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烈士家屬為啥說自己兒子還活著?真相感人

2023-11-25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對越反擊戰,烈士家屬為啥說自己兒子還活著?真相感人

1985年,那是個槍林彈雨、炮火紛飛的日子,在雲南老山,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士們隱藏在悶熱叢林深處,他們隨時都處於敵人的槍口下,蚊蟲眾多,氣候濕熱,惡劣的環境磨練了戰士們的意志,也加深了戰友之間的情誼。

1985年9月初,在老山火線968高地的敵軍常常對解放軍後勤運輸線進行衝擊,在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戰,為了保護作戰物資犧牲慘重,為了拔掉這顆毒牙,最終決定讓雙大功七連擔當主攻隊伍。

968高地地勢險要,敵人防禦森嚴,七連為了能夠完成任務,決議抽調一支突擊隊對越軍進行突襲。經過篩選,確定了53名士兵作為突擊隊員,由副連長孫兆群擔任突擊隊長。

在突擊隊的58名戰士中,除了孫兆群,這些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們都是第一次參加戰鬥,為了此次突襲,他們經歷了三個月的針對鍛鍊,最終將攻擊的時間定為1985年的中秋節。

中秋佳節,倍思親。邊境的月亮又低又亮,仿佛伸手就能摸到,戰士們望著月亮,想念著遠方的親人,流淚寫下出征前的遺書也叫生死狀。其中,一名突擊隊員名叫顧克路。

他這樣寫道:"我一個17歲的青年,嚮往未來,熱愛生活,因為我還很年輕,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還有許多美好的憧憬,但是祖國和人民如果需要我把生命獻出,我將毫不猶豫的把鮮血灑盡。"

出征前的酒後,讓小伙子們帶著幾分豪情,幾分悲壯。身為突擊隊長的孫兆群突然和戰友說:「我們這一仗沒有犧牲不可能,但是假如誰活下來了,誰就要到犧牲的烈士家裡去看看他的父母。」

戰役打響後,在我方炮兵的掩護下,突擊隊分三個批次開始向越軍發起突擊,這次戰鬥,以孫兆群為首的58個人的突擊隊堅強不屈,僅用25分鐘就拿下敵軍的「模範陣地」。

孫兆群所帶領的突擊隊,共消滅了87個敵人,而參加戰鬥的突擊隊員們,有16位倒在了陣地上。作為隊長,孫兆群最後也身負重傷,被戰友們從死神的邊緣救了下來。

其中,17歲的顧克路犧牲的最悲壯,實踐了「犧牲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諾言。烈士顧克路家在山東鄒城,兒子犧牲的噩耗使得這個家庭一度沉浸在悲痛之中。後來,顧克路父親卻向鄰居說:「我兒子沒有死,他還活著」,難道是思兒過度?

原來,孫兆群在從南疆凱旋後,一直惦念著16位烈士的家屬,正所謂「軍人不輕言,一諾重千鈞!」孫兆群將自己全部積蓄分成16分,分別寄給了烈士的爹娘,同時給每一位烈士的父母寫了一封「認親信」。

信中這樣說:「親愛的二老雙親:我是你兒子的副連長,你們兒子為國犧牲了,今後請讓我當你們的兒子,我會努力去照顧你們的生活。有困難,一定記得找我。」落款處寫的是「兆群兒」。

1987年春節剛過,烈士顧克路的父母接到孫兆群的來信後,老人激動地對鄰居說:「我兒子沒有死,他還活著!」

孫兆群,從副連長到連長到營長,官越做越大,可是他照顧老人的腳步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一次次的奔波、一封封的信件、無數的牽掛,他用行動詮釋著人間的大愛大孝,感動了無數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61f7142b161bb5f5ac22b08e2b8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