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衝突前車之鑑,2021年格前總統勸烏克蘭:俄打我們只用了5天

2023-05-31     史密記

原標題:俄格衝突前車之鑑,2021年格前總統勸烏克蘭:俄打我們只用了5天

俄烏衝突爆發至今,北約、歐盟相繼下場,烏克蘭幾乎全境都已經經受過了炮火的摧殘,然而即便如此,俄烏雙方也沒能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思路。

無論是從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還是軍事實力來看,烏克蘭都遠遠比不上俄羅斯。烏克蘭在這樣的情況下仍舊選擇挑釁俄羅斯,背後原因不外乎是有其他國家和勢力的支持。

類似的例子在全世界也並不算少見。喬治亞也曾在別國勢力的支持下挑釁過俄羅斯,然而結果卻是喬治亞只堅持了5天就被俄羅斯狠狠地打回了老家。

在面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問題時,喬治亞前任總統薩卡什維利也曾經好言勸說烏克蘭不要試圖和俄羅斯硬碰硬,並用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舉例說明。

圖1:喬治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

雖然有喬治亞前總統的好言相勸,但事實證明烏克蘭並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

喬治亞是如何和俄羅斯爆發衝突的呢?他們是受誰蠱惑呢?薩卡什維利為什麼要勸阻烏克蘭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喬治亞、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故事。

衝突爆發

奧賽梯是俄羅斯和喬治亞的中間地帶,由於地勢問題這一地區被劃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分屬於俄羅斯和喬治亞。在南奧塞梯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喬治亞的俄羅斯族人,他們和喬治亞人民的關係一直都不算友好,甚至還更親近俄羅斯人一些。

圖2:地圖

除了和俄羅斯關係友好,南奧塞梯也一直在追求獨立。儘管這種獨立的聲音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但南奧塞梯人民也一直都不願意臣服於喬治亞政府。

本應該屬於自己國家的人民卻更親近外國人,甚至還一直想要獨立,這樣的情景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是不願意接受的。

喬治亞一直以來就對南奧塞梯地區有所不滿,在薩卡什維利上任之後,雙方的矛盾衝突更是上升到了頂點。

2008年8月8號,喬治亞正式進軍南奧塞梯,一方面是想要徹底收服南奧塞梯,讓南奧塞梯真正地屬於喬治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挑戰一下俄羅斯的權威,好讓俄羅斯能夠正視喬治亞的地位。

圖3:喬治亞軍隊

由於事先沒有什麼準備,僅有幾百名正規軍的南奧塞梯很快就敗在了喬治亞的手下。

8月9號,只用了不到24個小時,喬治亞就已經成功拿下了茨欣瓦利,南奧塞梯節節敗退。

因為整個進攻過程中喬治亞並沒有收到什麼有力地反擊,所以喬治亞一直都十分自信。他們相信他們已經成功地把南奧塞梯收歸囊中,他們也相信他們在和俄羅斯的邊境衝突中取得了勝利。

喬治亞有了行動,俄羅斯方面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

圖4:俄羅斯軍隊

在收到俄羅斯方面傳來的喬治亞進攻南奧塞梯的消息之後,梅德韋傑夫在第一時間結束了自己的休假,趕回俄羅斯主持局勢,而普京遠在北京無法及時趕回俄羅斯,但他也在第一時間通過遠程視頻等方式迅速和國內的國防部長等人取得了聯繫。

面對喬治亞的挑釁,俄羅斯同樣選擇了強硬地回擊。

雖然南奧塞梯對於俄羅斯來說屬於邊境外,但俄羅斯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完了所有的手續,並且只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就集結了一個集團軍的兵力。戰場上要用到的各種武器裝備也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準備妥當。

圖5:普京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俄羅斯迅速出兵,各種坦克和戰車對喬治亞軍隊發動了全方位的打擊。

俄軍的炮火遠比喬治亞想像的猛烈得多,8月9號喬治亞占領了茨欣瓦利,同一天,俄羅斯軍隊趕到,把喬治亞的軍隊也打得潰不成軍。

在俄軍猛烈的炮火襲擊下,喬治亞軍隊不得不提出停火的要求。

喬治亞軍隊雖然提出了停火的要求,但是背地裡卻小動作不斷,俄羅斯方面認為喬治亞明面上是希望停火,其實是想要爭取時間完成更多的軍事部署,因此俄羅斯在一開始並沒有同意喬治亞的停火請求。

圖6

在喬治亞軍隊已然崩潰的情況下,喬治亞應該十分清楚他們不可能戰勝俄羅斯軍隊,那麼喬治亞為什麼不肯選擇停火好好地談一談呢?

原因就在於當時的薩卡什維利仍舊對他的盟友——北約和美國——有著高度的信任和期待。

薩卡什維利和美國之間有過怎樣的約定呢?美國又是如何做的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衝突的原因和背景

薩卡什維利是一名非常精明、大膽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理念和他在美國留學期間接觸到的政治思想也是緊密相關的。

圖7:薩卡什維利

薩卡什維利在美國結識了一位擅於利用輿論尋求支持的學者,還深刻地接觸了美國信奉的資本主義自由觀念。這些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幫助薩卡什維利成功登上了總統的寶座,並且最終導致了俄格戰爭的爆發。

喬治亞當時的總統是謝瓦爾德澤納,薩卡什維利為了取代他成為下一任總統,充分地發揮了他在美國學到的輿論方法。

最終通過一系列的運作,薩卡什維利成功地讓喬治亞民眾對謝瓦爾德澤納產生了信任危機,謝瓦爾德澤納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辭職。薩卡什維利則繼續利用輿論給自己壯大聲勢,並且成功當選了喬治亞的新一任總統。

圖8:謝瓦爾德澤納

升任總統的薩卡什維利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做出一些前人沒能完成的壯舉,思考過後他把目光投向了南奧塞梯。

那麼如何才能收復南奧塞梯呢?薩卡什維利又想到了北約和美國。

南奧塞梯一直和俄羅斯保持著比較緊密的聯繫,想要收復南奧塞梯,就要先確保俄羅斯不能在這件事上占據優勢,誰能夠在這件事上制約俄羅斯呢?自然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北約和俄羅斯一直處於一種互相合作卻又互相提防的狀態下。一方面北約和俄羅斯都不願意放棄經濟發展而撕破臉,另一方面雙方也都在擔心來自於對面的武力威脅。

喬治亞已經因為南奧塞梯的問題和俄羅斯產生了嫌隙,此時選擇誰來作為自己的盟友自然不用多說。

圖9:地圖

在薩卡什維利的影響之下,喬治亞開始積極地尋求和北約的合作,並且希望能夠加入北約,藉此來壯大自己的實力,以便能夠在和俄羅斯的對抗中收到來自於北約和美國的支持。

對於北約和美國來說,能夠影響到俄羅斯的事情都是他們支持的,因此在喬治亞的問題上北約和美國都選擇了站在喬治亞一方。他們甚至還承諾薩卡什維利如果戰爭真的在喬治亞和俄羅斯之間爆發,他們將會給喬治亞提供必要的武力支持和人員支持。

薩卡什維利在得到了北約和美國的承諾之後,毅然決然地發動了對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

在占領茨欣瓦利之後,薩卡什維利一度以為俄羅斯會認可他們的行動,從而順利地把南奧塞梯收歸麾下,然而在領土問題上一貫強硬的普京讓薩卡什維利的美夢成為了泡影。

圖10:普京

俄羅斯軍隊的進攻十分猛烈,但因為北約和美國有過承諾,薩卡什維利並沒有太過擔心,所以才有了喬治亞一面尋求停火一面還小動作不斷的情況發生。

在喬治亞軍隊潰敗之後,薩卡什維利多次向北約和美國求援,然而他一直相信的北約和美國卻遲遲沒有送來他們早就答應過的軍事援助。

面對薩卡什維利的求助,北約和美國只是在口頭上表示了對俄羅斯軍事行動的譴責,在實際行動上卻什麼都沒有做。

而此時的喬治亞軍隊則在俄羅斯軍隊的猛烈進攻下越發損失慘重。

圖11

8月9號的時候,喬治亞的陸軍已經被俄羅斯的坦克和戰車幾近摧毀。僅僅過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喬治亞就從勝利的一方成為了被打的一方。

在薩卡什維利還寄希望於北約和美國的時候,俄羅斯軍隊已經開始了對喬治亞海軍甚至是空軍的進攻。

8月10號,為了保全剩下的有生力量,喬治亞軍隊不得不撤出南奧塞梯。

此時的薩卡什維利也終於明白北約和美國並不會對他派出任何的軍事援助,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薩卡什維利不得不低頭,喬治亞也終於徹底停火,並和俄羅斯進行會談。

在喬治亞完全放棄了對北約和美國的期待之後,俄羅斯也終於同意了停火。

圖12:普京

8月13號,雙方經過幾輪的談判之後最終達成了一致,這場持續了5天的俄格衝突也終於畫上了句號。

8月26號,俄羅斯宣布承認了南奧塞梯的獨立。喬治亞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徹底失敗。

薩卡什維利本想利用這件事來壯大自己的聲勢,給自己的政治履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這次事件徹底終結了他的政治生涯。如果非說有什麼收穫的話,可能是薩卡什維利終於徹底認清了北約和美國的真實面目。

薩卡什維利和烏克蘭

薩卡什維利認清了北約和美國的真面貌,然而總有人仍舊對北約和美國抱有信心。

圖13:薩卡什維利

2014年,俄羅斯出兵解決了克里米亞的問題,這件事讓烏克蘭對俄羅斯產生了抵抗和懷疑,從這之後,烏克蘭便開始了對北約和歐盟的頻頻示好。

烏克蘭尋求北約保護的行為觸動了俄羅斯的底線,兩個國家在這件事上始終沒能達成共識,於是矛盾也愈演愈烈。

2021年末,烏東地區時有戰亂發生,這是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挑釁,也是烏克蘭想要徹底和俄羅斯決裂的行動。

在俄羅斯看來,烏克蘭如果加入北約,對自己的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面對這樣的情況,俄羅斯自然不能放任不管。

圖14:北約

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對峙中,烏克蘭之所以能有足夠的底氣,就是因為有美國和北約的支持。在這個時候,曾經被北約和美國欺騙過的薩卡什維利站了出來。

薩卡什維利在一次採訪中指出,烏克蘭頻頻挑釁俄羅斯的舉動是非常危險的。

薩卡什維利十分清楚,烏克蘭的存在和當時的喬治亞是一樣的,他們都以為自己可以借著北約和美國的支持,在和俄羅斯的對抗中獲得成功,但是事實證明,北約和美國並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對於他們的損失,北約和美國也並不在乎。

薩卡什維利勸告烏克蘭不能把北約和美國的承諾當真。他提到,當初俄羅斯軍隊已經進攻到喬治亞國土內的時候他還在試圖聯繫北約和美國,然而他只收到了法國的電話,電話的內容是告訴他:我們不會出兵的。

圖15:薩卡什維利

薩卡什維利還在採訪中說道,他曾經得到過來自於美國總統的承諾,但是當戰爭真的爆發時,他只得到了美國在戰爭結束兩天之後的一句不痛不癢的「人道主義援助」。

在薩卡什維利看來,如果烏克蘭一定要挑釁俄羅斯,那不如趁著戰爭還沒爆發之前及時行樂,畢竟當初俄羅斯打喬治亞的時候只用了不到5天的時間。

薩卡什維利的言論當然有藉由此事保持自己的曝光度的原因在,但是不得不承認,他作為曾經的受害者,是十分清楚北約和美國的真實嘴臉的,他對烏克蘭的勸告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於真心的。

然而可惜的是,烏克蘭並沒有把薩卡什維利的勸告放在心上。他們依舊選擇了相信北約和美國,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上。

圖16:澤連斯基

俄烏衝突的過程大家都有目共睹,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烏克蘭都已經受到了戰火的轟炸,這對於烏克蘭來說絕對是不可挽回的巨大的損失。而烏克蘭以國土被轟炸為代價又換來了什麼呢?

喬治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的好言相勸沒能讓烏克蘭看清北約和美國的嘴臉,喬治亞只堅持了不到5天就被俄羅斯軍隊打敗的事實也沒能讓烏克蘭醒悟。

好在如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已經開始了談判,未來局勢的走向我們不敢妄加預測,但沒有戰爭、世界和平仍舊是所有人的心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1a4122b168cf5770d651f8bae227b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