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產羽絨服售價高達7000元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據悉,波司登今年推出的一款戶外鵝絨服定價為6800元,多款產品定價均在5000元以上。雅鹿、雪中飛、鴨鴨等羽絨服品牌推出的部分新款,售價也高達5000元。就連主打中低端市場的雪中飛,今年推出一款鴨絨羽絨服,標價也超過了3000元。
那麼,國產羽絨服為何會價格上漲呢?有分析認為,隨著羽絨服市場的日益成熟和消費者認知的提升,年輕的消費者們購買羽絨服時,已經願意花費相當於兩台蘋果手機的價格去購買。即使是價格高達2000元的假大鵝,也有人爭搶著買單。
儘管中國羽絨服市場的年均增速高於整體服裝市場,但看似繁榮的大眾羽絨服市場卻存在著增長隱憂。低價市場已經過於競爭激烈,國產羽絨服「被迫」尋找新的市場。多年來,國產羽絨服一直困於低價和季節性銷售短板的局面。然而,現在終於等到了機會。
有分析稱,影響消費者購買羽絨服決策的因素越來越多,本土品牌只有在高端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實現國貨崛起。於是,國產品牌盯上了國際高奢品牌與國產羽絨服之間3000元-10000元的市場空白。
在這個領域,他們需要面對的競爭者數量相對較少,而且這個價格區間正好符合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國產品牌開始嘗試在這個市場空白中尋找突破口。
在這個過程中,國產品牌開始注重品質和設計的提升。他們開始採用更優質的面料和填充物,提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和舒適度。同時,他們也開始注重外觀設計,推出更多時尚、個性化的款式,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國產品牌也開始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他們開始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和推廣,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他們也開始注重消費者體驗和服務質量,提供更多貼心、個性化的服務,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那麼,誰為高價國產羽絨服買單呢?北京的一位網友稱,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已然發生改變。不久前,她買了一款波司登風衣羽絨服,花費超5000元。波司登一款零售價格為2899元的極寒鵝絨服,銷售超過了1萬件。
儘管這些高價羽絨服引發了爭議,但是存在即合理。這主要是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對於品質和舒適度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設計的不斷創新,羽絨服的功能性和美觀度也在不斷提升,使得消費者願意為之付出更高的價格。
但是也有人認為,國產品牌想要在中高端市場站穩仍並非易事,向高端化發起進攻的國貨羽絨服,機會與風險並存。
有網友表示,國產的不能賣高價嗎?每個人買衣服都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去買的,他賣8000還是10000,對於普通人來說都不會買,1000元以上的大多數人也不會買,能買的起8000元衣服的,人家也不在乎這錢,只感覺這個就根本就是一個營銷手段。
有人稱,買軍大衣不是更好。軍大衣才是年輕人性價比首選的風向標,低價保暖時尚霸氣!無論是100塊還是10000塊,穿著不冷就行了 ,效果不是一樣的嗎?沒有必要多餘的支出。
還有人調侃稱,哪裡貴了?這麼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著眼睛亂說,國貨品牌很難的。有些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麼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有人認為,定價權在商家,買不買在消費者,加拿大鵝等國際大牌在世界各地銷售,雖然價格高但是一直備受青睞,所以銷量也挺好。國內品牌如果也可以在國外高價銷售,又能有好的銷量那也是本事,怕就是怕價格高卻只能局限在國內銷售。若是這樣,那只會顯得你想割韭菜,是衝著那些人傻錢多的人,這樣品牌的衣服價格再高也顯不出高貴。
總的來說,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國產羽絨服正在經歷一場變革。他們需要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和發展方向,以實現真正的崛起。而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品質、設計和品牌形象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國產羽絨服才能真正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