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家評論:打造高質高效培訓體系 培養新時代優秀幹部

2023-12-08     宣講家網

原標題:宣講家評論:打造高質高效培訓體系 培養新時代優秀幹部

幹部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條例》《規劃》),對於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強基固本,培養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具有重要意義。「慎乃出令,令出惟行。」抓好《條例》《規劃》的貫徹落實,著力推動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思想政治保障和能力支撐。

一、明確重點內容,制定更科學的教育培訓「清單」

立足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突出幹部教育培訓重點,科學謀劃、精準發力,才能更好推動幹部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實踐本領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強化理論教育。政治上的堅定和忠誠源於理論上的清醒和自覺,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條例》明確了「幹部教育培訓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把握這個主題主線,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校學習、主題教育等方式,貫通理論闡釋、理論教學,面向廣大幹部加強黨的理論教育,教育引導幹部全面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爭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強化黨性教育。黨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黨性教育始終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調「學」和「做」,引導幹部補精神之鈣、鑄黨性之魂,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明確提出了「強黨性」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次黨內集中教育都把黨性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這也為建強幹部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聚焦建設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建設的目標,要持之以恆開展黨性教育,加強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強化政治忠誠教育,深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教育引導幹部補足精神之鈣、保持為民之心、弘揚廉潔之風,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強化履職能力培訓。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既要有擔當的「寬肩膀」,也要有成事的「真本領」。通過履職能力培訓,解決幹部「想干不會幹」「干又干不好」「幹完難成事」等本領恐慌問題。圍繞黨中央關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重大決策部署,分領域、分層次、分眾化開展專題培訓,以更高的培訓供需匹配度,提升幹部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讓更多幹部成長為行家裡手,在不同領域獨當一面,共同交出推動發展的優異答卷。

11月24日,寧德市直機關「四下基層」實踐隊幹部在古田縣黃田鎮金翼村參觀調研。新華社照片,寧德(福建)。

二、聚焦教學對象,制定更精準的教育培訓「名單」

「有的放矢事易成,無的放矢事難成。」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雖然是一項涉及全體幹部的系統工程,但並不意味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就可以「撒胡椒麵」「搞一鍋煮」,反而更需分層次、分眾化明確教育培訓對象。

突出「關鍵少數」的教育培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關鍵少數」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火車頭」,其政治素養、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和發展成效。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必須重視「關鍵少數」,強化「一把手」政治培訓,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要統籌好工作與學習培訓之間的關係,謀劃好領導幹部的日常學習,安排好領導幹部的黨性教育,落實好晉升領導職務的任職培訓。要重視對女幹部、少數民族幹部、黨外幹部等的教育培訓,使幹部的政治素養、政治能力與擔負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突出年輕幹部的教育培訓。年輕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中堅力量。把握年輕幹部成長規律,通過開展黨性分析、實踐鍛鍊、過「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加強年輕幹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教育,突出政治忠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紀律規矩教育,加強優良傳統作風和責任感使命感教育,引導年輕幹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聚焦年輕幹部從「校門」到「官門」的身份轉變,突出政治淬鍊、專業訓練、實踐鍛鍊,幫助年輕幹部更好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履職能力,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新征程中大展宏圖、大有作為。

突出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基層幹部是離人民群眾最近的人,是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神經末梢」。基層幹部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關係幹部隊伍整體形象,關係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要從基層工作特點和基層幹部需求的實際出發,豐富教育培訓內容,創新教育培訓方式,真正讓基層幹部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要發揮黨校、紅色教育陣地、「網際網路+」平台作用,擴大教育培訓範圍,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基層延伸傾斜,讓更多基層幹部在教育培訓中履職盡責、成長成才。

7月21日,在位於錦南街道水岸陽光小區的陽光議事廳,街道紀檢幹部在聽取居民們反映的問題及意見。

三、突出效果導向,制定更有效的教育培訓「保單」

推進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關鍵在落實。能否落實到位,實現建強幹部隊伍的目標,離不開有用資源、有效平台、有力制度的全面保障。

夯實資源保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豐富的師資、教材、經費保障,就不可能做出聚人氣、接地氣、強底氣的教育培訓「大餐」。既要加強各級黨校(行政學院)、部門行業培訓機構、教育培訓高校基地等機構的建設,按照政治過硬、素質優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高素質幹部教育培訓師資隊伍,科學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理論課和實踐課,開發通用教材、專業教材、區域教材和「鄉土教材」,不斷優化教育培訓「供給端」;也要配套經費保障,規範經費管理,解決好推進教育培訓工作的「後顧之憂」。

夯實平台保障。「察勢者明,趨勢者智。」在網際網路時代,幹部上了網,教育培訓工作也當順勢而為、上網上雲。立足網際網路的即時性、互動性、連通性特點,要加快推進網絡培訓平台建設,著力開放精品網絡課程,擴寬幹部教育培訓的覆蓋面。要立足實際,統籌好網上網下教育培訓資源,合理設置網上教育培訓任務、時限等要求,防止教育培訓泛濫,陷入形式主義,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的質效度。

夯實學風保障。開展幹部教育培訓,不是為了學而學,最終是要將學習內容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左耳進右耳出」不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行,以學習之名「觥籌交錯」更不行。要圍繞加強學風建設,積極回應培訓需求,以對口的內容吸引人;探索多元教學方法,以管用的方式留住人;創新考核評價體系,以硬性的制度約束人;從嚴從實培訓管理,以紀法的利劍威懾人,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切實保障教育培訓的成效。

作者:李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100fcbe7c107b3af93950e30bf50e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