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三季度業績會亮相!關於凈息差、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管理層這樣說

2024-11-01   介面新聞

介面新聞記者 | 何柳穎

介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介面新聞記者 | 何柳穎

介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11月1日,招商銀行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在線上召開。

招行副行長、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彭家文攜一眾高管出席,圍繞凈息差、零售壓力以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市場關注的問題作出了回應。

預計明年貸款增速好於今年

2024年1-9月,招行實現凈利息收入1572.98億元,同比下降3.07%。作為比較,該行上半年凈利息收入1044.49億元,同比下降4.17%

今年前三季度,招行凈利息收益率1.99%,同比下降20個基點。作為比較,該行今上半年凈息差為2.00%同比下降23個基點Wind數據顯示,在42家上市銀行中,招行凈息差排名第五。

彭家文表示,三季度招行凈利息收入和凈息差降幅收窄,繼續保持低資金的成本優勢。「受LPR和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影響,疊加有效信貸需求不足,新發放貸款收益率下行,資產收益率承壓。為此,招行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帶動負債成本下行,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利差縮窄帶來的影響。」

他同時強調,最近利率整體下調,以及未來有繼續下調的可能,對於商業銀行的息差而言仍是挑戰。

貸款增長方面,截至9月末,招行貸款和墊款總額6.7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4%。去年同期,招行貸款和墊款總額6.4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68%

彭家文介紹,目前貸款增速有所回落,並且比預期略低一點,實際上這和社會趨勢相似,即在防空轉防套利擠水分的大背景下,社融和貸款增長都有所放緩。

展望未來,「招商銀行的貸款增長會與大形勢基本相符,而大的形勢,我判斷明年整體的社融和貸款增速應該好於今年。」彭家文表示。

「從整個信貸的增長情況來看,我們認為今年還是受市場影響比較大的一年,但是一系列政策持續發揮影響之後,明年信貸增長整體還是向好的。從資產負債管理來講,明年重點還是要調好結構,比如做好大類資產的配置結構,保持優質資產的增長,保持較高收益的資產增長。」招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李俐表示。

對公也是主戰場

具體來看,作為「零售之王」,招行的零售業務目前正承受一定壓力。

截至9月末,招行零售貸款3.5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5%,增量不及上年同期主要是信用卡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規模受市場需求偏弱的影響有所回落同時,零售不良貸款率0.94%,較上年末上升了0.03個百分點,零售的逾期貸款率和關注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上升。

零售信貸部總經理汪濤表示,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全行業的零售貸款不良率和關注率其實都呈上升趨勢,招行的零售貸款資產質量指標的變化也跟該趨勢保持一致。

後續而言,「預計零售的貸款風險指標環比增速會有所放緩,但是由於政策的傳導有一定的滯後性,我們判斷短期內銀行業的零售信貸資產質量還會繼續承壓。長期來看如果經濟恢復良好,政策的效果預計會逐步傳導到實體經濟和居民收入,資產質量長期向好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強。」汪濤表示。

對公信貸方面,截至9月末,公司貸款2.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70%,增量高於上年同期李俐提及,國家的一系列新政,比如股票回購增值再貸款等刺激政策,對對公貸款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招行方面表示,市場上對招商銀行的印象比較聚焦在零售業務,但實際上對公也是招行的一個主戰場。數據顯示,該行企業客戶已於今年7月正式突破300萬戶。

李俐強調,招行會大力推動零售貸款的增長,並保持符合國家導向的對公貸款,在負債端也會繼續加強整體的負債成本管控。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很大增長空間

今年1-9月,招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174.05億元,同比下降27.63%。其中,代銷理財收入59.37億元,同比增長47.36%;代理證券交易收入7.72億元,同比增長34.03%;但代理保險收入代理基金收入代理信託計劃收入均出現大幅下降。

「保險和基金的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影響,我們今年用了很多以量補價的措施來彌補,使降幅不斷收窄。接下來我們認為降幅會進一步收窄,但能不能轉為正增長,現在還不好判斷。」彭家文表示,後續要看市場的整體布局以及資本市場的表現,以及有沒有新的降費讓利政策出台。

中國人民銀行10月18日正式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消息一出,招行迅速反應,目前已落地市場首批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業務彭家文表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在順利推進,後續還有很大的業務增長空間。

招行是否會考慮進行股票回購?對此,彭家文回應稱:「我們正在研究中,我們認為這個措施是可以往前推進的,但之所以要研究,是因為確實還有很多的因素需要進一步考慮,主要是上市銀行和其他上市公司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彭家文表示,上市公司可能更多地從商業性的原則來考慮,但是銀行是受多方面監管的,比如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目前為止,境內上市銀行中還沒有看到回購的先例,估計都是考慮到共同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