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兒童醫院心理科 天津安怡心理諮詢 考前焦慮?對症下藥!

2022-05-21     天津河北安怡醫院

原標題:天津市兒童醫院心理科 天津安怡心理諮詢 考前焦慮?對症下藥!

天津河北安怡醫院是一家以精神與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集診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醫院構建了完善的臨床心理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門診部設立精神科、內科、中醫科、睡眠門診、抑鬱症診療門診、中醫精神科、心身障礙科、心理康復科、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腦功能檢查與治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與亞專科。住院部開設男病房、女病房,和開放式家庭病房,配備空調、電視、冰箱、無線網絡和24小時熱水,獨立衛生間。開展了個體、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設有心理諮詢門診、心理熱線、網絡諮詢等多種諮詢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在戀愛、婚姻、就業、升學、工作、離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開展系統的精神康復治療,採用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社會服務、工療、農療、娛療、體療和生活自理、職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等綜合精神康復措施,使心理創傷較重的和正在恢復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進了健康,減少了精神的衰退與疾病復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空氣中總瀰漫著

一種緊張焦慮的氣氛

——考試季來了

期末考、「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各種考試紛至沓來

每年這個時候

考試不僅牽動著孩子的心

家長承受的壓力也不小!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

焦慮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學生們的焦慮

多表現為:

輕度的焦慮表現:

心神不寧,睡眠質量下降,學習效率下降,煩躁易怒等。

重度的焦慮表現:

腦子裡一片空白,不能正常思考,徹夜失眠,甚至出現幻聽、幻覺等現象。

更嚴重的焦慮表現:

有些考生一進學校或者班級就開始身體不適,胃疼、肚子疼,尿頻尿急等,甚至出現昏厥和休克。

其實,焦慮就像是「打哈欠」一樣

很容易「傳染」給身邊的人

很多學生之所以如此焦慮

其實是受到家長的影響!

一、家長需要反思

1、是不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焦慮

曾有位家長吐露過自己在孩子考前就非常焦慮:

考試前夕,孩子總是複習到很晚。有時候孩子說要先睡一會兒,讓我凌晨兩點鐘叫他起來看書,我就從晚上一直坐到凌晨兩點,根本不敢睡。即使是定了鬧鐘,我也不敢睡,擔心鬧鐘不響,睡過了頭耽誤孩子看書。等孩子起來看書了,我又開始擔心他晚上學習會不會餓,明天早上能不能起來……

這就是家長考前焦慮的一種很典型的表現。對孩子格外殷勤和小心,說話不敢大聲,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學習考試。有的家長甚至恨不得代替孩子去考試。

2、家長焦慮的幾種典型表現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還好我沒有這種焦慮的症狀。其實不同的家長焦慮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除了上面這種「溫柔型」的家長,下面這些情況也是家長焦慮的表現。

第一種是衝突型。容易找孩子的茬,比如孩子一回家想先休息一下,家長忍不住就發問,「怎麼還不看書?」

第二種是嘮叨型。有些家長,孩子一到家就嘮叨,不管孩子有沒有聽進去:「作業寫完了嗎?」「上課要注意聽講!」「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記著玩!」

第三種是回憶型。這些家長喜歡憶苦思甜:「我們當年比你們這條件差得多了,你們現在的條件這麼好,還不努力……」

第四種是恐嚇型。「考不好你過年就不要出去玩了!」「考不好就不要回來了……」

如果家長反覆出現上述這些表現,就一定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過於焦慮了。

3、家長應該如何緩解自己的考前焦慮

內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有的家長情緒隨孩子成績起伏。孩子成績好,家長也精神抖擻,孩子成績一掉,家長的心情就跌到谷底,還會時不時擺臉色給孩子看。

家長的焦慮一方面是源於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另一方面是因為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自己的面子掛不住。

因此家長要在內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如果你希望孩子考第一,結果孩子考了第三,你就會覺得很失望。但是如果你只是要求孩子考到前三名,那麼孩子已經達成你的目標,自然皆大歡喜。而實際上無論是第一名還是第三名,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無疑都是優秀的。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期望值是家長的內心活動,不要告訴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壓力大,這次考不了前三名,考前十名也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對孩子的變相打擊,是家長對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表現不認可的另一種說法。成績還沒有出來之前,家長千萬不要提前給孩子的學習表現下定論。

看看自己

想想自己當年學習的時候,有沒有這麼努力過,是不是也會偶爾偷偷懶。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強求孩子。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句話:「我沒要求你年薪百萬,你憑什麼要求我考第一?」

雖然這種觀點不一定對,但是作為家長,反過來想想,還是能自我寬慰一下。

即使家長們拿不到年薪百萬,但也一定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生活努力奮鬥著;同樣,即使孩子沒有考到第一,但是只要孩子努力學習,就是好事,對於結果不要太苛責。

平常心做平常事

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將考試視為平常事。回到家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要迴避「考試」這個字眼,也不要將「考試如何」整天掛在嘴邊。

不要一反常態,不需要特意地小心翼翼或者對孩子噓寒問暖。考前家長的反應和表現,孩子是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任何反常的變化都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焦慮。

想要讓孩子擺脫考前焦慮的困擾,家長要先學會自己放下。

做父母的很容易和考生一樣焦慮和緊張

可是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壓力

還會影響孩子的狀態

所以,家有考生的要警惕這一點

認識自己的焦慮與緊張,並學會與它們共處。

而不是傳給孩子!

如果家長心平氣和地對待、引導孩子正確合理地複習

相信一定會收穫頗豐,取得好成績!

二、考生怎麼緩解焦慮?

合理調整期望值以積極心態自我暗示

「臨近考試,尤其是高考,很多考生對較高的分數都會有一種期待和盼望。但是,考生不現實地幻想、不現實的目標引起的不再是持久的努力,更多的是恐懼或抑鬱。」

考前,考生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期望值過低或過高都會引起不良效果。同時,切忌出現一些負面的心理暗示,一旦出現情緒波動、煩躁不安,儘量採用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進行調節。比如在學習煩躁時可以這樣想:「我現在真高興,學了一整天,學習了很多東西,真令人高興」「我這門學科學得不錯」「剛才我學習狀態真好,繼續下去吧」……

和家人、老師發生小摩擦時,可以對自己說:「老師和家長真辛苦,全心全意為了我們,我要尊敬他們,要向他們學習。」在考場上,可以和自己說:「很好,我很鎮靜,我真高興,狀態真好,別人做得那麼快,該出錯了吧。」

這裡只是舉幾個例子,類似的暗示每個同學還可以創造出許多。」在自我調節時要有意識地強化「好」「高興」「鎮靜」「我比別人做得好、做得快」,使自己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言語的想像或行為方面的暗示,都是針對不良情緒而言的。需要的時候就調節,不需要時沒有必要調節,切莫對號入座,沒有節制地暗示會變成空想。

自我減壓方法

1 自我催眠調節法

自我催眠大多採用臥式催眠。

首先平躺在床上,全身肌肉放鬆,調節呼吸、閉目安靜。暗示自己可以通過自我催眠減輕或消除心理問題,並逐漸以滿足、滿意等積極情緒替代煩惱、憂慮等消極情緒。最後,暗示自己現在已疲勞欲睡,並且默念數次,漸漸就會進入催眠狀態。如果是真的睡著了,就順其自然睡一會兒。如果注意力分散,腦中有了雜念時,可以做正念冥想或全身掃描訓練,讓自己放鬆下來。

2 自我辯論調節法

首先,要找到頭腦中對即將來臨的考試的一些擔憂。在一張白紙上,把這些擔憂傾向逐條記下來,使它們明朗化,讓自己清晰地了解自己當前的消極自我意識到底有哪些。

其次,對消極的自我意識中的不合理成分進行自我辯論,其中包括指出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的不現實性和不必要性,闡明由此對個人所造成的危害,並明確今後應採取的態度。例如,「離考試時間越近,我越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勝任這些考試」。自我辯論:這種擔心有必要嗎?毫無必要。平時自己一向按照教師的要求認真學習,以往的考試成績也證明,自己雖無很高的天賦,但起碼也是正常的。因此,只要認真做好考前的準備工作,這次考試完全可以考好,自己絲毫不該為這種無端的憂慮而苦惱。

通過自我辯論,可幫助考試焦慮者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增強考試的信心和自制力,減緩或克服考試焦慮,以一種新的情緒狀態出現在考試中。

3 注意力轉移法

在情緒不好時,不妨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最好是積極地休息,起來活動一下手腳,如果方便可以跳一跳、做做體操、洗洗臉。運動可以休息大腦,可以發泄情緒。一般不提倡用看電視、聽音樂的方式轉移注意力,以免樂不思蜀。

考試前,如果你喜歡下棋、遊戲,不妨適當地玩一玩,這對減輕緊張、壓力,改善焦慮情緒是有幫助的。進考場前,可以高強度地運動一兩分鐘,可以和同學大聲說笑,同學間拍拍打打也不為過。有的學校,學生在入考場前齊聲呼喊口號或尖聲大叫幾聲,在呼叫時發泄自己的緊張情緒,與同伴相互激勵,把注意力從考場轉移到嬉鬧中來。反而抓緊時間看書或自己傻傻地呆在一邊,是不適宜的。

考試中,深呼吸是一種緩解緊張情緒的好辦法,可以給大腦充氧,可以緩解心臟跳速,可以使注意力從考試的緊張源轉移到對身體的感覺上來,直到呼吸平穩為止。如果注意力難以集中,也可以暫時離開卷面看看窗外,讓繁亂的思緒先集中於藍天白雲,等穩定後再回到考試中來。

4 放鬆訓練法

從腳到頭,每個部位逐步放鬆。如果時間不夠可不必做全身放鬆,只做個別身體部位的放鬆。

具體做法:深呼吸3次,輕輕地閉上眼睛。用腳趾使勁抓地,堅持10個數,放鬆。然後小腿肚繃緊,堅持10個數,放鬆。接下來依次做大腿肌肉繃緊放鬆、腹部繃緊放鬆、胸部繃緊放鬆、腰部繃緊放鬆、肩部繃緊放鬆、胳膊繃緊放鬆、面部肌肉繃緊放鬆。全部做完後,深呼吸3次,吸氣時想像自己輕輕地飄起來;呼氣時,想像自己慢慢地向下沉。然後跟自己說:「緊張,謝謝你,我知道你是來幫助我的,提醒我做題時要認真細心,我接受你的幫助和提醒,謝謝你。」

5 穴位敲打法

用中指關節或指尖敲打眉頭7—8次,邊敲邊說 (敲的力度自己掌握):「我接受考試的焦慮,我能處理好這些焦慮,我能很快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敲打太陽穴,下眼皮(眼球正對的位置)、人中、下嘴唇下方、鎖骨。

結束語

家長保持情緒穩定,同時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考前認真複習,一步一個腳印,一次考試一個小目標,目標達到了,信心就有了,焦慮自然而然就減輕了。

考試是每個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考試前的狀態和情緒影響著考試成績。而學習成績決定著孩子未來。讓孩子在自信中學習,不要讓焦慮阻擋了孩子學習的步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65ff9fcfe7f958695e60ec78faa3d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