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買房故事

2023-02-26     威海新樓市

原標題:幾個買房故事

01

有一個客戶保持聯繫兩年了,當然了,今年之前,樓市行情不好,他也不著急,因為確實有買房需求——買婚房,今年又主動聯繫我們,出來看房

他是一直關注著市場,看了一圈之後,自己都感覺到房價動了,可能是意難平吧,同樣的東西,便宜的時候我沒買,漲價了我怎麼能買?

他說,很多老人因為疫情去世了,我等等,他們的房子拋到市場,房價肯定要落

我不知道他這話是說給我聽的還是說給他身邊的小姑娘聽的,還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反正這話在我看來毫無意義

用那些老房子來回答現在的新需求,有意義嗎?

這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

就說那些在深圳住城中村的人,一個逼仄到只有中午一線陽光的地方,他們誰在老家沒有個帶院子的房子,很多在縣城也有好幾套房子呢

但他們老家的那些房子對他們在深圳渴望的房子有影響嗎

沒有絲毫影響

因為住在深圳城中村的人即使只能把菜板架在洗面池上,也不願意回去老家

這就跟我們很多人面對著一衣櫃的衣服愁眉苦臉沒有衣服穿是一樣的

樓下停車、無綠化、中客廳、不通透的房子跟陽光灑滿客廳,大人小孩都可以自由自在在小區里玩耍奔跑的房子,也是不一樣的

毋庸置疑,什麼樣的房子都有人住,我自己也是住過地下室的,我當然可以趴在地下室的半窗前看著一雙雙腳走過,安慰自己廣廈千間、夜眠七尺,但是我總不能一直阿Q下去吧,只要有條件我們都會努力從地下室搬到地上,搬到窗明几淨的屋子裡

市場上的房子雖然很多,但我們想要的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那一段,找到最優比的房子,這也是我不斷對比推薦一些產品的原因

就說臨港,雖然我平時文章里提到的項目有限,保利翰林院、中南林清月、基業天禧等等,但我同時也一直強調臨港的庫存很大

提的這些是在戶型或者品質或者某個方面有亮點,值得你去看去買的

那背後大量的沒有提的,都是有原因的

比如說逸龍灣,這個項目絕對是C位,就在林泉河大彎那,是臨港林泉河公園修的最漂亮的一段,水面的亭子、岸邊的步道,還有夏日覆滿整個河面的蓮葉,和威海冰球館隔河相望

臨港最大的家家悅就開在逸龍灣這,再者,逸龍灣西面就是嘉和花園,這個小區規模大入住早,圍繞小區形成了市場、小規模的社區商業等,逸龍灣的臨路商業也很多,它這裡本來就做的商業街規劃

這個項目早在林清月、冰球館、恆融時代這些項目還沒有落地的時候就上市了,到現在還有好多,有已經是現房的,還有在建的,不是小區規模大分幾期開發,只是開發商不著急,慢慢建慢慢賣

當年這小區戶型也是很好的,到現在賣到現房了,戶型也沒有優勢了,走在小區裡面,能看出用材很捨得,樓前綠化還有一整片十多株大櫻桃樹

就是吧,住在裡面,還有幾棟房子沒賣,還有幾棟房子在建,感覺真是蠻複雜的

大開發商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講速度,市場好我趕快賣,市場不好我想方設法搞促銷,很多購房者被網絡上的高周轉帶了節奏,覺得這樣不好,但只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講究速度對購房者是好的,那種不講速度的開發商,是真的能給購房者拖的有皮沒毛

現在在售的項目就有那麼幾個,賣房的時候說明年或者後年就交房,到時間了再問就是合同上寫的是哪一年就哪一年交,結果很多購房者一等就是三五年,買的是婚房,結果孩子都會打醬油了房還沒有交

它房子都已經建起來了,封頂了,主體完工了,然後就按下暫停鍵了,剩下的綠化啊什麼的就等臨近合同交房日期再弄,你能拿它有什麼辦法,它都是按合同辦事呀

02

那天我去接一個客戶

我們習慣早到,寧可自己等一會兒也不能讓客戶等

在客戶樓下等待的時候,我拍了這兩張照片

這種狹窄的坡路,路兩邊還停滿車,在高區環翠區很常見的

網約車都不願意進來

上下班高峰期你想把車開進主幹道一定要熟諳見縫插針之道

下雪天想把車開上來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但是在客戶口中,這就是神仙洞府

啥啥都方便,哪哪都很好

這也很正常,大多數人在一個地方住習慣了,都會覺得此地是最好的,若是置換客戶,那就更是鮮花著錦的好了

但對我們來說就很麻煩了,先要讓客戶對自己的房子在市場中的定位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然後再脫離開這片區域看整個市場

對於一個不接觸樓市動態的人來說,想要說服對方接受當下的樓盤也不是容易事

比如說在這位客戶口中,電梯房是最不值得買的,因為電梯占公攤,花冤枉錢

樓太高了也不行,動不動十七八層的,風一吹就會搖擺

總之,看來看去完全是按照自己原來住的房子的樣子去找房

很多人,經歷了艱難的賣房過程也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

我們普通人買房,最要緊的是一個流動性

以後想換房,或者有什麼需要的時候,房子能比較快的就賣出去

這房子在自己嘴裡再好,市場不認有什麼用

而經歷了這一次賣房,還停留在自己固有的思維里,依著原來的思路去買房,真是對不起自己的錢包對不起自己的折騰

還是那句我一再重複一再堅持的話,現在在售的幾個品質小區,不管是往後看還是朝前看,都是稀缺的,跟賣得好的幾個二手次新房小區相比,還有價格優勢,而大量的二手房,不是以樓齡為判斷標準,而是以它小區的品質、戶型的設計來劃分的,絕大多數客廳在北或者在中間,小區不人車分流,數量太多,以後拿什麼賣的上價

所有的新房都會成為二手房的,你想想,當你的房子再次放到市場上,你是希望這房子扔在一堆戶型落後、人車不分流的二手房裡,認都認不出來,還是希望自己的房子不管和多少房子房子一起,一看就是羊群里的駱駝,顯眼

03

這段時間接待的客戶中,挺有感觸的是一位改善客戶

客戶住在翡翠城,是萬科璞悅山東面的一個小區,規模很大,從A區開始,一直能數到F區,到現在還有新房在售賣

有回遷有商品房,這麼一說可能會覺得嘈嘈雜雜,不過好處也很明顯,生活氛圍濃,我們有句歇後語:剃頭擔子——一頭熱,「剃頭擔子」這詞兒現在說出來可能很多小鮮肉都不知道,你可以把他理解成行走的理髮師,當然不是那種凹造型的托尼老師,只是一柄剃刀一壺熱水一條磨刀皮子一塊胰子就能上陣整飭頭面的,雖然簡陋,但捲起來就走,放下來就開攤,方便,重要的是便宜啊,就這樣的攤子,每逢這裡大集的時候就有好幾個

在威高廣場,人和人之間不自覺就保持著距離,在這樣的集市上,陌生人也能隨便拉上閒話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氛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喜好

有的人喜歡鄰里之間保持禮貌的距離,有的人喜歡鄰里之間熟絡如農村大敞的門戶,隨時抬腳進去,如果客戶相信我們,願意跟我們說他的情況,我們能獲得更多的信息,也能更準確地推薦房源

說回這位客戶,她住的是三室的房子,一兒一女都長大了,一人一個房子,剛剛好,但是有一次母親來看她,出現一個尷尬的場面,兩個孩子都不願意和姥姥一起住,最後老人在沙發上過了兩晚

我都五十的人了,還讓我媽睡沙發

這話她說的時候眼裡有淚

住的安安逸逸,從未想過換房的人,現在堅定地要換一套四室的房子

很多人,一提到房子就充滿戾氣,可能是錯過的不甘,可能是無法滿足的慾望,何苦呢

住在這個城市的人誰不知道威海只是一個三四線小城,它沒有那麼富裕、它沒有那麼多產業,它無法給你提供長三角珠三角那麼多的機會

但是,知道了就要離開這裡搬去上海深圳嗎?

錢、工作、孩子、父母、人脈、交際、年齡……

或者不願、或者不能

我們留了下來

而那些外地過來買房的購房者,難道不知道威海是什麼樣子嗎

他們看過更繁華的都市、在更高檔的寫字樓工作過,最後在威海降落,觀海、聽潮、慢生活,難道是表演給你看的

沒那麼複雜,房子只是我們表達愛、承載愛的場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0040e16b339d34b8c045b51b9237c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