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認知症人士,上海歐葆庭發起非藥物療法應用項目研究

2023-09-22     電商情報

原標題:關愛認知症人士,上海歐葆庭發起非藥物療法應用項目研究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也是全社會關愛認知症人士的重要時刻。今年,在第30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到來之際,歐葆庭中國區總部發起了「認知症照護體系手冊及非藥物療法在養老機構中的運用科研項目」。9月20日,上海場啟動會在歐葆庭顧村國際頤養中心成功舉辦。寶山區顧村鎮副鎮長錢婷女士、法中健康養老協會主席Olivier Dessajan 先生、上海交通大學老年產業研究所院長張乃子先生、中國PFH治療犬公益項目創始人吳起先生、億派學院中國區負責人沈妍女士、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與博士生導師馬古蘭丹姆教授及其研究生團隊、歐葆庭中國區執行長柯燁明(Benoit GARCIN)先生、歐葆庭中國區營運長邢珊珊女士、歐葆庭中國區醫療總監齊海玲女士、歐葆庭中國區護理與質量總監祁佳女士,以及來自各養老服務與科研事業的嘉賓們、歐葆庭入住長輩與家屬們共同參與並出席了此次活動。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1000多萬,約占世界總病例數的四分之一,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4000萬人。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代表的老年認知症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高呈顯著增長趨勢,因此,在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所有老齡化社會,認知症的照護都是重要的社會民生議題,急需全社會各層面的支持,不斷優化提升保障水平。

發布會上,歐葆庭中國區執行長柯燁明先生介紹說:「2023年是歐葆庭中國區開展業務的第十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歐葆庭中國將過去十年來在養老機構內運用非藥物療法的情況做系統性梳理、總結、歸納、研究、分析,旨在為國內老年認知症照護和非藥物療法應用提供學術依據和高度可實操性的指導意見。」

歐葆庭中國區營運長邢珊珊女士表示:「現代非藥物療法的概念由西方引入,但傳統醫學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中有很多非藥物療法的手段,比如養花、養魚、寫字、畫畫等等生活方式,都對治療身心疾病有效果。今天我們在上海歐葆庭,通過與吳起寵物工作以及億派學院達成深度合作,將動物輔助療法和舞動療法更多地在我們機構內運用並納入課題研究,相信不僅可以為我們的長輩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也可以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實踐經驗。」

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康琳醫生通過遠程連線對本次啟動會表達了祝賀,並表示:「在老齡化不斷加劇,以及老年人口面臨各種基礎慢病的情況下,如何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老齡化,是所有養老從業者所面臨的共同話題。這次非藥物療法的嘗試,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知道,很多老年期的疾病是不能治癒的,我們做的是儘量去保持他們的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認為非藥物療法在未來一定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以前有過一些關於不同非藥物療法的小規模樣本實驗,確實能夠起到藥物療法起不到的作用,但是要把它們應用於臨床,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制定出規範的制度,以此來保證未來推廣應用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這次啟動會只是一個開始,希望未來能夠更緊密地合作,取長補短,通過跨界交流,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把非藥物療法的治療向臨床推進。」

歐葆庭中國區醫療總監齊海玲女士在發布會上為大家介紹了《歐葆庭認知症長輩的多學科團隊照護模式》,包括多學科團隊的組建、人才的培養、多學科會議的組織、長輩的評估與個性化方案的建立,以及非藥物療法在具體照護場景中的使用與選擇。從實踐的角度,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了非藥物療法在認知症照護中的重要性。歐葆庭中國區護理與質量總監祁佳女士則與大家分享了《中西文化在認知症照護中的運用》,以歐葆庭認知症記憶單元為例,以中西方哲學為關照,通過具體案例講述了中西文化結合下的本地化思考與實踐。

本次發布會在歐葆庭中國旗下南京、上海、長沙三家機構連續舉辦系列專場,涉及水中運動療法、舞動療法、動物輔助療法、音樂療法四項非藥物療法項目的研究課題。其中上海場主要發布了動物輔助療法以及舞動療法的課題研究。

吳起老師是中國PFH治療犬公益項目創始人,國內治療犬領域的先驅者、引領者,多次登上CCTV、湖南衛視等主流電視節目,並參與拍攝多部動物主題電影。他和志願者以及治療犬們一起為長輩們帶來了一場有趣的現場互動,通過與狗狗親密接觸、擁抱,長輩們都樂得合不攏嘴。吳起老師表示:「 治療犬不是一般的寵物狗,也不同於警犬、搜救犬,它們需要經過獨有的專業訓練才可以上崗。它們憑藉天生的萌感可以自然獲得人們的喜愛,再通過專業的訓練,包括社會化、服從性、去敏感化以及互動性方面的考試,可以幫助長輩們去與外界融合,增加長輩的社交意願。」

億派學院中國區負責人沈妍老師為大家介紹了舞動療法的知識,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億派學院來自荷蘭,主要針對身心學領域培養創造性藝術治療師和教育工作者。億派學院從2018年開始與歐葆庭實現合作,每個月舞蹈治療師都會為歐葆庭長輩組織專業的舞動療法活動,通過身體語言和創造性表達,讓長輩更多貼近自己的心,更好地了解自己。而團體活動的形式還可以增加長輩之間的聯接。這次在上海歐葆庭共同推動舞動治療在長輩中的應用,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非藥物療法,他們可以更好地去享受自己身心合一的狀態。」

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與博士生導師馬古蘭丹姆教授在舞動治療的應用推廣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她與大家分享了該項非藥物療法在老年群體,尤其是帕金森患者以及認知症群體中的應用。她表示:「這些項目獲得了很好的反饋,不僅僅是得到了特殊群體家庭的認可,也在患者本人身上看到了改善。在未來合作當中,希望與歐葆庭這樣國際型的養老機構在科研方面、項目推廣方面一起攜手共進。」

隨著我國老年健康、醫療、護理等方面事業的全面、高效、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認知症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無論是政府、醫院、媒體的公益宣傳,社區的健康服務,還是文藝、影視、綜藝等作品的相繼呈現,都在不斷向社會傳達著科學、客觀的疾病知識。法國歐葆庭集團在認知症照護領域有著超過30年的、彙集全球20多個國家的豐富經驗,開創MMCR多學科照護體系,並且一直在積極推動非藥物療法在認知症照護服務中的應用。今年恰逢歐葆庭來華十周年之際,通過舉辦此次科研項目發布會,攜手醫療、護理和非藥物療法的長期合作夥伴,以承前啟後的姿態,聯手推進該領域更加長遠的發展,共同探索老年人認知症照護領域更多可能性,尤其是在真實照護場景中的實踐與落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0d6e667a44c7572c0df5af65094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