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沒有美國援助,蘇聯能打贏德國嗎?這次若美國不支持烏克蘭呢

2023-01-29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二戰中沒有美國援助,蘇聯能打贏德國嗎?這次若美國不支持烏克蘭呢

俄烏衝突愈演愈烈,俄羅斯在占領大片領土的情況之下,烏克蘭在歐美的支援下,不僅穩住了局面,還能收復哈爾科夫州、赫爾松部分領土。挺俄者憎恨歐美,挺烏者覺得美國的援助還不夠。

其實,美國不僅援助過烏克蘭,也曾在二戰期間援助過蘇聯(後被俄羅斯繼承)。那麼,二戰期間,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能否打贏德國呢?

一些美國學者堅定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人是不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但是今天的俄羅斯人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美國人的援助根本沒有那麼重要。甚至有人不相信美國曾經援助過蘇聯。

關於美國曾經在二戰時期援助過蘇聯一事,確實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二戰結束之後,史達林、朱可夫等一批蘇聯高級領導人就曾經公開向美國表示感謝,好像也說過美國的援助,我們就贏不了這類的話。

但是後來,關於美國援助蘇聯這個話題的熱度很快就降了下來,人們似乎不再提起這件事情,逐漸地就被淡忘了。這又是為什麼呢?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事情還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說起,1917年10月,列寧推翻了羅馬諾夫王朝,建立了蘇聯,隨後單方面宣布退出一戰。這個舉動讓歐美各國極為不滿,並且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充滿敵意,畢竟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性很強。

歐美和蘇聯之間的矛盾便逐漸公開化,實際上早在沙俄時期,俄羅斯人就和歐美尤其是英國人互為仇敵,他們的恩怨由來已久。列寧在革命之後,又加上了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層面的矛盾,雙方更是火上澆油。

一戰後,德國戰敗,蘇聯也遭到了歐美方面的制裁,客觀上惡劣的國際環境讓兩個原本就有著微妙關係的國家秘密聯合了起來。

一戰之後的時間裡,蘇聯向德國提供了大量的礦產、能源等原材料,有力支援了德國工業的快速崛起。

而蘇聯方面也學到了德國在軍事和技術方面的經驗,尤其是機械化和空軍等領域。

在歐美看來,蘇聯和德國暗通款曲是對他們的巨大威脅,畢竟希特勒也是打著社會主義旗幟的。

只不過,德國後來出了一個希特勒,這個「精神病」把原來的劇本給徹底改寫了。如果德國有一個頭腦清醒的政治家,他必然會和蘇聯緊密合作,逐步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陣營。

但是希特勒不是一個理智的人,這是個瘋子,他不僅要統治全世界,還要把全世界上的「劣等民族」統統消滅掉。

希特勒極為變態,竟然把自己的盟友蘇聯,也劃到了「劣等民族」的名單里。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衍生出了後來德軍對蘇聯的進攻。

蘇聯人一開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史達林等人不願意相信,德國人真的會對自己的朋友下死手。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自動就成為了盟軍一員,蘇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反法西斯重要的力量。所以,歐美方面決定要和蘇聯合作,幫助他們從東線向德軍施壓。

但是,戰爭初期,蘇聯人一敗再敗,情況十分危急。

面對德軍的進攻,蘇軍被打個措手不及,減員巨大。更為致命的是,蘇聯的工業生產尚未恢復,軍用物資嚴重缺乏,彈藥匱乏的蘇軍遇到武裝到牙齒的德軍,雖然人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但僅僅用血肉之軀,能抵擋住德軍的幾次攻擊呢?

反觀作為遠征軍的德軍,一旦迅速拿下莫斯科,蘇軍將永無翻身之地。但此時,美國出手了。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力排眾議,立即解除了對蘇聯的制裁,並批准大量援助蘇聯。(二戰之前,美國人就已經在制裁俄羅斯人了。)

蘇聯的重工業體系雖然還比不上美國和德國,但也非常發達,不過主要集中在烏克蘭境內,也就是現在的烏東頓巴斯地區。德軍一上來就把烏克蘭給占領了,還得到了烏克蘭人的支持。

在莫斯科保衛戰之後,美國的援助開始源源不斷地送到蘇聯人的手上。根據目前所查到的資料,當年美國援助給蘇聯的物資總量非常驚人,此外還有大筆資金。

後世曾有人做過統計,美國在二戰期間援助蘇聯的物資總額摺合高達110億美元,而同時期美國援助中國的總額不超過10億。足以看出,蘇聯對於歐美有多麼重要。

根據史料記載,美國援助了蘇聯近萬輛各類裝甲車和戰車,數萬輛軍用摩托車,數十萬輛汽車以及一萬餘架各型戰鬥機。此外還為蘇聯提供了近兩千台火車頭,數萬節車廂。(烏克蘭以及頓巴斯等工業生產體系遭到德軍破壞,蘇軍難以生產足夠的火車頭和車廂)

當時美國的工業體系極為健全,他們在援助蘇聯裝備的同時,還為他們配備了全套的維修零部件,甚至還派遣了維修人員。後世分析,這對於蘇聯後來工業水平的快速提高有較大幫助,尤其是在航空工業方面。

由於蘇聯的大糧倉烏克蘭被德軍占領,蘇聯出現糧食短缺,美國又向蘇聯支援了大量的食品,其中的軍用食品深受蘇聯紅軍的喜愛。

因此,美國援助蘇聯是有證據可查的事實,並且援助的規模和數量極大,蘇聯人自己也承認,美國的援助對他們幫助很大,他們也非常感激。

可以說,美國的援助對於蘇軍取得幾次城市保衛戰的勝利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對於援助是否是蘇聯最終獲勝的關鍵,雙方的爭議很大。

在美國人的眼裡,打仗就是強大的火力和源源不斷的後勤供應,缺了這兩樣,他們就不會打仗了。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的援助是蘇聯獲勝的關鍵和保障。

但是蘇聯人自己並不這麼看。首先,美國的援助來得並不及時。由於當時德國的潛艇封鎖了大西洋,美國的物資無法及時地運送到蘇聯。

當盟軍控制了海路,物資送到的時候,莫斯科保衛戰都已經結束了。所以蘇聯人覺得,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靠自己就把德國人打退了,沒有你們的援助,我們也能取得最終勝利。不過就是得晚點,傷亡再大一點。

所以,蘇聯人認為美國人的援助充其量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絕對不是雪中送炭。

另外一點,美蘇之間的罅隙始終沒有消除,美國人暗地裡防著蘇聯人,蘇聯人也一樣看美國人不順眼。

希特勒死了以後,美國就有一些人建議停止對蘇聯的援助,但是羅斯福堅持繼續提供援助。一來他希望蘇聯能夠儘快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另一方面,他不希望二戰剛剛結束,就造成美蘇對立的危險局面。

但是不久之後,羅斯福就死了,杜魯門上台,他沒有羅斯福那般長遠的政治眼光,一上任就把援助給停了。原本蘇聯還指望靠美國的援助,挺過戰後重建這最困難的幾年,沒想到美國人就這麼現實,說停就停了。

停了還不算完,杜魯門第二天就拿著帳單來要錢,蘇聯人都蒙了,要錢?要什麼錢?

杜魯門告訴他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不可能白白給你們這麼多物資。蘇聯人更加硬氣,我們拿命幫你們打仗,救了你們的命,你們現在找我們要錢,滾!再說,羅斯福當年明說的不要錢。

羅斯福確實承諾過,軍事援助不要錢,但是關於一些民用物資,雙方約定戰後償還,這批援助大約7億美元,和美國援助中國的總額差不多。

杜魯門拿著白紙黑字給史達林看,蘇聯人也沒脾氣,於是派人和美國人簽訂了一個還款協議,杜魯門高興地回家了。然後,蘇聯這邊就沒有然後了,美國人再來要錢,不是拖延推諉,就是踢皮球,直到蘇聯解體在一分錢也沒還。後來,美國再找俄羅斯要錢,俄羅斯人說,你得去找蘇聯。

總而言之,二戰一結束,美國和蘇聯,西方和社會主義陣營就立即從盟友變成了對立面,接下來就是美蘇數十年的冷戰。

當時東西方的對抗非常激烈,幾次險些爆發世界大戰甚至是核戰爭。雙方在政治領域也充滿了嚴重的敵視心態。

所以,每當蘇聯方面進行二戰歷史的回顧和總結之時,都會有意地避開或者淡化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後來,乾脆在公開場合就不提這件事情了,經過幾代人的更迭,很多年輕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美國援助蘇聯這回事情。

再加上,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一直是水火不容,俄羅斯人打心裡看美國人不順眼,就算知道有這麼回事,也不會承認他們是靠美國人才打贏的二戰。

客觀上來說,蘇聯人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武器是戰爭獲勝的重要因素,但卻不是絕對的保障因素,無論是蘇聯人抗擊德軍入侵,還是中國軍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獲得最終的勝利都不是因為武器,而是依靠堅強的戰鬥意志。

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扭轉局勢,因此把他們的功績記在美國人頭上是不公平的。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援助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蘇軍發起反攻,美國援助的糧食還防止了蘇聯饑荒的出現。

客觀來說,無論是俄羅斯方面有意淡化歷史,還是美國人居功自傲,對於這段歷史的爭議,還是源於兩大陣營之間長期的對立和鬥爭所導致的。

這種民族、宗教以及意識形態領域的對立鬥爭是非常危險的,在歷史上有無數的戰爭都是源於這種對立。

今日的俄羅斯與美國早已經是勢同水火,誰能想到他們曾經並肩作戰,共同為了人類的和平而抗擊法西斯。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更沒有永遠的盟友。對於美國援助蘇聯取得二戰的勝利,那麼,今天美國援助烏克蘭,能否取決於勝利呢?

其實,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

首先,戰爭的道義性就很重要。保家衛國戰爭,還是侵略戰爭,除非,侵略國家國力異常強大,有碾壓性的優勢,那麼,保家衛國戰爭大多都是失敗的,能打到持久戰已經很不錯了。

其次,毫無疑問,決定戰爭的勝利者最終是人,但武器絕對不可忽略。現代戰爭,已經不是一戰的戰壕戰爭,也不是二戰的機械化戰爭,現代戰爭打的是超視距的信息化戰爭。對於信息戰爭,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短板,誰獲得援助多,誰就占優勢。

再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二戰時期,美國之所以援助蘇聯,擔心的是,一旦德國勝利,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因此,美國必須援助蘇聯。而這一次,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意義有多大呢?還得看,烏克蘭在戰場上的表現。

事實上,在這場俄烏衝突中,美國在信息和武器上的援助已經大顯威力。當俄軍進入烏克蘭後,烏軍憑著標槍和毒刺,給俄軍造成重大損失,不得不退出基輔。當烏軍連續失去幾座城池後,海馬斯的到來,讓烏軍順利收復哈爾科夫州,紅利曼,赫爾松地區左岸等地區。

這一次,烏克蘭將目標瞄準了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烏克蘭正在討要美國M1坦克,德國豹2坦克,美國F16戰機等進攻性武器。

如果說,美國不援助蘇聯,蘇聯不一定輸,但美國如果不援助烏克蘭,烏克蘭一定會落敗的。至於美國能援助多少,能援助多久,那就看烏克蘭自己的能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319fc57a2ab3a11eb4cc343a49b75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