遠。並且,在訓練頻率、硬體需求等巨大成本下,這一歷史機遇也在深深考驗著玩家們的錢袋子。

有趣的是,巨頭們花錢如流水的同時,同樣是玩「ChatGPT」的另外一批人卻已經「富」了起來。

和此前的大數據、區塊鏈、元宇宙熱潮一樣,自ChatGPT火了之後,不少AI創業項目開始橫飛,相關的「課程」更是不計其數。抖音、快手、知識星球、微信公眾號,各大內容平台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AI導師」,他們揮舞著手裡的鐮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賣課程,真挺賺錢

自年初ChatGPT展現出超預期能力之後,AI技術再次成為全民焦點,AI代替人類的論調越發突出,仿佛一個新的時代已然到來。

不僅僅是科技巨頭、創業者、投資機構,無數的「網友」也因為這股熱潮而變得蠢蠢欲動。一邊是琢磨如何才能走上風口,把握新時代的財富密碼,另一邊則是深陷焦慮,思考如何才能不被AI替代,不被時代所拋棄。

雙重因素的疊加下,讓不少人急於「充電」,四處尋求與AI創業、AI產品使用相關的資料,以解「燃眉之急」。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在大眾情緒的催生下,各大內容平台上湧現出了一批「AI課程」。

鋅財經在抖音等內容平台上,以「ChatGPT」、「AI大模型」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大量相關課程、書籍,雖然課程數量眾多,但價格卻相差甚遠。有些課程的價格高達近萬元,而有些課程則只需幾十元。

其中,抖音平台財經自媒體「鶴老師」推薦的《人人必修的人工智慧啟蒙課》售價199元,截止7月4日,已售超3400次,合計銷售金額高達67萬左右。而在商品評價頁面,有消費者稱「還沒聽完,不過感覺前面講的都是廢話。」

此外,一位粉絲量不到600人——名為「詩童AI領學」的抖音號,其店鋪「赤道極光二店」內上架6個版本的《AI新人類商業課》,每個版本標價均為299元,銷量合計超1900次,銷售額總計超58萬元。無獨有偶,在該課程評價區,也不乏用戶直言「水得一匹」。

來源:抖音——赤道極光二店

不止抖音,此前一張ChatGPT培訓課收入統計表在社交平台廣泛傳播,該表格統計了十幾門ChatGPT培訓課的相關信息,包括價格、成員數量、運營天數和收入預估等。

據該「統計表」顯示,名為「粥左羅·ChatGPTAI變現圈」的星球,僅僅運營了17天,預估收入便高達279萬元。

知識星球ChatGPT培訓課收入統計表 來源:網絡

為了驗證其真實性,鋅財經通過知識星球App搜索名為「粥左羅·ChatGPTAI變現圈」的星球發現,加入該星球需支付279元「入球」費用,而頁面顯示該星球創建105天,目前已有1.2萬成員。換句話說,截止目前該星球已通過「ChatGPT」狂賺335萬元。

或許是「粥左羅·ChatGPTAI變現圈」的鐮刀太鈍,鋅財經發現「統計表」中排名第二的「ChatGPT&AI破局俱樂部」更加瘋狂,目前成員已超2.6萬人,並且「門檻」高達368元,累計收入近千萬!

可嘆,當科技企業們還在為自家AI產品的下一筆資金髮愁的時候,導師們的口袋已經快被「撐爆」了。

割韭菜,也講流程

知識付費亂象層出不窮,但為什麼市場就是永遠不缺韭菜?因為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從早年的自媒體創業,到前兩年的元宇宙,再到今天的AI,「導師」們的套路可謂萬年不變。先立人設,再追熱點,接著灌輸焦慮,再指出一夜暴富的路徑——買課,環環相扣、行雲流水,從來不怕網際網路上沒有貪心的韭菜。

割韭菜的第一步,必須要利用好「名人效應」,以博取韭菜們的信任。

具體到AI課程里,上述「粥左羅·ChatGPTAI變現圈」星主「粥左羅」便有著不少唬人的頭銜,比如「新媒體專家」、「暢銷書作家」之類。還有「ChatGPT&AI破局俱樂部」的星主易洋findyi,頭銜更是多達七八條,既是「前網易有道博聞業務負責人、年收入10億業務操盤手「,亦是「知名計算機大V」和騰訊TVP認證專家......

來源:知識星球——ChatGPT&AI破局俱樂部

導師們的頭銜究竟是否屬實,又有多少水分?這對於千千萬萬顆韭菜來說,並不容易分辨。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頭銜的真假反而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足夠響亮,足夠給韭菜們建立一個「夠專業」、「值得信任」的初步認知。

立好一個「唬人」的人設,第二步就是蹭熱點,什麼「火」就講什麼,韭菜關注什麼,就「開發」什麼樣的課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導師們背後的「內容團隊」還要寫大量文章,來製造虛假的需求。

比如會這樣寫:「無論你是誰,如果你不會使用ChatGPT就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如果你不會用GPT賺錢也將與新的創富機會失之交臂。」諸如此類的話,會讓韭菜認為再不做自媒體就會錯過一個億,再不入局元宇宙就「out「了,再不了解「ChatGPT」就會被時代拋棄......

當這樣的文章鋪天蓋地的出現在各大內容平台,焦慮感便會充斥在韭菜的全身。時機一到,導師們便會進行第三步,義正言辭的告訴韭菜們:「這是一門非常熱門的技術,只有通過學我們的課程才能掌握這門技術。」

為了讓「學員」相信他們的課程具有很高的價值,導師們通常還會誇大課程的效果,讓學員產生過高的期望值。他們會宣稱只要學會了他們的課程,就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財專家、工程師、創業者......財富將會在「學員」的屁股後面緊追不捨。

「ChatGPT&AI破局俱樂部」的介紹頁面明確表示會分享chat等AI保姆級副業變現教程,並拋出「月漲25萬粉」、「四個月盈利200萬」等所謂的學員案例。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在「時間」上做文章的課程,比如「3日速成」之類。

來源:知識星球——ChatGPT&AI破局俱樂部

在今年的AI浪潮下,「導師」們的課程指向了AI繪畫、AI直播、AI視頻等所謂的「風口」,但截至目前,鮮有聽說哪位「學員」在買課之後成就了一番事業,或者是賺到了「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反之,上當了、被割了、太水了等「感悟」,不絕於耳。

含金量,參差不齊

必須要承認目前AI產品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以及影響,也毫不懷疑AI產品帶來的創業機會。只是絕大部分所謂的「AI課程」,其「含金量」根本給不了學員們任何幫助。

為了降低成本,導師們通常會使用質量極低的教學材料,這些材料可能來自於網絡上的免費資源,或者是自己編寫的一些簡單教程,更有甚者,只做簡單的「拼湊」。

來源:淘寶

在「付費課程」領域從業多年的姜先生向鋅財經表示:「用不著那麼麻煩,隨便找兩個做內容的,再從網上買幾套賣的不錯的課程,自己『洗一洗』,獨家課程一周就能出來了。然後再找幾個粉絲量還不錯的博主,投一波引流文章,花個十幾萬塊錢,韭菜就來了。」

據其表示,大多數被「洗」的課程,本身往往也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無法為「學員」提供實用的知識。而在經過毫無經驗的人「洗洗」之後,更是「毫無養分」。

鋅財經另外了解到,從當年的自媒體風口,到區塊鏈、大數據、元宇宙、AI創業,市面上不少售賣火熱的課程,有不少都是出自同一批「導師」,而這些導師本人對於課程方向的了解程度,可謂是一塌糊塗。

「老闆根本不需要太多了解,只需要負責投放廣告和驗收課程就好了。甚至都不用出鏡,上課的時候找寫課的內容同學講解就行。」姜先生笑著說道。

不過,姜先生也直言:「市面上還是有一些不錯的教程,會專注教用戶怎麼使用AI產品,幫助用戶了解AI更深層次的原理,還有目前以及未來的應用場景。」

劣幣之外的良幣,那些真正具備「含金量」的課程,對於提高公眾對AI的認識和技術水平,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對於用戶來說,想要在偌大的網際網路中找到這樣的優質課程,無異於大海撈針。

即便找到了足夠優質的課程,也不見得普通用戶的AI技能得到快速提升,或者成為一名「賺到錢」的AI創業者。畢竟優質的AI課程就像是一座高牆,它有著很高的專業度和難度,普通人很難理解其中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就像是一堆堆的代碼和算法,讓人感到無從下手。

當然,對於那些已經在AI行業中打拚的專業人士來說,比如AI算法工程師群體,行業「真大佬」推出的優質的AI課程,的確能夠讓他們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趨勢,掌握更加高效的編程技巧和調試方法,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讓他們真正實現「升職加薪」。

然而這似乎又是一個偽命題,對於專業人士來說,他們能夠輕易分辨課程的「含金量」,被割的可能性極小。

那麼普通人究竟如何才能買到優質且易懂的AI課程?在鋅財經看來,最好的答案莫過於「不買」。行業大佬、AI產品創始人們的公開訪談節目,或許要比任何AI課程都具備「含金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80678e70607e281bd89d68a98347a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