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逆勢「漲價」 車主權益調整背後的隱憂

2023-04-21     汽車立體聲

2023年的中國車市,雖然在開年時有些車企選擇漲價,但隨著特斯拉的大幅官方降價,一波降價大潮正式來襲,為了生存、為了守住自己的份額,很多新能源車、燃油車都被迫降價來提升銷量,但從3月車市數據來看,降價收到的效果並不明顯。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4.3%。3月零售環比14.3%的正增長是本世紀以來最弱的3月環比增速。今年前3個月累計零售426.1萬輛,同比下降13.4%。

面對車市整體表現不佳的大環境,很多人消費者選擇持幣代購,理由是市場不好,車價會越來越低,但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確實有些經銷商增加了優惠幅度,但還有車企逆勢「漲價」,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降低配置或減少車主權益等,新勢力中的一員的蔚來,就在近期公布了新政策。

4月10日,蔚來宣布對部分車型首任車主權益進行調整,主要變化是新用戶免費換電次數減少,家用充電樁需付費購買和輔助駕駛NOP+開啟付費訂閱。此次調整前的車主權益是可享受免費家用充電樁,並按照是否安裝充電樁享受每月4次或6次免費換電。調整後的權益是,2023年6月1日起,家用充電樁調整為付費購買安裝,費用為7500元/根(含安裝);每月免費換電次數統一調整為4次。2023年6月1日起,支付定金購買蔚來ET7、EC7、ES7、ET5的首任車主權益保持不變。全新ES8將於2023年6月開啟試駕及大定。7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的全新ES8用戶,首任車主權益保持不變。

相比同為新勢力的小鵬、哪吒等品牌,可以換電是蔚來的一個賣點。資料顯示,蔚來目前的電區房(與換電站直線距離3km以內的住宅或辦公場所)覆蓋率達69.8%,已經布局1326座換電站。

相比不能換電的車型,換電模式雖然擁有快速補能、電池靈活升級等優勢,但它帶來的高成本會增加企業的負擔,而這種負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轉嫁給消費者。從2018年5月至今,蔚來換電已經運營了近5年時間,但它並沒有實現盈利。

之前有消息顯示,蔚來的換電站建設目標由原定的新增400座提升至新增1000座,到2023年底,全國要建成2300座以上的換電站。其中,1000座新站中有600座是城區換電站。有分析人士預測,2300座換電站大概需要70億元,如果再加上運營費用,或需要90~100億元,這對於一直未能實現盈利的蔚來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據蔚來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總營收為493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36.3%,但凈虧損144.37億元,較上年虧損拉大逾2.59倍。根據這個數據粗算,2022年蔚來每賣出一輛車就虧損約11.78萬元。

在蔚來品牌入市初期,換電模式是一種新的模式,它給車主在補能時多了一種選擇,相比充電補能,換電補能確實速度更快,更方便;同時,蔚來還推出了車電分離模式,降低購買價格門檻,提升競爭力。在早期,車主的換電權益是免費無數次換電,但隨著銷量的提升,用戶權益開始縮水,雖然不會讓老車主的利益受損,但會降低蔚來旗下車型的競爭力。按75度電池計算,每次換電金額在120元左右,雖然看似金額不高,但加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對於尚未盈利的蔚來而言,也是一個負擔。

除了調整免費換電次數權益外,蔚來還開啟領航輔助駕駛收費訂閱。蔚來增強領航輔助NOP+ beta自2022年12月底開始小範圍推送給用戶試用,至今已有4個月時間。在積累了超過2100萬公里里程數後,免費試用將於今年6月30日結束,7月1日起NOP+將升級為正式版並開啟訂閱,訂閱價格為380元/月。付費訂閱開啟給新車主預留了時間期。2023年5月31日(含)前提車或支付定金的ET7、ES7、EC7、ET5用戶,以及7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的全新ES8用戶,可獲得2年NOP+免費使用權。

事實上,蔚來一代車型的車道居中和NOP需購買39000元的NIO Pilot全配包才能使用。二代車型標配了智能自動駕駛相關的硬體,包括一顆高精度雷射雷達、7顆800高清攝像頭以及4顆Orin X晶片。在李斌看來,智能駕駛是一項服務,不是簡單的功能,它需要持續地疊代優化,涉及到車端和雲端的數據閉環,以及運營。它更偏向於是一個數據服務的角色,所以蔚來認為訂閱付費的方式比較合理。NOP+採用每月380元的訂閱制,不再需要買斷,車主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出行路況,靈活選擇購買或中斷。

對於付費訂閱,特斯拉是最早推出這一模式的車企,在2016年推出了FSD(全自動駕駛系統)、座椅加熱等多項訂閱服務。目前,蔚來等國內造車新勢力也紛紛加入,推出高端自動駕駛訂閱服務、座椅加熱服務、車載娛樂服務等。除了在軟體系統上開放付費功能,蔚來還推出硬體付費項目,幫助老車型的車主更換晶片等硬體。從目前情況來看,自動駕駛還面臨一些爭議,通過自主付費的模式推出,也可以讓車主具有更多的主動權。

作為新勢力中的一員,雖然蔚來讓人感覺聲勢很大,但其整體銷量並不是很高,在今年3月1日的財報電話會上,李斌指出,蔚來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24萬輛左右。但在今年一季度,蔚來累計銷售只有31041輛,在產品線不斷豐富的情況下,蔚來並未獲得銷量的大幅提升,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蔚來想要完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

在蔚來的現有產品中,ES6和EC6在2023年進入換代周期,SUV車型EC7和全新ES8將在2023年上半年交付,同時,還有三款出自第二代技術平台的新車將陸續發布。按照計劃,蔚來在2023年將全部切換至第二代技術平台。到7月份,第二代平台將有8款新車。除了蔚來品牌,蔚來還將推出定位略低的子品牌阿爾卑斯,它主打20~30萬元價格區間,有望在明年下半年交付。

寫在最後

從目前的銷量數據來看,雖然蔚來依然呈現出銷量同比上漲的趨勢,但增速已經放緩,且目前的增長更多是緣於有新車型推出,覆蓋到更多細分市場。在2022年,蔚來已經呈現出銷量上漲乏力的趨勢,在新能源車型滲透率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蔚來的銷量增速為34%,低於理想的47%,埃安的116%,比亞迪的208%,也低於新能源車市場96%的整體增速。在產品方面,蔚來旗下車型存在嚴重的價格重疊,內部的競爭也不可避免,這也是蔚來旗下車型明顯增加,但銷量增速緩慢的原因。

除了銷量增速較慢之外,因為產品線過於擁擠,品牌內部自相殘殺,低價車型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壓高價車型的空間,出現銷量沒有明顯增長且有限的增長還是來自於低價車型的情況。交強險數顯示,今年前2個月,ET5總銷量為13034輛,而ET7僅有1285輛,今年1月、2月的銷量分別為623輛、664輛,在去年下半年,ET7曾經有過6月4124輛、11月3445輛的高光時刻。隨著低價車型占比增加,收入增速自然會受到影響,這讓原本就處於虧損狀態的蔚來雪上加霜。

在企業層面,有財經媒體報道,蔚來的虧損幅度正處于越來越失控的狀態,其理由是,2020年到2021年,蔚來的虧損在全年呈現平均分布態勢,半年報虧損額度,大概相當於全年虧損的一半。2020年上半年虧損29.3億元,全年虧損56.1億元,2021年上半年虧損55.3億元,全年虧損為105.7億元。但2022年,蔚來上半年虧損45.7億元,全年虧損卻飆升到145.6億元,是半年報的3倍,加速擴大的虧損趨勢需要高度警惕。

除了虧損加劇之外,蔚來的在手資金或已無法覆蓋供應商欠款和銀行欠款。據媒體報道,蔚來手中的資金總額從2021年的約554.3億元下降到2022年的455億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及其他、短期投資。其中,只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是短期隨時提取的資金,2022年底餘額為198.9億元。同期,蔚來的短期債務和長期負債,扣除應收帳款的應付帳款絕對額,其他非流動負債,以及預收和預提費用的總和,從2021年的342.2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514.4億元,負債主要包括對供應商的欠款,對銀行和投資者的欠款。

在過去一段時間,蔚來主要靠融資維持公司資金平衡。2020年到2021年,籌資活動帶來594.9億元現金流入,同期的投資總計消耗448.3億元現金。2021年初,蔚來總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但其目前的市值只有不到200億美元,股價從66美元左右的高點下跌到不足10美元。

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國純電動車市場競爭變得非常激烈,最顯著的變化是車價持續走低,特斯拉在年初毫無徵兆的降價,更是讓蔚來、小鵬這樣的新勢力品牌陷入到兩難的境地,跟進降價會進一步降低盈利,如果拒絕降價,則會導致原有份額不保。對於蔚來而言,它最大的賣點是服務,但當它選擇服務縮水且價格不變之後,是否還會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呢?純電動車市場已經藍海變紅海,沒有規模優勢的蔚來們該如何過關呢?不斷的擴充換電站,確實可以讓蔚來有更多的故事可講,但對於消費者,它的實際意義有多大呢?同時,這些成本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直接會體現在車輛價格上。在充電越來越快、充電站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可以換電的優勢正在逐漸縮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0bec0156724c690c6547de66440c0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