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皓瀚DH-i:10萬級油混SUV,還有搞頭嗎?

2023-12-26     電動湃

在現時10萬元以下的代步車市場,隨著海鷗和繽果的加入,兩者已完全顛覆了過去小型車級別的格局。

截止到11月,海鷗和繽果分別累計拿下27萬輛和19.8萬輛,至於昔日的「神車」飛度只有5.2萬輛。

新能源車的「替代效應」,已然不可避免。

來到10萬元級別,大家的用車需求已不止於個人短途代步,而是需要兼顧家用、多人乘載及長途出行。

因此,純電化在10萬及以上級別里的占比,仍不像小型車市場那樣突出,即便如軒逸、朗逸這些老牌燃油車選手,都還占據著銷量榜前列位置。

那麼作為純電和燃油車的中間形式,油混車型也理應有一席之地。

東風風神皓瀚DH-i,正是為此而來。

早在2021年,東風汽車提出了「東方風起」計劃,意在重點打造風神、嵐圖和猛士這三大品牌。

其中,嵐圖和猛士帶著全新品牌身份而來,至於風神則是在包含風度、風行、風光的「東風大自主」陣營里脫穎而出。

不難看出,東風是把主流市場的發展重心都寄予在了風神身上。

為此,東風將耗時5年打造的DSMA架構率先應用在了風神品牌,而皓瀚DH-i正是該架構下的拳頭產品。

基於DSMA架構的應用,風神是想籍此打出「技術」標籤,以拔高品牌地位。

於是,他們帶來了馬赫電混DH-i混動系統,這也是皓瀚DH-i的首要賣點。

關於馬赫電混DH-i,官方表示這是業內第一個搭載4擋混動的系統。

相比於當下的2、3擋DHT技術,馬赫電混DH-i提出的「4擋」,並非是指疊加了更多擋位。

2+2=4,它們分別是指「2擋功率分流」「2擋DHT」。

得益於此,馬赫電混DH-i成為了行業首個「功率分流」「多擋串並聯」融合的混動系統。

功率分流和串並聯的兩種混動路線代表,分別是豐田和本田。

其中,豐田THS通過行星齒輪組跟發動機、電動機進行耦合,以作出動力分配。

THS系統的優點是低速動力強,但提速性能及高速節油的能力一般,於是馬赫電混DH-i多加入了一個高速擋位,讓它得以在高速下起到更大效用。

至於串並聯方面,馬赫電混DH-i也跟隨了主流做法,以2擋DHT來更好調節發動機轉速,讓發動機時刻保持在高效工況,確保高速場景下的再提速能力。

把兩種不同流派的混動系統融合為一體,馬赫電混DH-i為此所付出的努力無疑是巨大的。

在此基礎上,風神還為皓瀚DH-i選材了45.18%的東風馬赫混動專用發動機,這是行業首款熱效率認證突破45%的混動汽油機。

此外,該發動機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達到305N·m,由此為整套系統的強動力輸出奠定了基礎。

作為HEV車型,皓瀚DH-i的綜合系統功率高達215kW,綜合扭矩為565N·m,最快破百時間只有6秒。

在確保強橫動力之下,皓瀚DH-i的NEDC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4.2L,可見馬赫電混DH-i的實力功底所在。

得益於此,官方給皓瀚DH-i提煉出來的動態特點是「更省油、動力超強、換擋超順」。

從實際表現來看,皓瀚DH-i給人的最大印象是「平順」。

在市區走走停停的工況下,每踩下一腳油門踏板,皓瀚DH-i都能給到如你預期一樣的動力響應,這混動系統當中的電驅動反應是做到位了。

隨著油門開度的逐漸增加,皓瀚DH-i也能給出相應的提速效果,並且沒有出現明顯的換擋衝擊。

可以說,馬赫電混DH-i在複雜的物理結構下,確實是做到了讓人無感的平順駕駛表現。

在中低速工況下,皓瀚DH-i這種平順度固然是能夠加分。

但到了急加速環節,這種不慌不忙的平順度,多少也容易讓人少了些駕駛樂趣。

在把油門踩到底的情況下,皓瀚DH-i並不會給你「踹一腳」的動力響應,這時候它還會堅守著平順的物理調性,緩慢提升速度表的數字。

雖然急加速反應不夠及時,但到了高速區間以後,皓瀚DH-i的提速後勁還是能夠給人信心,即便要超車也是不在話下。

就此來看,馬赫電混DH-i為了融合「功率分流」和「多擋串並聯」這兩套不同系統的特點,更多是以犧牲效率的做法來實現。

「平順」,自然也成為了該取向下的結果。

肩負著如此複雜的混動系統,皓瀚DH-i依然做到了9.99萬起,能在這個價位上實現6秒級加速,其性價比之高不言而喻。

當然,做到這樣的同時,也意味著風神需要有所取捨。

如今對於大多數10萬級自主品牌車型而言,底盤功夫是傳達高質感的重要一環。

不過,皓瀚DH-i在此的表現比較生硬,對於顛簸的處理能力一般,在面對溝坎時亦容易出現幅度不小的拋跳動作。

同時,這般路面直接反饋亦未跟操控有所聯繫,虛位偏大的轉向手感,始終強調著皓瀚DH-i的家用車身份。

基於這般家用車底色,皓瀚DH-i身上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組合,沒有發揮出比肩當下同級競品的水平,這也相對容易叫人有所減分。

東風對於馬赫電混DH-i的高研發投入,是否有所影響了底盤環節的投入,這點我們不得而知。

就馬赫電混DH-i系統來說,不難看出東風風神為占得技術高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投入。

而落到皓瀚DH-i的實際表現來看,這套融合了「功率分流」和「多擋串並聯」不同特點的系統,有沒有真正發揮出「1+1>2」的水平,答案似乎並不明顯。

總的來說,這個「行業第一」的位置不好當,也需要皓瀚DH-i用更多用戶直接感知的部分來打動消費者。

10萬級車型,往往是用戶綜合需求的集中體現。

啥啥都該有,唯獨不能有高售價,作為面向主流市場的風神品牌,皓瀚DH-i自然深諳其中道理。

為此,皓瀚DH-i首先提供了一副年輕化造型。

通過採用分體式燈組設計,外加倒梯形的網狀格柵,皓瀚DH-i刻畫出了一副動感犀利的前臉。

此外,藉助帶點溜背的車身姿態、隆起的貫穿式尾燈,以及四出排氣管設計,皓瀚DH-i所傳遞出來的運動化觀感也是無以掩蓋。

顯然,皓瀚DH-i懂得如何捕捉年輕用戶的芳心,這也可以說是風神在拳頭產品奕炫之後,年輕運動設計取向的另一延續。

在此基礎上,皓瀚DH-i還在車內進一步打出大屏組合,10.25英寸液晶儀錶盤+13.2英寸豎屏,絲毫不吝嗇在智能化層面選材的堆砌。

其中大屏內置的WindLink OS 2.0智能系統,提供了車載微信、騰訊視頻、全民K歌、QQ音樂、高德地圖等常用APP。

再者,皓瀚DH-i也向高級車型看齊,取以水晶撥片換擋樣式,以此來加強用戶好感。

稍微可惜的是,皓瀚DH-i在4650x1905x1630mm的三圍尺寸下,雖說有著出眾的2775mm軸距,但實際體驗下來,後排空間也還是僅為「夠用」的程度。

應該說在複雜的混動結構下,留給皓瀚DH-i可布置的座艙空間難免是要少了些許。

既然沒能坐擁大空間優勢,皓瀚DH-i乾脆選擇進一步突出年輕用車定位。

以售價13.69萬元的皓瀚DH-i旗艦版來說,該版本加入了同級唯一的AR-HUD和電子外後視鏡,力求將科技元素堆砌得更足。

此外,早前皓瀚DH-i還新增了官改套件的「太空電競版」,以更好迎合年輕人的審美。

在過去作為運動化轎車的奕炫獲得大賣以後,風神這下是鐵定了心要繼續撬動年輕用戶市場,從中實現品牌的煥新。

只是,品牌煥新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事情。

以今年8月東風的新一輪調整來看,東風在主流市場上再加入了納米和eπ這兩個全新品牌,一改此前100%力推風神品牌的做法。

按照規劃,風神將加快從燃油車向節能車轉型。

eπ ,則成為面向主流市場的電動化品牌,兼顧純電和增程。

至於納米,則是面向小型細分市場的純電品牌。

東風副總經理陳昊表示,「之後風神、納米、eπ這三個品牌將形成獨立的銷售渠道」。

「後續也會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更多是要做好『東風』品牌」。

可以說,東風自主品牌陣營里再迎來新一輪賽馬比賽,這當中的想像空間值得期待。

目前擺在風神面前的有兩個難題,一個是怎麼完成品牌煥新,讓風神進一步走進千家萬戶。

另一個是在打出油混路線下,風神能否從中捕獲到更多原來純燃油車的用戶。

在融合本田和豐田的不同混動系統特點之下,再結合皓瀚DH-i的9.99萬起售價來看,風神這一把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拼了命的風神,需要、也值得一份更好的回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2c50ee83a88b156448e44662bcc3e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