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撐系統安全技術要點

2019-06-09     碩碩通

目錄


  • 一、基本規定
  • 二、支架構造要求——基礎
  • 三、支架構造要求——立杆
  • 四、扣件式支撐系統
  • 五、碗扣式支撐體系
  • 六、盤扣式支撐體系
  • 七、支撐體系拉結與防護
  • 九、鋁膜基本要求


一、基本規定


1.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支撐用鋼管 、扣件等應符合《建築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範》(JGJ126)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130) 等規範要求。

2. 模板支撐系統應優先選用技術成熟的定型化、工具式支撐體系 。如鋼管扣件式、碗扣式、盤扣式腳手架。

3. 鋼管、扣件等材料進場應組織驗收,鋼管規格應為中 48.3 x3.6mm,扣件材質應符合 GB15831的規定,扣件 螺栓擰緊扭力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

4. 搭設模板支撐架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5. 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應當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範、標準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並履行簽字手續。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模板支撐工程工藝、工序、作業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並保留記錄。

6. 作業人員應嚴格桉規範、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7.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 布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房城鄉建設部令第37號)、 《關於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的要求, 符合表1中條件之一的模板工程須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對於符合表2中條件之一的模板工程 , 應當由施工單位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並組織專家對施工方案 進行論證。

8 . 模板專項安全方案編制內容應包括表3中所列內容。



二、支架構造要求——基礎


1.支架立杆安裝在地基上時,應加設墊板,墊板應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且應中心承載。地基應堅實,並應有排水措施。對特別重要的結構工程可採用澆築混凝土、打樁等措施防止支架立杆下沉。

2. 底座宜 採用規格 不小於150 x 150 x 6mm鋼板和鋼管套管焊接組成,底座下應設置長度不少於2跨、寬度不小於150mm、厚度不小千50mm的木墊板或槽鋼。

3. 當滿堂模板支架或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杆高度超過8m時,若地基達不到承載要求,無法防止立杆下沉,則應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層回填窮實地基,澆築地面混凝土墊層,達到強度後方可搭設模板支撐架。




三、支架構造要求——立杆


1. 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並應設底座和墊板。

2. 扣件式立杆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頂緊,其螺杆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於200 mm ,螺杆外徑與立杆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於3mm, 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3. 碗扣式立杆應根據所承受的荷載選擇立杆的間距和步距,底層縱、橫向橫杆作為掃地杆距地面高度應小於等於400mm , 嚴禁施工中拆除扣地杆,立杆應配置可調底座或固定支座。





四、扣件式支撐系統


1.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杆,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向水平方向 應按縱下橫上的順序設掃地杆,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各設一道水平拉杆。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的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每隔10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寬度宜為4.5-6 m,並在剪刀撐的頂部、掃地杆處設置水平剪 刀撐。剪刀撐杆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 60°。

2. 當層高在8-20m時,除應滿足上條規定外,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剪刀撐之間增加之字斜撐,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杆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杆。

3. 當層高超過20m時,在滿足上兩條規定的基礎上,應將所有之字斜撐全部改為連續式剪刀撐。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杆中間應分別加設一道水平拉杆。






五、碗扣式支撐體系


1.當立柱間距小於或等於1.5m時,模板支撐架四周從底到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中間縱、橫向由底至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其間距應小於或等於4.5m。

2. 剪刀撐的斜杆與地面夾角應在 45°-60°之間,斜杆應每步與立杆扣接。

3. 當模板支架高 度大千4.8m時,頂端和底部必須設置水平剪刀撐,中間水平剪刀撐設置間距應小於或等千4.8m 。




六、盤扣式支撐體系


1.盤扣式支撐體系應符合《建築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 》 (JGJ231)等的規定。

2. 盤扣式支撐體系搭設 、拆除作業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內容、審批 、 專家論證、驗收核准等應符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房城鄉建設部令第37號)、 《關於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的要求。

3. 專項施工方案內容應符合本章 2.5.1 基本規定中的要求。

4. 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工程技術人員應當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範、標準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並履行簽字手續。

5. 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模板支撐工程工藝、工序、作業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並保留記錄。

6. 模板支撐系統的搭設、驗收、混凝土澆築、安全防護、拆除等施工工序,應滿足技術方案要求。




七、支撐體系拉結與防護


1.當扣件式鋼管 支架立柱高度超過5m時,應在立柱周圈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 – 9 m 、豎向間距2-3m與建築結構設置一處固結點;可採用抱柱的方式(如連牆件),如右圖,以 提高整體穩定性和抵抗 側向變形的能力。

2. 搭設高度2m以上的支撐架體應設置作業人員登高措施。作業面須滿鋪腳手板,離牆面不得大於200mm,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

3. 當搭設高度5m≤H<10m 在中間層加設一道安全平網, ≥10m時應桉高處作業要求每隔6m加設一道安全平網,安全平網應隨架體搭設同步掛設。





模板作業面安全防護示意圖


安全平網掛設示意圖


八、後澆帶架體


1.後澆帶模板施工應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中專項闡述。

2.後澆帶兩側木朸順著後澆帶方向設置,按照方案要求設置木朸間距。

3.後澆帶豎向剪刀撐應在後澆帶 兩側連續到頂設置,5m以下層高在掃地杆處設置 一道水平剪刀撐,5m以上層高水平剪刀撐間距不超過 4.8m 。

4. 後澆帶架體搭設基本參數按照施工方案搭設,掃地杆、立杆自由端等桉照規範要求執行 。

5. 後澆帶架體過人通道處需進行單獨加固處理。

6. 後澆帶架體施工前應進行專項交底,過程中嚴格監督搭設情況。




後澆帶架體示意圖


後澆帶架體示意圖


九、鋁膜基本要求


1.鋁模施工應先編制《鋁模專項施工方案》,按方案組織施工。

2.鋁模板的製作應選用具有專業資質的單位,並在現場進行預拼裝,在後期的拼裝過程中安排專人進行指導。

3. 第一次拼裝成型後,需對鋁模體系進行驗收 。

4. 支撐板帶需按方案留置,達到規定的強度之後才允許拆除。

5. 方案中應對鋁模的轉運方式進行明確,施工中嚴格執行。

6. 鋁模支模過程中,應同步設置支撐立杆,嚴禁無支撐立杆的模板面上人或堆放材料。

7. 對傳料口、放線孔、泵管洞口等位置進行深化確認,傳料口需設置臨時防護。

8. 鋁模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應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牆模板在未裝對拉螺杆前,板面要向內傾斜一定角度並撐牢,以防倒塌。




鋁膜支撐體系



鋁膜支撐體系

文章來源於網絡

關注碩碩通,了解更多建工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tU9MmwB8g2yegNDwR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