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任琦 楊亮)「小區多媒體廣告收入屬於物業還是業主?民法典明確規定了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只能獲得合理成本。」11月15日,寶塔區南市街道辦寶元社區法治驛站志願者高榮拿著普法宣傳冊,認真地為轄區居民宣講、解讀財產糾紛、反電信網絡詐騙等法律法規,耐心解答群眾諮詢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人們維權意識增強,業主與物業、業主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信訪事件也日趨增多。如何就地化解矛盾,今年7月份,市司法局聯合寶元社區,在翠微花園小區成立了集法律宣傳、政策諮詢、司法服務等於一體的「法治驛站」,本著「溝通靠情、辦事靠理、調解講法」的原則,依託律師、志願者、司法和社區幹部等「專業+業餘」為融合的「人民調節」體系,通過糾紛受理、調解前準備、實施調解、促成當事人和解並達成調解協議等程序,從矛盾源頭化解矛盾,就地解決矛盾,實現「小事不出社區」。
據介紹,法治驛站以寶元社區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採取網格員輪流當值坐班模式,接待群眾來訪,為群眾答疑解惑。同時,結合「三官一律」(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進社區活動,邀請社區律師和司法局幹部進行專業接待,給予司法解釋和司法調解,切實滿足居民需求,實現矛盾糾紛化解路徑多元化。
「社區的法治驛站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們那棟樓上6樓的水漏到了5樓,兩家人前後多次協調,幾個月解決不了,後經法治驛站志願者上門進行法治教育和調解,事情得以順利解決。」翠微花園小區居民杜益勝說。寶元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煒莉表示,法治驛站對社區基層治理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普法宣傳及普法知識講解,有效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識,同時通過人民調解的功能,及時將小區的小糾紛、小矛盾化解在基層。
長期以來,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主責主業,圍繞普法宣傳、公共法律服務、行政複議、仲裁、證明事項清理、人民調解等司法行政業務,出實招用實功,努力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司法局黨組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和市委工作要求,精心籌劃、周密部署、靶向發力,立足『一個統籌 四大職能』,推出『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渠道』『假日仲裁』『汽車消費糾紛調解』等多項便民利民措施,以『群眾滿意』為標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海陸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將聚焦司法行政工作主責主業,優化、細化、深化各項便民措施,找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各項便民措施落地落實,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來源:延安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e0363c21b2bc0f82714e84d0fe782e7.html