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華為,國產伺服器作業系統取得關鍵突破!

2023-12-21     正解局

原標題:又是華為,國產伺服器作業系統取得關鍵突破!

最近,國際權威諮詢機構IDC在《2023伺服器作業系統報告》中預測,2023年中國伺服器作業系統領域中,歐拉openEuler市場份額達36.8%,成為中國第一伺服器作業系統。

openEuler委員會主席江大勇在作業系統大會2023上介紹openEuler系統的情況

這標誌著中國在作業系統國產化替代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以歐拉openEuler為代表的國產伺服器作業系統,是如何崛起的?

眾所周知,在信息產業中,作業系統與資料庫、晶片並稱「三大核心技術」。

其中,作業系統是配置在計算機硬體上的第一層軟體,是對硬體系統的第一次擴充,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被喻為計算機的靈魂。

我們常說的「缺芯少魂」的「魂」,指的就是作業系統。

「少魂」的危害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加快國產化替代。

晶片自主化難度極大,作業系統的國產化也不容易。

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作業系統可細分為桌面作業系統、移動作業系統、伺服器作業系統、雲作業系統、嵌入式作業系統和物聯網作業系統等種類。

主要作業系統的分類

具體來看,桌面作業系統基本是微軟Windows一家獨霸,移動作業系統由谷歌Android與蘋果公司IOS兩強壟斷。

格局早定、保有量大、生態體系健全,要想突圍難度很大。

伺服器作業系統的玩家比較多,主要是Unix、Linux、Windows、Netware,強勢如微軟,也沒有占據絕對的優勢。

因此,伺服器作業系統有望成為國產化替代最先突破的細分領域。

此外,與桌面作業系統和移動作業系統不同,伺服器作業系統屬於企業級市場,推行國產化替代相對容易。

2022年,中國伺服器作業系統行業裝機量達到401.2萬套,比2019年增長了超過30%。

2018-2022年中國伺服器作業系統行業裝機量 單位:萬套

就拿中國的金融行業來說,歐拉openEuler占據超過50%的份額。

由此可見中國企業在伺服器作業系統國產化替代方面的積極性。

事實也正是如此,伺服器作業系統已成為中國作業系統中最先打破局面的作業系統。

IDC發布的預測顯示,2023年中國伺服器作業系統新增市場份額中,歐拉openEuler達到36.8%,CentOS/紅帽的份額為20.7%,Windows的份額為19.3%,Ubuntu/Debian的份額為10.1%,其他Linux作業系統為13.1%。

2023年中國伺服器作業系統新增市場份額中各作業系統的占比

歐拉openEuler成為中國首個達成新增市場份額第一的基礎軟體。

歐拉openEuler是如何做到的?

從行業大背景看,歐拉openEuler的崛起,受益於「競爭對手」CentOS Linux的停止維護。

與歐拉openEuler一樣,CentOS也是Linux系統開發的伺服器作業系統。

2019年,CentOS的背後支持者紅帽公司被IBM以340億美元收購。

第二年,紅帽公司宣布CentOS Linux將終止既定的維護計劃。

紅帽宣布CentOS Linux各版本維護停止的時間

這一消息,震撼了國內伺服器作業系統領域。

這是因為,國產大部分伺服器作業系統大都是基於CentOS衍生而來的。

甚至有人稱,中國的整個電信基礎設施都運行在CentOS之上。

CentOS Linux停止維護,給中國原有的伺服器作業系統帶來了風險,也給歐拉openEuler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很多國內企業順勢遷移到歐拉openEuler。

從產品本身看,歐拉openEuler有創新、開放、共贏三大優勢。

一是創新。

歐拉openEuler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面向伺服器等數字基礎設施的作業系統。

該系統採用了全新的架構和算法設計,優化了CPU調度、虛擬存儲系統、編譯系統,可以滿足高負荷的工作需求。

背靠華為這棵大樹,歐拉openEuler的技術含量毋庸置疑。

二是開放。

相比於早期更多服務於華為鯤鵬處理器,如今的歐拉openEuler已支持ARM、X86、RISC-V等全部主流通用計算架構。

歐拉openEuler服務的行業也非常廣泛,無論是對政府、金融,還是通信、能源,都能提供穩定、高效的解決方案。

這種開放、廣泛的適用性,讓歐拉openEuler贏得更多客戶。

三是共贏。

2019年,華為歐拉openEuler正式開源,2021年11月9日,華為將歐拉openEuler項目正式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歐拉openEuler的數據總覽

歐拉openEuler開源以後,吸引超過16800名開源貢獻者、1300多家頭部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加入。

這意味著,所有的貢獻者都能從中受益,這種共贏的模式激發了全產業鏈的積極參與,共同推動歐拉openEuler的發展。

歐拉openEuler奪得第一的最大意義,不是拿到第一,而是跨越了生態拐點。

數據顯示,2022年底,歐拉openEuler的累計裝機量超過300萬套。

新聞報道

隨著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和用戶規模的擴大,歐拉openEuler正在形成正循環、自加速的生態發展體系。

更為難得的是,這一生態體系,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是區域的,而是國際化的。

有一個細節,是華為將歐拉openEuler捐給開放原子基金會後的第13天,英特爾與歐拉開源社區簽署了CLA(貢獻者許可協議),宣布加入歐拉openEuler。

要知道,英特爾CPU在伺服器市場的占比超過75%,願意加入歐拉openEuler生態,說明歐拉openEuler超越國界,獲得全球一流企業的認可。

真正的強大,不是戰勝多少敵人,而是擁有多少朋友。

匯聚全球開源力量,構建全球開源生態,讓歐拉openEuler更加強大。

作業系統是IT系統的基石,是支撐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底座」。

僅以中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為例,2023年第一季度,谷歌Android占比72%,蘋果公司IOS占比20%,華為鴻蒙占比只有8%。

2021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中各系統所占份額的變化

作業系統國產化,任重道遠。

很多人一提到國產化替代,總覺得是要閉門造車。

歐拉openEuler崛起帶給我們最大啟示是,除了創新還要開放,藉助全產業鏈的力量,才能實現基礎軟體領域的快速發展和超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e820b04f780f240e784f5f892ef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