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屏和曲屏究竟誰更好,似乎終於有答案了

2023-09-15     機智貓

原標題:直屏和曲屏究竟誰更好,似乎終於有答案了

和咸豆腐腦好吃還是甜豆腐腦好吃一樣,關於曲面屏和直屏誰更好的爭論從來沒有停過,直到今年,產品形態和市場競爭態勢的變化,讓彼此之間的天平出現了一絲傾斜。

數據諮詢機構Canalys發布報告,列出了中國市場3500元以上出貨量前10的手機。iPhone基本占據了半壁江山,國產手機則包括華為P60/ Mate50、小米13、榮耀90 Pro、OPPO Find X6。

如果用螢幕形態進行區分,結果就很有意思了,10款手機中,直屏占了7款,曲面屏僅3款,直接打破往年五五開的態勢。

這是否意味著曲面屏已經開始不受歡迎,勝利的天平傾向直屏了呢?

「曲改直」成為一種趨勢

毫無疑問,曲面屏為智慧型手機帶來了好的賣相,螢幕延伸到原來的中框,不僅提升了手機的屏占比,同時也能讓邊框看起來更窄,這是直屏手機無法做到的。

之後「曲面屏等於高端」的認知深入人心,曲面屏基本成為安卓陣營的標誌性特徵,覆蓋了幾乎所有價位。相對的,消費者對曲面屏的新鮮感也因此迅速降低。

隨著使用人群的擴大,曲面屏對螢幕保護不夠,邊緣色差,顯示不全等不足也被放大。儘管現在曲面屏的主流形態是更好用的微曲面,上述問題也緩解了許多,但因為自身的物理特性,這些情況多多少少還是存在的。

或許是洞悉到了曲面屏的不足,三星在Galaxy S23 Ultra上做了一點「小改動」,把S22螢幕兩側弧度做小,弧形區域減少了 30%,直屏區域增加3%,只留下輕微的曲面,所以這代視覺上的改變明顯。

如果以實際操作區域作為衡量標準,三星Galaxy S23螢幕的使用感覺和直屏幾乎一樣。同樣得益於直屏區域增大,S-Pen的工作區域也都是直屏,不再會被曲面屏干擾。

有一說一,三星這樣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倒退,因為直接減弱了正面大屏極致的視覺觀感。相對的,顏值的犧牲換來更高的實用性,突出手機的工具屬性。

其實,不只是三星,其他手機廠商也有類似操作,比如華為。

Mate 60 Pro搭載一塊6.82英寸四曲面螢幕,但它和P40系列那塊不一樣,實際曲率很小,螢幕弧度區域基本控制在正面黑邊範圍內。

換句話說,螢幕實際控制區域都是直屏,因此使用體驗與普通直屏並無二致。至於曲面的部分,更多是起到裝飾,以及與Mate 60(直屏)形成區分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將曲面屏當直屏用的手機不多,主要是三星Galaxy S23 Ultra和華為Mate 60 Pro系列,其他旗艦手機除了iPhone,多數還是常規的微曲面。但是要注意到,三星和華為,一個是供應鏈本身,一個是行業巨頭,而且後者使用的是國產屏。

預計今年年底隨著新平台陸續發布,新旗艦很有可能會在螢幕形態上進行一些改動,除了直屏曲屏雙方案,針對曲面屏可能會有一些微調,保證曲面精緻感的同時,讓使用體驗接近或等於直屏。

講到這裡,那是否能意味著,在這場直屏與曲面屏的決鬥中,前者贏得了勝利呢?我覺得也不能,因為目前曲面屏在功能性,較直屏仍然有較大優勢。

曲面屏對於影像旗艦的功能價值

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曲面屏還是旗艦,尤其是頂格旗艦的主流選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當前旗艦機主打的影像功能。

按照今年的標準,一部影像旗艦一定要有高像素、超大底,以及超廣、主攝、長焦組成的全焦段覆蓋,典型的如小米13 Ultra、OPPO Find X6 Pro、vivo X90 Pro+、榮耀Magic5 Pro等。

但超大底傳感器體積也更大,占用內部空間更多,因此必須要藉助曲面屏和曲面背板,擴展出足夠的空間來容納這些大體積的零配件,同時也能營造出「輕薄機身」的視覺感受。如果選用直屏,那帶來的一定是一款厚度超規,鏡頭更加突出的手機,很難討人喜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底和明年的影像旗艦已經開始考慮億級像素長焦攝像頭,這顯然會對手機內部空間提出更多的挑戰。這種趨勢下,讓影像旗艦去使用直屏多少有些大可不必,能堅持小曲率的微曲面就值得消費者為它的工業設計點贊。

這也是為何影像旗艦大多選擇曲面屏和曲面機身的原因,是眼下兼顧質感和功能性的最優解。不過,也有特例——小米13。

小米13自發布以來,熱度一直很高,在它身上能找到很多讓消費者喜歡的元素,比如小屏旗艦、直屏旗艦、徠卡影像……似乎該有的都有了,稱為影像旗艦好像也不為過。這麼好的手機怎麼沒有其他廠商跟進呢?

核心原因是小米的受眾,願意為小米13這樣的小屏&直屏旗艦買單,這點放在其他廠商上恐怕就未必受用了。

每個品牌的用戶結構和受眾都不一樣,同樣一條產品線,其他廠商將直屏改成曲面屏後,銷量不降反升,像vivo S系列、OPPO Reno系列都經歷過類似過程,改成直屏後,真正買單的消費者大幅減少,反而是改回曲面屏後,銷量開始起飛。

今年的vivo S17系列、OPPO Reno10系列、榮耀90系列,還有3分鐘賣了20萬台的一加Ace 2 Pro,都是清一色的曲面屏。也正因如此,小米13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競品,註定成為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特別的存在。

除此之外,曲面屏也是營造產品差異化的手段之一,有很強的可塑性,比如上半年大火的華為Mate X3,以及最近開售華為Mate X5,將外屏做成了四曲面,是目前摺疊屏市場的獨一份,同時配合輕薄機身,塑造出相當不錯的手感。

在2000到3000元價位段市場,性能機用直屏,影像機用曲面屏,那麼有沒有使用曲面屏的性能機呢?有,比如一加Ace 2系列,它和小米13有點類似,如果你想在這個價位選擇一部兼顧顏值、質感、性能、不錯的影像,恐怕除了它,鮮有更好的選擇。

當千元機普及曲面屏

不僅是中端機,曲面屏還在繼續下沉,如今千元機也能找到不少曲面屏,要知道這個價位原先可是清一色的直屏。

在2023年,千元機開始大規模OLED化,曲面屏化也是大勢所趨,似乎成了當下千元機的版本答案。

今年618期間,幾個主力的性價比產品的市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因為在目前得大環境下,性價比敏感群體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大幅下降,導致面向這部分市場的產品銷量銳減。反倒是幾款主打外觀、影像、自拍、質感,且面向線下市場的中端機銷量下滑不嚴重。

而當這種線下中端機的產品定義進入千元機市場,卻獲得了足以讓人眼紅的銷售成績和市場表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多次提到的榮耀X40和X50。

榮耀X40和X50的亮點有曲面屏、億級主攝、大電池、大內存、不錯的外觀、夠用的性能、流暢的系統……基本每一個亮點都擊中了消費者的痛點。這樣的產品幫助榮耀穩定了市場份額,甚至還與其他618期間銷量下滑的品牌形成了鮮明對比。

於是,OPPO、vivo、真我等都陸續推出自己千元價位的曲面屏手機,包括vivo Y78+、真我11 Pro+、OPPO A1系列,還有剛剛發布的OPPO A2 Pro。值得注意的是,Redmi也官宣了自己首款曲面屏手機——Note 13 Pro+。

至此,幾個主流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千元級曲面屏手機,不同於性價比機型,上述產品都面向的是社會渠道,真正的全渠道,對於穩定市場份額,擴展用戶群體是很有價值的。

曲面屏以及中端機的產品定義進入千元機市場後,消費者用一樣的錢,可以買到賣相更好的手機,如果恰逢雙11、百億補貼這樣的大促活動,還能拿到更優惠的價格。這種面向全社會的產品,促銷力度不會小。

對於手機廠商,正如上文所說,可以鞏固甚至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一旦形成正向循環,也更有動力推出素質更高的千元機。

回到開篇提出的問題,與其說直屏和曲面屏誰贏了,倒不如說是廠商對待他們的態度更理性,曲面屏可以做成直屏,直屏手機可以成為旗艦,千元機也能用上曲面屏……根據產品定義和實際要求選擇合適的形態,把自己的產品特點發揮出來,讓消費者感知到產品帶來的好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333632e86c3df41fa8f54b5490ddf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