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A股,第一次不想放假

2024-09-28     新周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於盛梅

(ID:chinanewsweekly)

作者:余源

「國慶期間能開盤嗎?別耽誤行情了!」

這一周來A股股市的暴漲,走出了一波久違的節前行情。雀躍的投資者們紛紛曬出飄紅的當日收益,打趣「第一次不喜歡國慶節長假,希望大A的開門紅一直來,不要停」。

中國股市,正在「牛」速回歸。9月26日上證指數收漲3.61%,重回3000點,並帶來了萬億成交、5000家上漲的好局面。過去一周,上證指數接連收復2700、2800、2900和3000點關口。

圖/pixbay

9月27日,A股的投資熱情還在持續,交易所爆單甚至一度引發了交易擁堵。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2.89%,收於3087.53點。創業板更是創造歷史,盤中暴漲11.87%,創歷史盤中最大漲幅。

3天收復了3個月的跌幅,牛市這一次真的回來了嗎?

搶著買,

A股火爆到軟體都卡了?

「太瘋狂了,前一天還剛剛收復2900點,完全沒想到26日又漲了近100點,炒股以來很少見A股這麼猛過。」投資者李明感嘆,3000點回歸之快令人感到意外。

更真切的喜悅,體現在帳戶「回血」。近期行情相對低迷的時候他穩住心態持續加倉,「感謝一直定投的自己,3000點一回來差不多回本了」。

3000點的回歸,激發了更廣的市場熱情,「A股」接連登上熱搜。李明所在的同城群、小區買菜群,甚至許久不活躍的高中同學群都開始討論股市了。

有人打開兩年沒動的帳戶,一天就漲了5萬;有人感嘆套牢1年的股票,終於回本了;還有不少沒有炒股習慣的小白選擇了購買基金,想趕上這波難得的行情。

(圖/《繁花》)

A股收復3000點,具有不一般的影響意義。

獨立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3000點是A股市場的生命線,也是價值中樞位置。自從2007年2月A股首次站上3000點以來,其間經歷了近50次所謂的「3000點保衛戰」,3000點也是多年以來股民們的一道「心理防線」,因此本輪上漲意義非凡。

信心回來了,熱情也蔓延開來。3000點回來後的首日,開盤後想加倉的李明發現,交易軟體甚至出現了延遲和卡頓現象。

幾家券商的交易軟體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實時價格慢了一拍,搶著買都買不進去,大家猜測「A股火爆到軟體都卡頓了?」「伺服器都抵擋不住這波行情」。

火熱的交易行情下,上交所交易系統出現了延遲現象,有券商反饋稱「上午客戶委託量暴增,報單有所延遲」。當日,上交所也發布了出現交易異常情況的公告。

從交易數據來看,9月25日、26日、27日A股成交額均突破萬億。

(圖/《繁花》)

不僅是整體市場的指數漲勢喜人,部分板塊與個股的表現同樣超出預期。中國新聞周刊梳理髮現,這一輪的上漲行情中,核心資產獲大資金青睞,多隻權重股漲停,地產、白酒等板塊連續兩天全線爆發。

令李明沒想到的是,最近抄底的地產股連續兩天漲瘋了。尤其是9月26日,近20隻地產股漲停;白酒股也憑實力「漲」上熱搜。9月26日,白酒板塊漲出了近期的最大漲幅,高達7.54%。

這輪股市的「實惠」,幾乎裝進了每個股民的錢包。9月26日、27日,滬深大盤分別有5143隻、5226隻個股上漲。李明感嘆,很久沒看到這樣全線大反攻的行情了。

史無前例,

政策組合超預期

A股這輪喜慶洋溢的「牛」速回歸,離不開政策的強力催化。

首先是9月24日,金融監管部門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力挺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一攬子政策「組合拳」。央行宣布對股票市場的「量化寬鬆」——通過兩項針對性創設的結構性貨幣工具,對股市進行定向流動性注入,首批額度8000億元。

緊接著,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強調,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要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

(圖/pixbay)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7月政治局會議所提到的「提振投資者信心」,此次會議則明確「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政策信號更為強烈。

「這些穩定市場的措施在形式上堪稱中國股市史無前例。」摩根史坦利在最新研報中如此評價中國近期的一攬子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鄭志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近日為了提振資本市場,監管層使出「千方百計」。與過往刺激政策不一樣的是,跳出資本市場本身的刺激政策成為刺激股市上漲的核心關鍵。

具體來看,9月24日的一攬子政策信息量極大:降准、降息、降首付、降存量房貸利率;9月26日的政治局會議罕見地分析了經濟形勢,涉及財政、貨幣、資本市場、就業、民營經濟等多領域政策。關於房地產市場,用了「止跌回穩」的表述,這在此前從未出現過。

在鄭志剛看來,本輪政策在針對性刺激資本市場的同時,著力於宏觀經濟整體的發展,這一點很不一樣。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更多體現的是對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向資本市場注入資金、規範發展之外,對房地產、民營經濟、稅費優化等能穩定未來預期的政策調整,讓市場看到了更長效的增長信心。

(圖/《追風者》)

大招釋放之後,相關政策開始加速落地。9月26日晚間,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9月27日央行宣布,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隨著利率政策落實到位,1萬億的流動性將正式到達市場。

政策刺激之外,近日的加速回調也離不開市場基礎,A股其實一直潛藏著反轉的力量。

漸近投資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朱振鑫分析,來自市場方面的股價支持因素其實主要有三個:第一,現在股市的整個基本面和估值都處在一個絕對的歷史底部,這與前兩年的3000點保衛戰存在本質區別,也是支撐起股市反攻的最基本原因;第二,市場風險出清接近尾聲;第三,9月美聯儲如期降息,解決了之前市場擔憂的資本外流風險。

3000點狂歡之後,投資須理性

A股這一周帶來的上漲衝擊波之後,更多投資者關注的是漲勢能否持續。

「這個月虧的三千塊回來了,上個月虧的兩萬塊還沒有!指數回來了,但錢還沒有全部回來。」有股民在社交平台表示。

有人加倉入場的同時,也有人在猶豫是否繼續做「時間的朋友」。這樣「過山車」的股市行情,讓一部分投資者感到不安,選擇持幣觀望。

長遠來看,大家更關注的是,新一輪牛市真的到了嗎?

「雖然當下股市回升到3000點信心位令人振奮,但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牛市來了,目前來說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鄭志剛提醒。

(圖/微博@21世紀經濟報道)

朱振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打破下跌螺旋只是第一步,能實現市場「回穩」已經很不容易。中長期角度來看當下很可能處於底部位置,雖然中期可以保持樂觀,但政策刺激下的急漲之後,短期或將面臨震盪式波動。

投資市場,從來都是機會與風險並存。行情火熱的當下,理性投資也是成熟投資者的必修課。

李明發現,股票交流群里,群主少見地設置了言簡意賅的群公告:「股市大幅上漲,小心風險回撤。」大家達成的共識是,雖然從過往經驗來看國慶行情一般不錯,但畢竟休市7天時間不短,或許市場會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

(圖/pixbay)

「我們都期待牛市的到來,但從過往經驗來看,漲得太快的『快牛』行情下,進場的散戶投資者更容易被套牢。真正平穩賺錢的股市,往往是更穩健的『慢牛』行情。有波動不要緊,重要的是一個確定的、長期向上的趨勢。」李明以自己多年以來的炒股經驗總結。

當然,具體的投資策略、方法、節奏也很重要,盲目地跟風入場也是不可取的。

朱振鑫認為,政策的落地和發酵當然還需要更多時間,「現在可以謹慎行動,雖然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但完全不必過度悲觀,具體策略上還是要掌握好節奏和方向」。

有信心之外也要有耐心,市場期待的是一場真正的「慢牛」。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1]《針對中國政策及資產,各大外資機構發聲:一致看好股市回升》,2024-09-26,券商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fc6954576fddbd7e7d32a7c20b925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