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音樂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珍惜當下 勇敢面對

2022-08-21   有染

原標題:評·音樂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珍惜當下 勇敢面對

中韓合作的新鮮與默契

國內音樂劇市場上,引進韓國IP製作成中文版的劇目常有,中韓班底共同創作改編中文暢銷小說的劇目不常有。原創音樂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由雄厚的中韓班底共同打造,導演石路 (導演作品:中文版《吉屋出租》《想變成人的貓》《魔女宅急便》)有著豐富的與國外劇團的合作經驗;編劇朴海琳,韓國音樂劇《愛的迫降》編劇,擅長影視劇IP改編;作曲閩燦泓,韓國音樂劇《洗衣服》《蘭波》作曲、編曲,兩部音樂劇都製作過中文版。

提到韓國音樂劇,總有幾個離不開的關鍵詞:愛情、推理、死亡,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雖然是一部以描寫青春愛情為主的原創音樂劇,但也因為時間穿越的故事情節帶來了一絲懸疑色彩

尤其是多次出現貫穿劇情的老闆與盧晨的對話場景,兩個男人、狹小的辦公室、因為一部小說引發的爭執……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氛圍、熟悉的布景,在一部中文音樂劇里感受到些許韓國經典音樂劇的氣息,也何嘗不是一種彩蛋。

跨界演員的挑戰與刺激

Mailive旗下「當然有戲」廠牌成立不到一年,從第一部自製話劇《雜拌折羅或沙拉》、第一部自製音樂劇《搖滾浮士德》,到近期的《弗蘭肯斯坦》《皮囊》《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從劇目選擇到演員選擇,不難看出製作方對熱門IP的喜愛、與韓方合作的默契和向更年輕市場下沉的野心。

針對不同劇目製作的周邊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搖滾浮士德》的隨機照片,《弗蘭肯斯坦》的限量項鍊,《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以主演為原型的棉花娃娃,既有助於品牌多元化IP布局,也能加深與觀眾的交流互動。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男主林格一角雙卡,一位是在《聲入人心2》嶄露頭角的音樂劇演員阿拉丁;一位是通過《偶像練習生》出道,引爆流量的跨界演員林彥俊。如果用兩個詞語分別形容兩位男主的表演,那麼阿拉丁是「投入」,林彥俊是「克制」。

阿拉丁

林彥俊

邱倩因為替林格擋刀被人誤傷殺害,為了拯救愛人,林格穿越回過去,成功把邱倩救下之後,她又發生了交通意外……一次又一次林格進行時光穿越,一次又一次親眼目睹愛人以不同的方式死亡。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阿拉丁飾演的林格演出了面對愛人離去的無能為力,投入沉浸在絕望崩潰的狀態中,眼淚雖然止不住,卻沒有影響唱腔,專業音樂劇演員的水準可見一斑。

原作對於林格的描述:個子高、不愛說話、熱衷籃球、家裡有錢到瞞不住的貴公子……與林彥俊的形象完全符合。開場時林格的戲份並不算多,但無論是教室與同學一起的群戲,還是操場打籃球的場景,林彥俊都保持著沉默高冷又充滿貴氣的形象,角色貼合,使人信服。隨著劇情推進,每一次穿越林格的外貌都會增加十歲,當中年的林格看著邱倩將與他人步入婚姻殿堂,那一刻愛情就像是想要觸碰又收回的手,林彥俊的表演,表達出了那份克制和糾結。

熱門IP的呈現與演變

將長篇敘事搬上舞台需要清晰的邏輯和脈絡,而改編短篇故事則需要勾起懸念的起伏和抓人眼球的亮點。

鄭執的原作是一部只有一萬字的短篇小說,所有故事幾乎只發生在落魄的「我」在面試編劇作家時,與「老闆」的十分鐘對話之間。林格與邱倩的愛情故事仿佛真的存在,又仿佛只存在於「我」和「老闆」的創作雜談中,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為故事畫下句點也留下疑點。

在改編為音樂劇之前,《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製作過同名電影。

電影版對原作有相當大的改編,刪去了作家「我」這一角色,直接以林格作為第一視角,敘述林格無數次穿越回過去拯救女友邱倩,為了成就邱倩的幸福甘願自己留下遺憾。在電影版結局中,邱倩終於覺醒,使用穿越工具,找到林格解救林格,愛人的雙向救贖成就了故事的圓滿。

音樂劇的結構與原作小說基本相同,作家盧晨仍然是第一視角,並且增加了盧晨與女友梅依的故事線,他們作為林格邱倩的同學,一起成長一起見證。

同時,補充了原作中未曾提及的親情故事及穿越工具手錶的來歷。

林格的手錶來自父親,父親在林格母親難產時,遵循愛人的意志,放棄使用手錶拯救母親的機會,選擇定格此刻,擁抱新的生命。

林格也在了解了父母的故事後選擇珍惜當下,不管未來會不會改變,都要珍惜與愛人相聚的此刻。音樂劇的結局是一個開放式的happy ending,林格與邱倩站上了象徵幸福的高台,但是命運是否還會從中作梗將他們分開?我們不得而知,只能祝福勇敢面對命運的愛人終會迎來美滿。

-劇終-

牆頭遍地,及時行樂

落筆於2022年7月31日北京大興劇院(媒體場)觀演後

配圖為劇照

經授權使用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眾人談·戲劇在特殊時期的策略 | 線上和現場,挑戰或機會

評·《弗蘭肯斯坦》中文版|不變的窠臼和改變的勇氣

致2022年 | 在「前行」的時代,遇見最好的一代人

為話劇《春逝》一辯 | 春山可望,未來可期

聊·韓版《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成功,能否在今夏的上海複製

觀點·鄭新文 | 在「新常態」下演藝機構應該提供什麼產品/體驗?

眾人談·進劇場 | 今年開春,你買的第一張演出票還記得嗎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林懷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蔣瑞徵 | 黃俊達

沈偉 | 杜邦 | 馮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張晉浩

大劇場版《枕頭人》 | 《傾城之戀》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電波》

烏鎮戲劇節

亞洲大廈| 進念二十面體

上話·新文本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