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的火車站。
一聲槍響打破平靜,尖叫、混亂、逃竄。
政府理事被當街殺害。
開槍的人沒做任何偽裝,大搖大擺地離開現場。
公正嚴明的法庭上。
律師正慷慨激昂地控訴殺人犯的罪行。
從驗屍結果一路講到作案兇器。
無一不說明眼前這個男人當街殺人,罪無可赦。
面對指控,殺人者嬉皮笑臉地回應:「我沒什麼可說的~」
本以為是鐵證如山。
沒想到宣判前新呈上的「證據」卻讓案件兩級反轉。
法官一口一個疑點眾多,直接休庭等擇日再審。
警察立刻上前把律師拉走,不讓他繼續抗爭。
好傢夥。
當街殺人、當場被捕,現場都是目擊證人。
手槍上的指紋、屍體上的傷口,物證應有盡有。
板上釘釘的事,哪兒來的疑點眾多。
啥證據能讓這種人脫罪?
在我中國地界,殺我中國官員。
就因為是外籍,法官不敢判,警察不敢抓。
甚至還要幫著外人堵住百姓的嘴。
原來改個國籍就能濫殺無辜,這是可以說的嗎——
《民國大偵探》
《民國大偵探》,一部噱頭大過天的單元推理探案劇。
2020年的《民國奇探》,被稱為盤活探案劇生命力的「新時代推理」。
當年以極小的成本拿下全網第一,熱度口碑雙豐收。
現在原班人馬回歸,還搭上了世界級經典IP。
全劇根據《大偵探波洛》改編,是阿加莎在中國的首度授權。
阿加莎·克里斯蒂,沒聽過名字也該知道她的作品。
英國偵探小說家,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著作翻譯超103種語言,總銷突破20億本。
《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都是她的代表作。
頂級推理IP+成功國劇IP。
本以為是強強聯合,結果呢?倆字:失望。
拿著兩個好IP,干出了「1+1<2」的效果。
套用網友的話來說,我抱著吃滿漢全席的心來,結果你端上來一份麥當勞兒童套餐。
民國初年,馬士英當街殺害北洋政府理事,卻因外籍身份脫罪。
年輕律師司徒顏(胡一天 飾)據理力爭,反被扣上擾亂法庭秩序的帽子。
律師生涯毀於一旦不說,還成了報紙上放走罪犯的「幫凶」。
百口莫辯之際司徒顏決定接受恩師邀請,去踏上了去哈爾濱的列車。
冤家路窄,遇上了同樣要前往哈爾濱的馬士英。
《民國大偵探》第一案就此展開。
這一路同行的有馬士英的秘書、沒落的格格和女僕、外交官及其夫人、風塵女子、退伍軍人、女學生,再加上本節列車的列車員在內,一共九人。
發車當晚,馬士英死了。
傷口不多不少,正好九刀。
得到的線索有女士的珍珠、男士煙斗通條、列車員的扣子......
九位嫌疑人互相提供不在場證明。
有人說兇手是個男的,昨天晚上就躲在自己房間;
有人說看見了穿紅旗袍的女人半夜走來走去。
調查期間牽扯出一樁十二年前的舊案「許家慘案」,在場所有人都跟許家有關。
死的人惡貫滿盈,每個人都有殺人動機。
九個人的證詞編造出一個不存在的兇手。
這劇情眼熟嗎?眼熟就對了。
「東方列車」四個字都貼門上了,還看不出來才奇怪。
第一案用東方快車謀殺案開場。
不知道該夸一句勇氣可嘉,還是無知者無畏。
但毫無疑問,這是派爺看過最拉胯的推理版本。
所有人的表現不像經歷了一場謀殺案,像是在玩劇本殺。
當風塵女子衝出來,說自己看到了兇手。
她在賣力表演自己的恐懼,主角司徒顏:看戲.jpg
靠在椅子上一動不動,表情放空。
這位國產「波洛偵探」睡醒了嗎?要不先吃個早飯吧。
不管是拿到關鍵證據,還是聽見相互矛盾的證詞。
司徒顏始終是面癱+抿嘴+搖頭三件套。
活生生把偵探演成了裝逼犯。
明明是買了版權改編劇,卻揪著無關緊要的橋段亂改,對應該本土化改編的細節生搬硬套。
比如劇中想融入時代印記,表現當時不同思想的碰撞。
就讓12年前的慘案受害者許夫人成了「維新變法」的支持者。
那麼許家慘案跟變法維新有關嗎?
不,許夫人是被馬士英強暴造成的悲劇。
那麼前來復仇的九個人是感動於許夫人維新思想,才立志報仇的正義之士嗎?
不,他們單純是跟許夫人關係好才來報仇的。
設定改了但沒完全改,把劇情節奏搞得一塌糊塗。
場景放在了中國,台詞還保留了英語語法。
當司徒顏提出:「我可否再問您一個非常私人的問題」時,
這位民國時期的夫人說:「如果能幫助你破案,我想應該是可以的,我們都很害怕。」
哦我的上帝,這蹩腳的翻譯腔真是活見鬼了。
或許我們可以把它變成標準的if從句,但在那之前請允許我用靴子狠狠踢一腳你的百度翻譯。
為了推動劇情發展,讓人物行為自相矛盾。
比如許家慘案的遺孤許方婷。
她從始至終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許家人的身份,嫁給外交官後就一直用英文名。
那麼我們的國產「波洛偵探」司徒顏要如何發現她的身份?
沒想到吧。
居然是因為拿行李的時候正好沒有握住把手;
正好讓主角一眼看見;
正好「許方婷」三個大字就寫在箱子的把手上。
我不想被人發現身份,卻拿著有名字的行李箱到處跑,等被人發現的時候再把姓氏劃掉。
你哪怕是把這手柄一剪子剪掉我都忍了,但現在這操作實屬迷惑。
整部劇的畫風突然就弱智了起來。
作為一部探案劇,破案不靠推理,靠NPC自爆。
結案復盤的時候,司徒顏只說了一句「我知道你們所有人都跟許家有關」。
剩下九個嫌疑人就像觸發了關鍵詞一樣,開始細數自己的過往經歷。
有人被許夫人救過,有人對許夫人心懷愧疚,有人跟許夫人有血緣關係......
最後由主角慷慨陳詞:
「你們的審判並不合法!法律的準則是至高無上的!」
打完收工,東方快車謀殺案,結案。
當年的《民國神探》為什麼火,靠的是「喜劇+cp」。
胡一天飾演的路垚,嬉皮笑臉賣萌耍賤。
跟張雲龍飾演的喬楚生在破案過程中互相扶持,兩個人是有情義支撐的「社會主義兄弟情」。
劇情節奏飛快,基本兩集一個案子。
即使有bug但還沒開始補案件就結束了,不影響整體觀看體驗。
到了《民國大偵探》不止是改編拉胯,還扔掉了原班人馬的優勢。
張雲龍演的駱少川,多餘。
除了跟男主賣cp,這個角色沒有任何出現的必要。
放著輕鬆有趣的喜劇不幹,開始走故作深沉的路線。
幾個特寫鏡頭一給,直接劇透了。
還要被迫聽主角並不聰明的分析,人物塑造全靠台詞堆砌。
把阿加莎的頂級ip像流水帳一樣拍完,導演的功力真是讓我目瞪口呆。
整體水平不要說跟季季9分+的《大偵探波洛》相提並論。
甚至不如上一部7分+的《民國神探》。
對經典IP,生搬硬套;對新興IP,固步自封。
堪稱是拿著兩個王炸打出了倒數第一。
「1+1在什麼情況下小於2?」
「在去其精華、自創糟粕的情況下恆小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