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半年利潤預降60%,全怪多業務拖累?

2024-08-01     國際金融報

近期,2024年上半年A股券商業績預告陸續出爐,業績下滑是主基調,部分券商利潤同比下降超過50%,如海通證券、華西證券、國海證券等。

其中,國海證券預計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同比降逾六成,主要系多重因素疊加,如權益投資、投資銀行等業務的收入下滑,加之計提大額資產減值等,導致整體業績下降。

截至2024年8月1日收盤,國海證券報3.09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逾2%,總市值197億元。

半年凈利下滑逾六成

國海證券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為1.51億元,同比下降61.34%;預計扣非凈利潤為1.46億元,同比下降62.51%。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國海證券解釋稱,公司認真落實「提質增效」工作要求,堅定發展信心,主動克難攻堅,紮實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但受市場波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權益投資、投資銀行等業務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報告期內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導致整體收入下滑。

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幅度較大,市場交投活躍度下降,滬深兩市股票成交額下滑,自營業務也成為影響大多數券商業績表現的關鍵要素之一。同時,股權融資放緩,券商投行、經紀等業務也持續承壓。

具體來看,該公司投行業務收入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國海證券旗下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分別為4.25億元、3.6億元、2.02億元和1.65億元。其中,2023年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創2013年以來新低。

投行業務收入下滑背後,國海證券多次陷入重大財務造假案件,也頻頻收到監管罰單。

2024年5月,江蘇證監局對國海證券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經查明,國海證券在金通靈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持續督導過程中,未能勤勉盡責履行相關義務,持續督導期出具的2017年度至2019年度持續督導現場檢查報告存在不實記載,持續督導報告對外發布程序不符合規定。

2022年3月,國海證券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勝通債」證券虛假陳述案件中,國海證券因「未勤勉盡責」受到監管處罰,被沒收1798萬元的承銷費用並被處以60萬元罰款。

多次計提影響業績

國海證券披露的計提資產減值公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該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約1.46億元,將減少公司本期利潤總額1.46億元,減少公司本期凈利潤1.09億元。

這已不是國海證券今年首次計提。

4月29日,國海證券發布公告稱,2024年一季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6575.05萬元。該次計提直接導致公司一季度利潤總額減少6575.05萬元,凈利潤減少4931.29萬元。

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國海證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2.12億元,將直接導致公司上半年利潤總額減少2.12億元,凈利潤減少1.58億元。

在上述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中,「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成為高頻詞。同時,在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的訴訟案件中,14項與質押式回購業務相關。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國海證券已至少15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此前,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向國海證券提問,「公司連續幾年都有計提,是否存在較大財務風險?」

對此,國海證券回應稱,公司經營正常,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真實準確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同花順數據顯示,國海證券股價於2015年6月5日創造歷史峰值——盤中12.91元/股,此後整體下行。截至2024年8月1日收盤,報3.09元/股,總市值197億元。

記者 王媛媛

編輯 陳偲

責任編輯 孫霄

—— / 好文推薦 / ——

  • 巴黎的奧運經濟帳
  • 中國電信子公司擬剝離互金業務
  • 華為手機,放下身段?
  • 董宇輝離職
  • 美國製造業正調整策略
  • 上海迎來「二次元」時間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3d6364e02efda38b1d17a45db77ce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