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百萬年來人類最少時期,僅剩千餘人,持續11.7萬年
#時事熱點頭條說#
如今地球上有著80億人,可謂數量極多,可是您知道嗎?在人類進化演變的數百萬年中,人類曾經多次面臨絕境,比如最近科學家就發現,在距今93萬~81.3萬年前,人類曾長期處於極低數量狀態,在這一段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人類都只有千餘人左右,是一百萬年來人類數量最少時期。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刊登了一篇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國際團隊共同創作的關於地球冰期與人類發展的研究論文,其中認為人類在八十多萬年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當時全人類的人口規模只有千餘人。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50個現代人群的3154名現代人的基因組數據,目的是通過觀察現代人類基因序列的多樣性來推斷歷史上人類祖先的群體規模。結果從中首次發現在距今大約93萬年前開始人類基因的傳承比較單調,說明人類數量開始劇降,推測很短的時間內地球上人類數量就減少了98.7%,只剩下了大約1280人,在此之前地球上大約有10萬人。
研究者們分析認為產生這種巨大的變化的原因是地球早、中更新世過渡期的氣候劇烈變化,比如極端冰川期的出現,地球表面溫度大幅度降低,中高緯度地區被冰川覆蓋,只有低緯度地區有可供人類生存的環境,實際上在這些時期內不但是人類的數量會大幅度降低,其他生命物種也一樣會大幅度減少。
研究還認為從93萬年前人類人口數量大幅降低之後,人類數量的低谷期持續了11.7萬年,在這一段時期中,人類曾在多數時間中保持千餘人的規模,這是非常危險的階段,而且人類是以小部落群體的形式生存著,但凡有個較大的意外事件都有可能滅絕人類。
好在人類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那一段「瓶頸」時期,之後的數量又開始增多了。
那時候的人類應該不會想到,他們的後裔數量能達到80億,且能創造出讓他們目瞪口呆的科技文明。
近幾百萬年來,地球上曾多次出現極端冰川事件,這個時候,地球的中高緯度地區幾乎都會被冰川覆蓋,曾有研究認為我國大興安嶺一帶在百萬年前的冰川期時期曾被厚達四千米左右的冰層覆蓋,東北平原上也是遍布冰川,即便是我國的華北平原也十分寒冷。
而且當時海平面大幅度降低,地球氣候普遍乾旱,人類只能在熱帶和亞熱帶地方生存,環境條件很不理想,在生產工具、生產力和創造力無法大幅改善的情況下,人類很難發展出更大的規模。
可見,人類的發展從來沒有一帆風順,而是歷經波折,今天的生活、條件、能力等一切的得來都非常地來之不易,我們是已知的最高級生命物種,代表著生命進化的最高水平,也承擔著生命向著更高級別演化,創造更高等級科技文明,進而走向宇宙,走向永恆發展的重任。
很多科學家推測,宇宙中曾有非常多的生命創造過文明,但都因為內部矛盾或外部打擊而消失了。人類好不容易走到現在,走到了可以創造文明的階段,更應該珍惜難得的發展時期,地球乃至太陽系共同構建了地球這一適合生命發展的搖籃,人類更應當有所作為。因而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都應該摒棄小我,成就人類這一「大我」,摒棄戰爭,消除矛盾,共同應對前進路途上的困難,發展成為宇宙中的「不滅文明」才是人類最該做的事情。
消息來源:《環球網》9月1日報道《最新研究發現:93萬年前人類曾因氣候變化導致人口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